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文

一、理念緣起
如何真正以學生綠色學業評價體系為導向,回歸育人原點,堅守教育價值?一所定位為“外國語”的小學,如何在“外語熱”中保持清醒頭腦,始終把牢正確的辦學方向?我校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之“堅持全面發展,全面加強和改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精神,把“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作為辦學宗旨,鮮明地提出了“和諧教育”的辦學思想。
二、理念解讀
“和諧教育”,其思想源遠流長,是古今中外教育發展史上許許多多教育先賢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我們倡導的“和諧教育”,就是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要始終立足于為學生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基這一根本,運用合乎兒童身心成長規律的科學方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實現學生個體身心、知識和能力、與群體和社會關系的協調發展,使學生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健康發展。
“和諧教育”,其育人目標是“身心健康、習慣良好、樂學善學、多才多藝”,培養和諧發展的人。其本質在于:
——以學生發展為本。尊重、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的明天發展而教,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而教。
——培養個性特長。培育學生廣泛興趣、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尊重學生差異,發展學生多元智能。
——全面協調發展。英語、語文、數學、藝體、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學習均衡發展;知識學習、能力發展與身心健康、品德養成相得益彰。
三、理念踐行支撐體系:五大實施體系
(一)以人為本的“和諧管理”
“和諧管理”,是指在學校行政管理過程中,以“和”的思想凝聚人心,構建層級合理、職責明晰的管理運行體系,施行暢順、高效的行政管理,從而實現管理之和諧。其內涵包括“和于公正”、和依“德”、“禮”、“和而不同”。學校樹立正直、正派、公正的管理理念,尊重、信任每一位教職工;以發展性的眼光看待和評價教職工,給教職工創造公平的條件和機會;營造純潔簡約、干事創業的工作氛圍。學校風氣純正,全校教職工有強烈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在管理實踐中,學校從“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的理念出發,以“德”帶人,以“德”服人,以“禮”治校。學校工作尊重教職工的人格和創造性,充分激發教職工個人潛能,如“和而不同”的學校班級文化充分體現了管理理念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
(二)文化引領的“和諧德育”
“和諧德育”,是指樹立“立德為先,文化育人”的理念,依托環境和課程等文化資源,通過教育教學活動等文化熏陶,讓校園成為文化濃郁的“大雅之堂”,培養和塑造“文雅學生”,從而達成德育之和諧。學校通過讀國學經典、經典繪本等,在經典誦讀、閱讀中潤學生美好品德;學校重活動文化,育現代小公民。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主題教育活動、節慶文化活動,鼓勵各個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班隊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通過建設“雅致”班級文化,和而不同中快樂成長。打造班級育人小環境,通過師生參與、生生參與、家長參與的開放型班級文化建設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實踐活動,努力實現“班班有文化,人人有自信;一班一世界,全校共情懷”。
(三)豐富多彩的“和諧課程”
“和諧課程”,是指依循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結合生源、師資、時間空間、教學資源等校情實際,挖掘教育資源,拓展教育空間,使課程體系更加豐富多彩,滿足學生多元發展、個性發展的需要,實現課程內容之和諧。
我校嚴格執行國家、省、市義務教育課程計劃,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緊扣我校的辦學定位,創造性地開設英語課程。我校構建了一個符合兒童語言學習規律、大面積提高英語學習質量的教學模式,探索出一條樹立學生英語學習信心,適合每一個普通學生的英語學習之路,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四結合”優質英語教育模式。學校根據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開設了五大類、四十五門校本課程,校本課程創設基于兒童個性和特點的教育生活,努力引導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實踐愿望,使學校的教育呈現多樣性的生動局面,使孩子們的校園生活更加幸福和快樂。
(四)內外協調的“和諧環境”
“和諧環境”,是指優化校園內物質環境,增添教育情趣,使校園環境更加人本化和生活化,使學生更加向往和留戀校園;積極調適校外關系,拓展教育資源和空間,創造最大的教育合力,實現育人環境之和諧。學校努力提升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和管理品位。學校校園文化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突出中國文化和國際視野教育。各班環境文化各具特色,班級環境文化從班名、班級LOGO、班級制度、班級生物角、文化角等多方位搭建學生喜歡的課室文化,實現班級課室個性化、特色化。走進外小校園,學校通過“和美”的環境,培養“具有中國文化底蘊、國際公民素養的特區現代小學生”的目標追求。學校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提出了“助學生樂學,教學生會學”的教學理念,打造“和樂”課堂,通過創設濃郁的學科學習氛圍;創造優良的視、聽覺環境和利于小組學習的組織形式;營造利于教學引入、展開、質疑、討論的情境或場面,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和活力。學校與轄區共建單位關系和諧,社區聯系密切,長期工作機制穩定,“警校共建”、“社區共建”等工作卓有成效,成為是學校辦學強有力的外圍支持力量。
(五)高素質“和諧教師隊伍”
針對我校辦學定位,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實施教師專業發展促進計劃,更新專業知識和專業理念,提升專業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作風優良、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為“和諧教育”的順利實施提供根本保證。學校教師師德高尚,師風優良,團隊和諧發展,受到領導、社會人士和家長的廣泛好評,稱贊我校教師“做事特別認真,工作責任心特別強,教師整體素質高,完成的工作任務質量高”。教師隊伍師研扎實,師能精湛,專業蓬勃發展。為打造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適應新課改要求、富有教育智慧的教師隊伍,我校在教師專業研修與校本培訓方面采取了五大舉措:“固本工程”“朝陽工程”“名師工程”三大工程,穩扎穩打;科組研修,苦修內功;課題開路,促進轉型;專家引領,借力成長;校外培訓,開闊視野。學校教師隊伍成長喜人,現有2名市級名師、13名區級名師、32名校級名師;教師中有11人獲得過國家、省、市級先進教師榮譽稱號;多名教師在市級以上課堂教學大賽中獲獎;2名教師參加廣東省小學骨干教師培訓班;2名教師成為第一期“鹽田區中小學專家型名師培養對象研修班”的學員。英語教研組、音樂教研組、信息技術教研組獲評深圳市優秀教研組;2009年,學校獲評“廣東省首批中小學校本培訓示范校”。
四、理念成效:和諧教育,促進學校全面發展
辦學12年來,我校在“和諧教育”辦學體系的指引下,實現了辦學效益在區內“外語突出,各科領先”的特色,實現學校全面發展、快速發展和整體發展,贏得了家長、轄區居民、區內教育系統同行以及社會各界的口碑家長的廣泛認同和贊譽。近3年,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市級以上獎項392人次;省級13人次;國家級32人次。學校童聲合唱團獲第六屆世界合唱比賽兒童組錦標賽金牌。
“和諧教育”帶動學校整體發展。學校先后通過了“深圳市一級學校”評估、“廣東省綠色學校”評估、“深圳市德育示范學校”評估。學校先后獲評“深圳市文明單位”“深圳市教育先進單位”“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先進單位”“廣東省首批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校本培訓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2013年9月,鹽田區委區政府批準我校開辦東和分校,我校辦學特色和社會影響進一步輻射和提升。
(作者單位:深圳市鹽田區外國語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