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愛嫦
現代圖書館員研究意識的培養策略
余愛嫦
文章分析圖書館員研究意識培養的必要性,以及圖書館員研究意識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東莞圖書館為例,探討圖書館員研究意識的培養策略。
圖書館員 研究意識 培養策略
研究工作是現代圖書館的重要工作之一,對于提高圖書館員的業務素養、提升圖書館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進入新世紀以來,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圖書館服務手段、服務方式不斷更新,服務內容、服務對象、服務范圍不斷擴展;另一方面,圖書館發展環境的變化帶來了許多值得研究的新課題,這些均要求圖書館員應更好地開展研究,其中增強研究意識、提升研究能力尤為關鍵。
研究意識是指與研究行為相關的各種意識活動和行為取向的總稱,包括動機、選題、方法、內容等[1],它是進行研究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2]。所謂“圖書館員研究意識”,是指圖書館員具有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圖書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最佳的解決方式和實施方案,并用一定的形式進行表述,從而推動圖書館業務建設的意識?,F代圖書館員的研究意識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問題意識。圖書館員開展業務研究,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對實踐經驗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的過程。培養圖書館員的問題意識,既要求圖書館員不斷深入工作實際,努力發現業務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要求圖書館員善于積累,有意識地記錄工作中的經驗、教訓、疑問,以及各種數據,為研究積累素材。
(2)創新意識。研究是創造性勞動,須有創新意識。創新意識體現在對研究的內容有新見解或發現,要有突破。值得注意的是,創新既非追求離奇,也非盲目追求熱點,須立足于理論前沿和圖書館實踐。
(3)學習意識。搞好研究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深厚的專業素養?,F代圖書館員雖然普遍具有較高的學歷和比較扎實的專業能力,但圖書館事業發展快,新技術應用層出不窮,唯有不斷學習,才能更新知識,提高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這需要具有強烈的學習意識。
2.1 研究意識是圖書館大發展對館員的要求
隨著國家大力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發展高等教育事業,以及新技術對圖書館的全面滲透,我國圖書館進入新的快速發展階段。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抑或專業圖書館,其發展均離不開理論研究的支持,亟需對公共圖書館體系建設、公共數字文化建設、圖書館業務轉型、閱讀推廣、圖書館公共空間功能變化、圖書館服務績效等課題進行深入研究。這些研究既需要學界的努力,也有賴于圖書館員的積極參與。培養和提升圖書館員的研究意識、研究能力,有助于對這些課題的深入研究,從而推動圖書館大發展,進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
2.2 研究意識是圖書館員職業化的要求
圖書館員樹立和增強研究意識,創造性地解決業務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這是職業化的基本要求。2004年試行的“關于圖書館員的國家職業標準”對圖書館員的調查研究、學術研究、學術交流等能力進行了規定,如能完成專題調查研究,起草專題調查研究報告,撰寫實踐性、綜述性論文。全國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也對“業務研究”提出了評估要求。當然,圖書館員的研究并非僅僅是針對圖書館業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包括進行學術研究。
2.3 研究意識是圖書館員自我成長的需要
現代圖書館發展對圖書館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包括專業、學歷、工作經歷等。隨著圖書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圖書館員在自身職業發展過程中面臨較為激烈的競爭。具有良好的研究意識,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無疑會增強館員的成長空間。
