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先 楊 毅
(榮昌縣圖書館,重慶 402460)
中小學圖書館(室)是中小學校文獻信息中心,是為學校教育、教學、教研工作服務的重要機構,是中小學基礎教育工程的組成部分。中小學圖書館(室)要“利用書刊資料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品德、文化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教育;指導學生課內外閱讀,開展文獻檢索與利用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1]。榮昌縣圖書館為了解全縣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發展水平,于2012年底對縣內96所義務教育階段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進行了問卷調查和抽樣實地調查。調查數據顯示,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整體發展水平仍然較低,經費短缺、藏書陳舊、管理員專業素質相對較差和服務管理意識落后等問題突出。
從調查情況看,96所學校圖書館(室)總面積為4224平方米,平均每館(室)面積44平方米;師生總數50041人,平均每人占0.08平方米。85%的藏書室與閱覽室同用,90%的圖書館(室)設備簡陋,只有書架、桌凳和辦公桌椅等簡單設備,且60%的書架和辦公設備陳舊。被調查的33所完全小學有6所無館舍、19所無閱覽座位,分別占同類調查對象的18.18%和57.58%;43所中心小學中有4所無館舍、31所無閱覽座位,分別占同類調查對象的9.3%和72.09%;20所初級中學中有4所無館舍、14所無閱覽座位,分別占同類調查對象的20%和70%。校際之間在館舍面積、設施設備方面差異很大。如峰高鎮初級中學圖書館藏書面積100平方米,另設學生閱覽座位144個、教師閱覽座位120個;而清升鎮初級中學無館舍和設備。其主要原因是西部農村地區應試教育思想比較嚴重,大多數農村學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學生升學率而忽視課外閱讀,對圖書館(室)素質教育功能認識不足,致使圖書館(室)建設滯后現象普遍。
調查數據顯示,完全小學、中心小學和初級中學2012年購書經費5000元以下的分別占66.66%、46.52%和20%,主要用于訂閱報刊和教師用書,購買學生用書的比例極低;無購書經費的學校分別占18.18%、30.23%和50%。購書經費10000元以上的學校11個,主要集中在經濟實力較強的鎮街,由企業或個人捐助,占全部調查對象的11.46%。完全小學、中心小學和初級中學的人均藏書量分別為7.78、6.85和8.71冊,其中2008年以前購入的分別占50.76%、61.1%和68.3%,這部分圖書有85%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出版物并已不再流通;圖書種類單一的學校分別占69.7%、53.49%和50%。由于學校購書經費由學生人均公用經費統一開支,經費拮據加之領導的認識問題,挪用和擠占購書經費的情況十分普遍。另外農村學校在應付“普六”“普九”檢查時,重數量輕質量地大量購買廉價、質低的薄本圖書,造成如今多數學校圖書館(室)藏書陳舊、內容過時、結構不合理、復本多等問題。
調查情況顯示,農村中小學圖書管理員普遍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參與調查的96所中小學圖書館(室)共有管理員85人,其中3人專職、82人兼職,僅有12人接受過圖書采編知識短期培訓,占管理員總數的14.12%。85%的管理員不懂圖書分類和著錄,不會正確排架,對宣傳推薦服務、指導課外閱讀和幫助學生利用圖書館(室)自主學習、主動探索方面知之甚少。在85名圖書管理員中,從事圖書管理工作時間在1年及以下的分別占完全小學的46.67%、中心小學的45.24%、初級中學的84.62%。反映出管理員隊伍極不穩定,人員更換頻繁。究其原因:一是學校領導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育思想陳舊、觀念落后,對圖書管理員工作重視不夠,中學圖書館(室)的專職人員經常因其他部門人員缺乏而被調動,小學圖書館(室)的管理員大多為兼職人員,圖書管理員工作成為可有可無的副業。二是在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意識中普遍認為管理員是閑職,其工作業績不能與教學人員等同,使其在評優、評職、收入待遇方面都處于劣勢,造成圖書管理員職業認同度低、崗位更換頻繁。三是學生的借閱活動大多在課余和休息時間進行,兼職工作會影響和打亂教師的教學和作息時間,也是造成圖書管理員工作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通過對96所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服務狀況調查得知,14所圖書館(室)未對學生開放,82所圖書館(室)僅面向師生開展借閱服務;在圖書信息宣傳、課外閱讀指導和培養學生認識并利用圖書館、學會選擇圖書以及普及讀書衛生知識方面基本處于空白。調查還顯示,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的管理十分落后,82所對師生開放的圖書館(室)僅有兩個運用計算機進行管理,80個還采用手工登記方式,且服務時間短,以集體借閱為主。完全小學、中心小學和初級中學圖書館(室)每天開放時間不足1小時的分別占66.67%、62.79%和60%。在借閱方式上,以班為單位進行集體借閱的分別占77.78%、80.64%和42.86%。在農村的中小學校,學校領導疏于對圖書館(室)進行建設和管理,多數教師也習慣于把學生“禁錮”在教室、教材和教輔資料上而擠占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抽樣實地調查的一所鎮初級中學,專職的圖書管理員大部分時間在從事辦公室工作,圖書室每周僅對初中一、二年級學生開放4次,每次半個小時,分年級各班每周一次、每次15冊進行集體借書,學生只能在班集體借閱的15冊圖書中進行選擇。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知識的重要途徑,關系到個人的成長、發展和個人的心智健全,同時也與國家競爭力和民族前途相聯系[2]。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作為學生閱讀的主要場所,應加強建設和管理,真正發揮學校書刊資料信息中心的作用,為培養學生利用信息的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創建寬松、自由的閱讀環境,提供便捷、平等的服務。要改變西部農村地區中小學圖書館(室)的落后現狀,必須從思想認識上更新觀念,經費上加大投入,人員素質方面加強培養和提高,建立完善、可行的長效管理機制。
