張承義
摘 要:供貨商管制作業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企業的興衰。要對供貨商開展有用的管制,就必須選取正確的供貨商,使用好的管制方式,創建合理的供貨商功績評價制度,維持和供貨商之間恰當的競爭,適者生存,創建單位和供貨商之間緊密的合作、共同獲益,進而創建一個合理的供貨商管制系統。
關鍵詞:供應商;管理;選擇;評估;體系
伴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致,購買提供作業在一個單位中占有的比重越來越重。針對所有的單位來講,購買供應作業的功績對單位所獲取的利潤之間的關系,影響著企業的盛衰。要想提升購買供應作業成果的關鍵步驟就是做好供貨商的管制。
當前,世界經濟一體化以及市場國際化的前進模式,將會轉變以往以商品與制造單位的銷售思想以及形式,進而轉變為根據客戶的需要為核心的現代化銷售思想以及方式,達到顧客的需求。這一現象,現代企業深刻的認識到,要在激烈的競爭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與供貨商創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必然。單位要和供貨商緊密協作,對供貨商開展有用的管制,進而創建一個合理的管制系統。
1 正確選擇供應商
1.1 供應商管理目標的確立
供貨商管制宗旨是挑選供貨商的根據。供貨商管制宗旨是要按照單位的實際狀況確定,主要有制造生產的目標、品質保證等。制造作業上的宗旨大多需要供貨商要一直進行完善作業,和單位一起為減少成本、達到客戶滿意度為目標奮斗。品質保證方面的宗旨就需要對供貨商商品的品質提出確切的標準。宗旨明確之后,可以按照宗旨需要對供貨商開展準確的抉擇。
1.2 供應商選擇方法的合理運用
選擇合作伙伴的方式有很多,主要要按照供貨、需求企業的規模、供貨規模、對供貨商的熟悉程度、對物料供應的時間要求等進行確定。現在經常使用的方式有:
(1)直觀判斷法:根據征詢和調查所得的資料對供應商進行分析、對比、評價的一種方法。主要根據采購人員對供應商以往的業績、質量、服務價格等的了解程度提出合作伙伴名單,然后召開有關領導參加的評審會進行評審以確定合作伙伴。這種方法一般用于對合作商比較了解、合作時間較長、供應商以往業績較好的老合作伙伴的確定,或用于用量少的輔助材料的合作伙伴的選擇。
(2)招標法:對于用量大而競爭又十分激烈的物資,一時難以用直觀法判斷哪個供應商的優劣,這時可以采用招標法來確定。由企業提出招標條件,由供應商進行競標,然后由企業決標,與提出最有利條件的供應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采用招標法可以從更大的范圍選擇合作伙伴。
(3)協商選擇法:對供應商較多而供需相對平衡的物資,可以采用協商的辦法選擇合作伙伴。即由企業從供應商中選出條件較好的若干個供應商,再分別同他們就數量、價格、交貨期、售后服務、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協商,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達成合作協議。這種方法對于競標單位少、競爭程度小、訂購物資的規格和技術復雜或國有企業時,協商法比招標法更為適用些。
(4)采購成本分析法:對質量和交貨期都能滿足要求的供應商,可以通過計算機分析各個供應商的采購成本,選擇較低的供應商做為合作伙伴。采購成本一般包括售價、采購費用、運輸費用等各項支出的總和。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合作伙伴選擇方法,也可以對不同種類的供應商采用不同的選擇方法。
2 重點管理方法的應用
對于一個大型企業,供應商成百上千,必須分清主次,對供應商進行重點管理,這樣有利于節約企業的人力、物力。
這里首先要用ABC分類方法對供應商進行分類。ABC分類方法的應用很廣泛,它把事物區分出主次,并有針對性集中力量和優勢解決事物的主要矛盾。對于供應商管理,亦可正確地運用ABC分類方法,對于關鍵的少數供應商進行重點管理。