近年來,隨著研究意識的增強,圖書館員的科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比如在圖書情報學期刊中,來自圖書館員的科研論文占越來越大的比例,圖書館員出版的專著越來越多,圖書館員成功申請的科研課題不斷增加。不過,從整體看,圖書館員的研究意識還不太強烈,研究能力仍有待增強。
3.1 整體研究意識較為缺乏,研究氛圍不夠濃厚
相較而言,重點高校圖書館和專業圖書館館員的研究意識比較強,普通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館員的研究意識比較弱,研究氛圍比較淡。一方面,許多普通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特別是基層公共圖書館沒有將業務研究納入績效考核,對館員只有工作任務要求,缺乏業務研究要求,館員不存在業務研究壓力,圖書館缺乏濃郁的研究氛圍;另一方面,受人事制度制約,圖書館員的工作崗位比較穩定,部分館員上進心不夠,缺乏研究意識。
3.2 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研究深度不夠
圖書館業務研究中,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熱衷介紹歐美經驗、忽視研究國內實踐的現象。即便研究國內圖書館業務,往往盲目追求熱點,缺乏從實際問題入手。這些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離,無助于圖書館業務建設。
圖書館員的研究意識,一方面依靠館員自我建立與提升,另一方面需要圖書館進行培養。筆者從東莞圖書館的實踐出發,分析現代圖書館員研究意識的培養策略。
4.1 觀念策略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培養圖書館員的研究意識,首先要引導樹立研究觀念,喚醒和激發研究動力,激發研究上的主動性。
4.1.1 組織文化
組織文化是組織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圖書館要幫助館員樹立研究意識,就必須營造研究氛圍,在組織文化中建立學習、研究、創新的導向。將研究意識納入組織文化建設,需要圖書館具有開放的思維和寬廣的眼界,并大力推動。東莞圖書館將“學習成長、智慧奉獻、業務創新、服務惠民”作為組織文化的核心價值,將業務研究作為創新成長的內在驅動力,納入全館規劃進行統籌,使全館館員在學習、研究、創新上達成共識。在組織文化的熏陶下,該館館員具有較強的研究意識,不再僅僅將圖書館視為工作的平臺,還視為科研平臺,館員研究能力和素養大大提升,推動該館形成了“文化+科技”的創新特色。目前該館有8名館員在全國圖書館專業技術組織中擔任委員或主任;2009-2013年,該館館員在圖書情報期刊發表論文199篇,其中核心期刊91篇,在地級市圖書館中名列前茅;該館承擔和完成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其中“區域圖書館整體協同發展模式及路徑研究”項目是地市級圖書館獲得的首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4.1.2 問題導向
圖書館學是實踐性強的學科,圖書館員研究意識的培養應強化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引發研究興趣,培養踏實嚴謹的研究風氣。特別是變革時期的圖書館實踐面臨諸多問題,問題意識有助于圖書館員對業務建設中的問題保持敏銳性,形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局面。東莞圖書館注重以問題為導向,樹立館員的研究意識,在業務研究上踐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比如,在行業共性問題上,總結圖書館新館建設和總分館建設的實踐,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出版《城市圖書館集群管理研究與實踐》《城市圖書館新館建設》等專著,對變革時期城市與圖書館、圖書館建筑與功能、資源與服務、現代技術與傳統手段、體系建設與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關系進行研究,引起廣泛關注。再如,在具體工作問題上,引導總館館員和分館館員注重從崗位工作改進入手,選擇適合自身的小選題、真問題,如“以設立暢銷速讀專區提高圖書外借率”“讀者證的營銷”“圖書流動車選點效益評價”等,以工作案例為題撰寫論文,以研究促進工作。
4.2 組織策略
4.2.1 管理機構
業務研究應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成立專門的研究管理機構統籌業務研究,能夠強化圖書館員的研究意識,并為其研究提供指導和服務。目前重點高校圖書館、大型公共圖書館等一般設有學術研究管理機構,組織、協調、指導科研。東莞圖書館2006年在新館開館后,設置業務部負責業務研究的規劃和實施,組織、引導館員開展學術研究、學術交流;近年成立業務研究委員會,負責制定業務研究制度、審定東莞圖書館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研究項目、鑒定東莞圖書館業務研究成果。