學校領導的觀念認識和態度直接影響學校圖書館(室)的人員配備、經費投入和業務工作開展。在調查中得知,一所各方面條件都不突出的中心小學,由于學校領導對圖書室工作十分重視,想方設法多方籌集資金增加藏書、添置設備。學校以發動師生捐贈、企業贊助、社會支持等方式來解決藏書不足的困難;通過組織各種讀書活動培養學生熱愛閱讀;為全校師生辦理借書卡,使用學校專用圖書管理系統為師生提供圖書查詢和借閱。而條件相對較好的另一所小學卻館舍閑置,書架和圖書上鋪滿灰塵,圖書室已經成了擺設。因此,要提高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發展水平,必須首先改變學校領導對圖書館(室)的觀念認識。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校領導進行培訓,將圖書館(室)發展水平與校領導的工作業績掛鉤,堅持業務指導、工作檢查,使其逐步提高對圖書館(室)的管理水平,杜絕各種應付檢查的短期行為。
學校購買圖書、添置設備、美化環境都需要穩定的經費投入做保障。建議政府財政單列學校圖書館(室)工作經費,專款專用,加強監督,防止擠占和挪用。購書經費投入是保證中小學圖書館(室)藏書建設質量的基本條件,除政府的投入外,還應廣泛宣傳,鼓勵全社會支持關心學校圖書館(室)的建設發展。筆者從榮昌縣教育委員會技術裝備中心獲悉,該中心從2013年開始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按小學生人均15冊、初中生人均25冊的標準配備圖書,2015年前完成此項工作。由此,榮昌縣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的藏書問題將基本得到解決。
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直接影響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針對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普遍存在的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差、服務能力低、人員更換頻繁等問題,建議制定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管理辦法,從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稱待遇方面切實解決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問題。采用學科教師持證上崗和在職培訓的方式對圖書館(室)工作人員進行管理和培訓,不斷提升中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技能。在穩定隊伍方面,要保證教育系統內一定比例的圖書資料專業技術職稱指標,確保中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在評職、晉級方面與學科教師同等待遇,從而提升對圖書館工作的職業認同度和自豪感,穩定農村中小學圖書館(室)工作人員隊伍。
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圖書館發展落后現狀短時間內難以得到大的改觀。但大多數學校都沒有很好地挖掘內部資源和潛力,缺乏校際之間的相互合作和資源共享。各校可將圖書館(室)有限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并利用“班班通”系統進行傳播、推廣;在校內整合各班圖書角的學生自帶書,開展班級之間的互借、交流活動,利用配備的計算機建立網絡閱讀平臺,擴大學生閱讀選擇和交流范圍;在配備圖書過程中,進行分工合作、重點建設,根據各校實際情況和辦學特色在圖書配備過程中適當偏重某一類別,通過校際間的互換互借為師生的深度閱讀提供更多更好的選擇。
據了解,被調查的96所中小學圖書館(室)的設施設備由技術裝備中心負責配備,而運作情況則歸入學校的幾大功能室(如實驗室、計算機室等)由基礎教育科進行管理,但由于管理部門缺乏具備圖書館學相關經驗的人員而難以進行專業指導和人員培訓。為改變西部農村地區中小學圖書館(室)的落后狀況,建立完善的長效管理機制十分必要。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制定本地區中小學圖書館(室)階段性和長遠性發展規劃與相應的管理制度以及考核辦法;建立由教育部門主管負責人、公共圖書館專業人員、學校領導和圖書館(室)工作人員代表組成的“中小學圖書館(室)發展協作管理委員會”,對學校圖書館(室)設施配備、圖書資料調配、業務指導、人員培訓、讀者服務、閱讀推廣、讀書活動、館際交流等工作進行統籌、組織和協調。把中小學圖書館(室)建設納入校長工作業績考核內容,中小學生閱讀水平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考核范圍,以此來促進中小學圖書館(室)健康發展。
[1] 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的通知[EB/OL].(2003-03-27)[2013-07-28].http://www.jledu.gov.cn/dd/wxzl/jyb/2003/0327/2589.html.
[2] 范并思.圖書館學與閱讀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