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銘
(菏澤學院圖書館,山東菏澤274015)
基于無線網絡的圖書館泛在化創新服務模式構建
●李 銘
(菏澤學院圖書館,山東菏澤274015)
無線網絡;圖書館;泛在化;創新服務;模式
本文通過對圖書館泛在化的內涵和特點以及泛在化理論給圖書館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行討論和分析,提出創新圖書館泛在化服務模式構建的有效途徑。
隨著信息網絡的快速發展,各種性質的圖書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取得了長足發展,從而為人們獲取知識信息提供了更為廣泛的渠道。但是,大部分圖書館仍然沒有擺脫傳統的“以圖書館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的影響,與泛在化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服務理念相差甚遠。因此,圖書館在泛在化理論的指導下必須進行服務創新,創造出具有特色的服務模式,才能夠提高和改善圖書館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泛在圖書館的概念最早是Neal Kaske在《泛在圖書館在這里》一文中提到,“泛在圖書館的夢想就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圖書館”。其含義是圖書館的無所不在性,也就是說無論用戶在什么地點、什么時間,只要需要圖書館,都可以為其提供服務。這一概念的提出為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改變了以圖書館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打破了以往一切以物理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為中心進行的讀者服務,而是把服務中心放在用戶需求上。具體而言,就是圖書館要隨時根據用戶的需求和行為的變化,為客戶提供學習和科研的第一手資料,方便他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從而為用戶提供最適宜的圖書館服務。這種服務可以形象地比喻為指尖上的服務,即用戶只要有需求,只要動動手指,就可以通過網絡智能工具享受圖書館的服務。(2)為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根據國內外權威機構的研究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圖書館在經過數字時代的發展后,為了適應社會新的發展變化,泛在化圖書館必然成為一種新的發展理念,也就是說泛在圖書館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1]
那么泛在圖書館的特征主要有哪些呢?一種觀點是泛在圖書館應具有信息在線獲取特征,信息資源全,包含面廣;24小時有人在線答疑解惑;圖書館員經驗豐富;用戶使用方便傳遞快捷;與其他圖書館聯系緊密等特點。另一種觀點認為,泛在圖書館具有全天候、網絡化、多格式、開放性、全球化、多語種等特征。綜上所述,泛在圖書館除了要包含傳統數字圖書館的功能和特點的基礎外,還應該具備以下三個特征。(1)以用戶需求為中心提供服務。從館藏資源上看,泛在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相比,明顯不同之處就是館藏圖書不再是紙質印刷品,而是電子版的知識網絡。根據安德瑞斯、休弗特等人的觀點,所謂“知識網絡”,就是能夠實現其服務價值,對服務活動所涉及的人(包括作者和使用者)、資源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合理安排與架構,并依此來實現知識的創造和網絡傳遞。泛在圖書館服務的實現就是以知識網絡為平臺,以用戶需求為中心,并對用戶的喜好和行為進行跟蹤、分析,然后作出相應的反應,從而幫助他們很好地完成工作。(2)高度智能化。泛在圖書館是泛在計算、泛在智能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因而必須具有很高的智能化特征。在客戶使用服務過程中,必須重視信息和知識的語境,并對其進行描述和分析,從而實現知識和信息的創建、更新和傳播。泛在圖書館在為用戶提供知識服務時,應該具有透明性,不易被用戶察覺到,用戶能使用它自身帶有的網絡終端設備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并利用網絡技術對原始數據進行整合,使不同類型的知識有效集中到一起,相互間形成一定聯系,以滿足各種用戶的不同需求。[2](3)獲取圖書信息更加便捷。泛在圖書館是運用網絡技術提供服務的,能夠把各種類型的圖書資源整合在一個網絡中,從而使用戶擺脫了傳統圖書館查取資料途徑復雜的弊端,特別是無線網絡的覆蓋,更加方便了用戶獲取所需的知識信息,只要使用智能設備,就能夠立刻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泛在化理論的產生與發展,將改變現有信息的模式、傳播途徑以及使用方式。圖書館作為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來源,其泛在化理論的運用,將會給圖書館未來發展帶來機遇,同時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挑戰。
首先,泛在化理論給圖書館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和空間。(1)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數字信息將擁有更加豐富的內容,圖書館能夠把傳統文獻和數字信息有效地結合起來,開拓一個廣泛的信息平臺,實現網絡信息的共享。(2)先進的信息技術工具,能夠使圖書館更好地根據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圖書館服務。(3)泛在化圖書館提供全天候服務,用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來表達自己的訴求,獲取所需的知識和信息。(4)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并逐漸養成良好的終身學習習慣。而泛在化圖書館就為人們的終身學習提供了更為便捷的方式,從而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3]