按照下面的比例,對供貨單位開展ABC的區分。A類供貨單位占整體供貨單位的百分之十,不過其提供的物料成本在單位整體購買物料成本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B類供貨單位占整體供貨單位的百分之二十,其提供的物料成本在單位整體購買物料成本的百分之二十;C類供貨單位占整體供應單位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不過其提供的物料成本在單位整體購買物料成本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A類供貨單位為單位供應了主要的物料,同時數量不多,對其開展關鍵管制是減少購買成本是主要辦法。所以要投入最多的精力,開展關鍵管制。B、C類供貨單位,因為他們所供應的物料所占比重不多,單位數量龐大,就可以少投入精力進行管制,只是作為一般管制,不是關鍵管制的對象。ABC類進行分別的管制,減少了工作任務,增強了管制,提升了功效,是一種合理的、適用的供貨單位管制方式。
3 建立科學的供應商業績評估體系,保持供應商之間適度競爭,優勝劣汰
供貨商功績評價系統由評價機構與評價實質構成。評價機構需要有了解掌握供貨商狀況的相關機構的專門工作人員構成。評價機構工作者要劃分清楚各自的職責,日常中要把供貨商供貨以往的數據搜集、規整出來,同時要確保數據資料的真實,按照評估需求對供貨商開展全面的評估。評估實質主要包含品質、價格、供貨時間、合同實現率、措施功能等,單位能夠按照這些目標對單位的重要性予以相應的權利,全面開展審核。對供貨商功績開展評價使用打分方式較為準確、合理。分值的劃分可以根據單位的實際狀況制定,也能夠對于供貨的不一樣類型劃分出不一樣的規范。例如:對品質需求較高的貨物,可以把品質分值定在五十分,價格是二十,交貨時間十分,措施性能二十;對價格高、庫存不大的供貨,劃分五十分到交貨時間,品質二十分,價格二十分,合同實現率十分。不過針對一種類型的供貨商要采取一樣的評估規范,這樣對供貨商來說才是公平公正的。針對供貨商的抉擇,不僅可以選擇一家,也能夠選擇多加,這要按照單位實際面對的真實情況來選擇。一家供貨商進行供貨很好管制,提貨量大還能享受大的折扣,不過不太好掌握市場的變動情況,可能會有缺貨的現象出現。假如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購一種商品,可以選擇二到三家供貨商進行供應,這樣不僅能夠進行比較,還能夠推動供貨商之間的競爭,還能夠確保貨源持續不斷。也能夠分時段,先選擇幾家一起進行供貨,之后再從中選擇最優的供貨商,然后再選擇多加供貨商,再確定一家,輪流替換,開展科學的選擇,對比和淘汰,進而為單位選擇最佳的供貨商。
4 建立企業與供應商密切合作、互榮互利的關系
在企業的采購供應工作中,降低采購供應成本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過分強調節約成本,也會給企業利益帶來不良的影響。不成熟的企業采購部門會將其目標僅僅限定于節約成本,并由此為公司利潤率做出貢獻。這種觀念和做法在采購供應實踐工作中,會導致出現錯誤的采購方式,如迫使供應商不斷降價,甚至為了獲得最低價不惜頻繁更換供應商。這樣做的結果將最終導致:(1)所采購的貨物質量過分低劣;(2)不可避免地延遲交貨;(3)供應商根本不能完成工作。
這樣,減少購買供應成本的目的,最后還是會對單位的收益造成不良的影響,保障不了制造創建的需求,導致單位損失嚴重。購買組織不適當的購買活動,不但不能對單位的利潤帶來好的影響,反而可能會使單位深陷困境,因此,購買組織假如只是單純的追求低購買成本,可能還會支付高昂的成本。因此,不管是在買方抑或賣方市場,都必須和供貨商創建相互優惠相互合作的關系,必須要確保雙方利潤,才能夠確保自身的利潤。
參考文獻
[1]夏華強.工業企業物資管理[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