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萌
(天津市河北區圖書館,天津 300141)
省市少兒圖書館服務農村留守兒童的思考
屈萌
(天津市河北區圖書館,天津 300141)
少兒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承、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不僅服務于城市中的少年兒童,還要把服務觸角延伸至農村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提出了省市少兒圖書館為農村留守兒童服務的方式方法,旨在滿足留守兒童發展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群體的文化權益。
少兒圖書館 留守兒童 服務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農村留守兒童同樣是未來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少兒圖書館作為社會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與其他社會力量共同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與發展的文化環境,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的社會責任。而省市少兒圖書館擁有更豐富的文獻資料、更靈活的服務方式、更科學的管理方法,其獨特優勢更易滿足農村留守兒童的文化需求。省市少兒圖書館做好農村留守兒童的服務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1.1 農村留守兒童
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出現了。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奔波,自己與父母相伴的時間微乎其微,這些本應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兒童,如今成為了農村的“留守”群體。
2013年5月,全國婦聯發布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的37.7%,占全國兒童的21.88%。其中學齡前農村留守兒童(0~5歲)達2342萬,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6~14歲)規模為2948萬。在全部農村留守兒童中,父母一方外出留守兒童占53.26%,父母雙方外出留守兒童占46.74%。
1.2 農村留守兒童面臨的問題
農村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由于缺乏與父母的交流和溝通,缺少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將面臨許多問題。
親情缺失問題。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留守兒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無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行為上的引導和幫助,無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關愛和呵護,造成家庭成員間缺少親情的維系,影響家庭的團圓幸福。
學業失教問題。一方面,農村學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農村兒童接受正規學前教育的機會明顯少于城市兒童,而留守兒童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則加劇了這一現象,使其早期發展受到局限。另一方面,父母監管不力,導致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輟學現象,對學業完成有一定影響。
心理失衡問題。由于父母長期外出,留守兒童遇到心理問題時得不到正常疏導,時常感到自卑、受冷落、受歧視,極大地影響了其身心健康,容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甚至引發道德失范、違法犯罪問題。
安全保護問題。留守兒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缺少防護意識和能力,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甚至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留守兒童一旦受到侵害又不能及時得到父母救助,極易釀成嚴重后果,不僅危害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更傷害了兒童幼小的心靈。
2.1 服務留守兒童是省市少兒圖書館落實政策規劃的需要
《文化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大投入,積極構建覆蓋城鄉的少年兒童圖書館服務體系。要組織面向殘障兒童、城市流動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的服務活動,切實保障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的文化權益。《天津市兒童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明確指出,建立覆蓋全市行政村的農家書屋,配備一定數量的兒童圖書。廣泛開展圖書閱讀活動,鼓勵和引導兒童主動讀書。“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為了實現優秀文化信息在全國范圍內的共建共享,實現從城市到農村服務網絡全面覆蓋。中央文明辦已將農村留守兒童工作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作為文明城市考核的重要內容。可見,省市少兒圖書館將農村留守兒童作為服務對象之一,是落實有關政策規劃的現實需要,也是發揮自身優勢、擴大輻射影響力的有效途徑。
2.2 服務留守兒童是省市少兒圖書館履行社會教育的職能
省市少兒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更需做好公益服務工作。作為學校教育的擴展延伸,省市少兒圖書館是未成年人社會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少年兒童課外閱讀和自學的主要場所,應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為留守兒童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加強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彌補留守兒童在親情、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有助于留守兒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服務留守兒童,提高全民閱讀水平,是省市級少兒圖書館開展社會教育的職能所在。
2.3 服務留守兒童是省市少兒圖書館幫扶弱勢群體的責任
我國少兒圖書館發展并不均衡,地區差別、城鄉差別十分明顯,東部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偏遠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形成強烈反差。大多數少兒圖書館的服務對象都集中在城市,農村兒童缺少課外讀物。在一定程度上,農村兒童是享受圖書館服務的弱勢群體,而留守兒童則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群體。省市少兒圖書館是社會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做好公益性服務是本職,關鍵更應做好均等化服務。省市級少兒圖書館理應擔當起幫扶弱勢群體的責任,關心并幫助留守兒童,對他們實行知識援助,讓他們在同一片藍天下享受同樣的文化資源,讓圖書館成為他們的精神家園。