其次,泛在化理論的使用也給圖書館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問題與挑戰。(1)傳統的圖書館發展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泛在環境所提出的發展要求,要想在新的環境中穩定發展,就要對現有的發展理念作出相應的調整。(2)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已經相對落后,不能夠滿足各種用戶對信息的需求。要想實現圖書館的泛在化,必須對圖書館進行全面的改革,使之與泛在化相適應。(3)大部分圖書館館員在工作時還是沿著傳統的工作思路,現有的業務水平已經不能夠滿足泛在圖書館的發展要求,造成圖書館發展十分緩慢。
(1)重視發展以人性化為核心的信息創新服務理念。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許多新興信息技術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特別是以無線網絡為基礎的泛在化在圖書館中的廣泛運用,對圖書館的信息服務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了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手段和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圖書館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使那些享受泛在圖書館服務的用戶深深地體會到獲取知識的便捷和快速,從而更利于圖書館的長遠發展。
(2)采用高科技的泛在圖書館技術,實現創新服務模式。泛在圖書館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用戶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都能夠利用泛在網絡設備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信息。因此,泛在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首先要具有強大的硬件技術措施。隨著信息網絡的高速發展,無線網絡被廣泛地運用到圖書館的發展中,這樣更有利于圖書館提供服務。要想做到這一點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泛在圖書館技術。①便于攜帶的計算模式。這種技術主要是把各種泛在計算設備嵌入到人的身上,以保證對用戶的跟蹤,實現人機持續性、不間斷地聯系。②賦予生活化的設備模式,就是將小型計算機、信息訪問設備和智能終端設備以及云技術集中到人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生活用品上,便于人們在學習、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中,隨時獲得圖書館的服務信息。③智能交互模式。這種模式是將多種智能泛在技術設備嵌入到人們的活動空間,實現泛在圖書館信息服務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通過智能設備來準確捕捉用戶的需求變化,從而提供可靠的知識信息。通過使用這些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泛在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從而實現創新服務模式。
(3)圖書館泛在化中使用移動信息服務實現服務模式的創新。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移動服務已經覆蓋到社會的各個角落,特別是它們推出的無線網絡更方便了圖書館的泛在化發展。那么,為了實現服務模式的創新,圖書館可以使用移動信息服務,來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首先,開通全文式的閱讀模式。全文式的閱讀可以使用戶一覽無余地查閱圖書館的知識信息,從而提高知識信息的利用率。從我國當前圖書館的發展情況來看,很少有圖書館開通此項服務,那么為了實現創新,圖書館利用移動信息服務的優勢,實現館藏資源的全球性和開放性,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其次,采用具有個性化的移動檢索。個性化檢索功能是用戶在統一的搜索界面輸入自己的信息需求,可以很方便地獲取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并對歷史瀏覽內容自動保存,這樣用戶就有充分的選擇余地,對信息進行篩選,選擇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1]任寧寧.泛在圖書館與社科院圖書館的服務創新[J].情報資料工作,2012(4):99-101.
[2]侯婷婷.提高圖書館泛在化服務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2,24(2):89-90.
[3]曹云珊.面向用戶的泛在圖書館與高校圖書館學科化服務[J].圖書館學刊,2010(4):34-36.
G252
A
1005-8214(2014)12-0028-02
李銘(1974-),女,菏澤學院圖書館館員。
2014-04-17[責任編輯]菊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