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濤
(吳忠市圖書館,寧夏吳忠751100)
西部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思考
●馮英濤
(吳忠市圖書館,寧夏吳忠751100)
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
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如何通過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加內容、更新技術、改善管理等幾個方面做好服務工作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以西部地區為例,闡述了西部欠發達地區地市級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的幾點思考。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時代的到來,圖書館創新服務逐漸提上日程,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適應新環境,突破傳統服務模式,以有限的館藏資源,挖掘潛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西部地區因為經濟長期落后,已經在很多方面形成了惡性循環。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由于歷史積欠,與發達省區的差距在二十年以上。其綜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地方政府不能保障資金預算的連續投入與年度遞增。多數圖書館的經費沒有與地方GDP的總量掛鉤,有的只能勉強保證開展一些簡單服務,年度遞增和人均購書費根本無從談起。每年政府下撥的經費基本用于固有的業務運轉,數字資源只能靠國家的專業項目扶持資金來建設,特色、特藏資源的數字化加工更為困難。(2)館員思想觀念落后,服務水平低下。主要表現在只愿意提供被動接受型的服務模式,對提供主動型的服務有一定的抗拒心理。(3)圖書館隊伍建設亟待加強。館員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實施人,館員的素質決定了服務的質量。目前,西部地區的館員結構不合理,由于待遇低等原因,招聘不到高素質的專業從業人員。有些縣級圖書館沒有專業技術人員,尤其近幾年事業單位編制緊缺,圖書館人員年齡老化。十幾年都沒有增加過工作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更是無從談起。
此外,管理水平低下,服務流程不規范,對新媒體、新技術的利用缺乏主動性等情況也很普遍。
2.1 服務理念的創新可以改變館員的觀念
服務理念創新是實踐的前提和基礎,服務理念的水平決定著服務創新的方向和質量。服務理念包括以下三種要素。(1)人性化服務理念。人性化服務就是服務要符合人性,重視人的尊嚴和價值,以滿足人對資源的需求。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是館員與讀者互動的一種形式,其本質是以讀者為中心,以讀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建立起館員與讀者之間親切、平等、包容的關系。(2)信息服務的理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內涵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對傳統文獻的收藏和利用逐步轉變為對現代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業務工作自動化、信息服務網絡化、信息載體數字化、數字規范標準化。(3)公平服務的理念。公平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人人有使用圖書館的權利。圖書館為所有民眾的教育和智力發展提供均等機會,全社會都有權平等地享有圖書館的公共服務,這要求圖書館在服務內容、開放程度和服務標準上一視同仁。
2.2 服務資源的創新可以增加服務內容
服務資源的創新是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核心,是圖書館價值的主要內涵,而數字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這一創新的重點內容。(1)文獻資源的數字化。當前,數字閱讀已經成為一種主流閱讀方式,數字閱讀首先要求閱讀對象的數字化,所以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將館藏的特色紙質文獻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為數據庫,在館藏建設方面增加數字資源投入的比例。(2)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合理組織的基礎上,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加工,通過科學標引、合理組織將專題資源、學科資源、學科導航等信息產品提供給用戶使用。(3)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信息資源網絡化、檢索自動化的必然,要深入推進地區圖書館聯盟建設,規劃建設地市級公共圖書館的網絡控制中心,統一規范編目、數據格式,建立與國際網絡信息技術標準接軌的運行機制,統一各圖書館的信息采集工作,實現數據庫的共建,建立健全相關的法規制度,確保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有法可依。開展信息資源協調采購,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
2.3 服務方式的創新可以提升服務層次
服務方式的創新是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內涵,是圖書館服務能夠不斷發展、充滿生機活力的關鍵。(1)網絡傳遞服務。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網絡信息傳遞是文獻傳遞的主要方式。(2)遠程數字參考服務。網絡數字參考服務是以網絡為媒介提供參考咨詢的服務方式。目前咨詢方式和咨詢內容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從當面咨詢發展到遠程咨詢,從單個館咨詢發展到合作咨詢。(3)網絡資源導航服務。通過搜索引擎,把用戶需要的專題或學科信息資源分類整合,指導用戶檢索。(4)個性化信息服務。針對用戶的不同信息需求,主動為用戶設計并提供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務。[1]
2.4 管理機制的創新
管理機制的創新是在目標控制下,對圖書館管理工作與業務流程進行再設計和重建的過程,其核心內容是以自動化作業為中心,打破傳統的分工理論和方法,建立信息環境下圖書館新的管理機制。[2]管理機制創新是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持續開展的根本保障。(1)建立總分館制的集群管理模式。以市館為總館,以區縣館、鄉鎮館為分館,以社區館和圖書流動車為補充,同時吸收企業、學校及其他系統的圖書館共同成立一個地區性圖書館網,共同投資,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置,統一管理。(2)建構功能化、目標化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是圖書館工作體系的規范,圖書館的組織指揮體系,各部門的分工合作關系,以及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的職責分工,都依賴于組織結構的規范。西部地區圖書館原有的組織結構已經不能適應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圖書館功能的有效發揮,必須重新建構以信息時代讀者需求為目標,并同時體現現代信息技術功能的有效結構。重新劃分并調整業務體系,壓縮中間管理層級,提高基層權限,使決策更加直接、更加快捷、更加有效。(3)實行集成化的資源管理模式。將圖書館擁有的各種文獻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組織資源進行整合和集成,實現圖書館內部各要素的連鎖互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推進公共圖書館職責和功能的優化。[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提高對文獻采訪、組織和加工的效率優勢,建立起主動性、開放性和動態的集成化業務模式,為讀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的服務。
當然,這一切的實現既需要圖書館集中優質資源內部挖潛,還有賴于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支持。而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圖書館服務體系,不僅要求主政官員思想和素質與時代相一致,圖書館管理層具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和勇氣,還需要各個層級的法律法規的保障。在目前這個積極建設法制社會的大背景下,相信這一天的到來已經為時不遠。
[1]杜亮,等.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0):36-38.
[2]楊春霞.淺析圖書館管理創新的途徑[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5):93-96.
[3]趙敬敬.圖書館管理的創新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G252
A
1005-8214(2014)12-0100-02
馮英濤(1976-),男,吳忠市圖書館館員,技術部主任。
2014-03-14[責任編輯]李金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