在服務農村留守兒童方面,省市少兒圖書館與區縣、鄉鎮少兒圖書館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更充分的資金支持,更豐富的文獻資源,更靈活的服務方式,更科學的管理方法,更專業的人才優勢,這些確保了省市少兒圖書館為留守兒童服務的可行性。為了滿足留守兒童的文化需求和發展需要,省市少兒圖書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3.1 共享資源,保障文化權益
少兒圖書館應為留守兒童設立“圖書館參觀日”,定期組織留守兒童到圖書館享受文化資源,保障其平等的文化權益。
3.1.1 建設特色館藏
加快建設適合于不同年齡留守兒童閱讀的館藏資源,增加圖書館少兒讀物的種類和數量。為低幼留守兒童提供優質的圖畫書、拼音讀物;為青少年提供作文選、習題集等參考書,中外名著、科普知識等課外書,生動有趣的各類休閑娛樂書,以及心理健康書籍、安全知識手冊等。豐富的文獻資源是服務留守兒童的有效保障,有助于留守兒童增長知識,擴展視野,提高學習成績,有益身心健康。
3.1.2 打造專門空間
在省市少兒圖書館內打造專門空間,建立留守兒童閱覽室,使留守兒童不僅從識字中培養興趣,也從環境中增加印象。在閱讀環境方面,圖書館要創設符合留守兒童特點的閱讀空間:墻壁色彩應起到舒緩情緒、靜心寧神的作用,桌椅形狀、式樣要充滿童趣,并設立獨立衛生間。在上網環境方面,要提供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綠色網絡環境,同時引導留守兒童正確利用網絡資源。
3.1.3 配備專業人員
為留守兒童服務的少兒圖書館員不僅要具備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兒童文學等專業知識,更要有持久的耐心、強烈的同情心、高度的責任心以及甘于奉獻的愛心,這樣才能讓留守兒童感受到圖書館的溫暖。
3.2 館校合作,建設關愛陣地
省市少兒圖書館不但要在本館為留守兒童做好“陣地服務”,還要注重“流動服務”,堅持二者的有效結合。省市少兒圖書館作為服務留守兒童的主導力量,當務之急是從圖書館走出來,與留守兒童相對集中的中小學結成合作單位,在校內設立流動圖書站。針對留守兒童的閱讀需求提供文獻資源,學校負責為留守兒童建立檔案,開展借閱活動,共同為留守兒童建設關愛陣地。同時,校際間還可以定期進行圖書資源流動,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
2009年,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積極參與由中國圖書館學會策劃開展的“全國少年兒童閱讀年”活動,結合該活動的宗旨與要求,市少兒館延伸分館建設的觸角,在地處偏遠、經濟貧困、圖書匱乏的農村鄉鎮建立分館,提供14150冊適合小學生和低幼兒童閱讀的圖書,分送到武清區高村鄉所屬的4個陽光書屋。2012年3月,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又與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簽署了對口建設協議,計劃建立分館。市少兒館為農村兒童送去關愛,充分體現了少兒閱讀的公益性、均等性原則。
3.3 延伸服務,建立長效機制
3.3.1 開展讀書活動
牢牢把握留守兒童的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是少兒圖書館為留守兒童服務的又一重要內容。省市少兒圖書館可以嘗試組織館員進村入戶,提供“送書上門”服務。利用農村廣播的優勢,定期由館員擔任主持人,為留守兒童講故事。使留守兒童在農村就能有好書讀,有故事聽,充分感受知識和閱讀帶來的樂趣。
3.3.2 加強心理輔導
由于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容易產生心理失衡問題。解決兒童的心理問題,保證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是關鍵。省市級少兒圖書館可以創建“留守兒童心理咨詢室”,做好心理輔導工作。開展留守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自制力。
3.4 加強宣傳,營造輿論氛圍
3.4.1 搭建交流平臺
省市少兒圖書館可以在網站上設立“關愛留守兒童”版塊,以合作共建的形式,及時準確地反映當前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和成長經歷,為那些關心留守兒童的人士及群體提供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搭建一座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關懷溝通的橋梁。
3.4.2 爭取媒體支持
省市少兒圖書館要加強同新聞媒體的聯系,爭取新聞媒體的支持,提高社會各界對少兒圖書館服務留守兒童群體的認識,重視對各項服務工作的宣傳,吸納社會資金,讓更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到這項愛心事業中來,努力實現多領域、多群體的全覆蓋,讓更多的留守兒童收獲知識,感受溫暖。
3.4.3 發揚志愿精神
省市少兒圖書館可以招募志愿者,充分利用志愿者等社會人才資源為留守兒童服務。動員更多的人發揚志愿精神,擔任留守兒童的“代理家長”“愛心媽媽”,為進一步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狀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農村留守兒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后備軍,對他們的教育和培養更是關系到下一代整體素質的問題。為留守兒童提供必要的生存、發展條件,最大限度地滿足留守兒童成長需要,促進留守兒童全面發展,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少兒圖書館員要以職業責任心落實圖書館服務精神,對留守兒童的服務應該是用心的服務。省市少兒圖書館要肩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為留守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使圖書館成為留守兒童獲取知識、增長見識的精神家園。
[1]全國婦聯.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EB/OL].(2013-05-10).http://acwf.people.com.cn/n/2013/ 0510/c99013-21437965.html.[2013-12-1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化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意見[EB/OL].(2010-12-14).http://www.gov. cn/zwgk/2010-12/14/content_1765361.htm.[2013-12-14].
[3]楊小春.發揮市縣公共圖書館優勢 服務農村留守兒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4):109-112.
[4]李葒.農村留守兒童:一個不可忽視的特殊群體[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8(5):49-50.
屈 萌女,1988年生。碩士研究生,助理館員。
G258.7
2014-01-22;責編:楊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