4.2.2 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業務研究的規章制度是促進圖書館員研究意識和研究水平提高的保障。業務研究管理制度涉及組織機構、工作規程,項目申報、論證、立項、中期檢查、成果鑒定與驗收、成果推廣和應用,學術交流、論文寫作指導、業務學習和培訓,表彰獎勵、科研經費、項目檔案等內容。圖書館可參照其他機構的科研規章制度,結合行業特點,制定科學的科研管理制度。東莞圖書館結合本館卓越績效管理,出臺了《業務研究委員會工作規則》《項目管理辦法》《關于員工參加學術會議的有關規定》《業務研究與業務組織流程》《業務研究績效評價辦法》等規則,規范了業務研究工作。
4.2.3 管理方式
東莞圖書館在研究管理上采用項目管理方式。研究項目管理面向東莞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全體館員,通過個人申報、評審立項的形式進行;分為工作項目和研究項目,工作項目側重于本館日常工作中需要變革、改進、提升的具有探索性的問題,研究項目側重于以工作實踐為基礎的實證研究。該館項目管理注重過程管理,建立項目QQ群,解決各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在項目研究中開展“傳幫帶”活動,邀請專家針對業務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門指導。
4.3 學習策略
4.3.1 加強學習型組織建設
圖書館是學習的重要陣地,圖書館員應在學習型組織建設上起帶頭作用,為研究創新提供源泉。為提升館員研究意識,推動業務研究,東莞圖書館一直開展創建學習型單位的活動,構筑多元化的學習載體和學習平臺,先后支持成立原創書評小組、午間茶沙龍、空間設計團隊等學習型小組;從2006年起開展普通員工每年共讀4本書、中層干部共讀6本書的全館性集體學習活動,強調以研討、分享、提高為基礎的共同成長型的團隊學習形式推進組織和個人的整體提升。學習型組織建設大大激發了館員的業務研究意識和創新活力。
4.3.2 加強培訓
業務研究的專業性強,加強培訓能提高圖書館員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東莞圖書館每年按照普通員工和中層、基本和提高、綜合和專題等類型制定年度培訓計劃,通過邀請專家學者講學、外派館員參加學術交流和業務培訓等形式,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培訓體系。比如,僅2013年一年,就舉辦了“圖書館專業英語培訓班”,邀請美國圖書館專家主講;開辦了“武漢大學東莞圖書館業務人員培訓班”,進行全員輪訓;選送四名館員到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進修;選送兩名館員到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跟班學習。豐富的培訓開拓了館員的視野,提升了其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
4.4 激勵策略
4.4.1 示范帶動
業務研究是創新性活動,館長的學識與視野影響著圖書館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圖書館領導不僅自身要有研究意識,帶頭開展科研,還要搭建平臺,帶動館員開展研究。東莞圖書館從三個方面開展示范帶動活動,增強了館員的研究意識:一是推動館員積極申報科研課題,僅2013年就有“公共電子閱覽室的新形態實現研究”獲國家文化科技提升計劃項目立項,“公共數字文化體驗區的模式研究與示范”獲國家文化創新工程項目立項,“公共圖書館卓越績效管理模式研究”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立項,還建成我國首個地級市圖書館博士后工作站——“北京大學東莞圖書館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二是充分利用東莞市科研人才政策培養科研人才,目前該館有兩位館員列入東莞市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他們到我國臺灣和新加坡訪學,開展合作項目研究;三是以“研究年”作為“主題年”,將業務研究納入年度部(室)工作目標責任制。
4.4.2 激勵考核
東莞圖書館從多方面激勵館員增強研究意識,開展業務研究:一是對優秀成果進行獎勵;二是資助學術著作的出版;三是與圖書情報期刊合作推出專題研究。與此同時,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業務研究進行考核,不同級別的專業技術人員每年必須提交相應的業務研究成果,比如可行性建議、研究報告、學術論文、學術專著;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這些措施發揮了導向和激勵作用,催生了一批研究成果,近年該館館員每年發表論文近40篇,還獲得了2012年、2013年東莞市文化精品專項資金的獎勵。
筆者結合東莞圖書館的實踐,探討館員的研究意識培養策略。觀念策略激發研究動力,組織策略強調開展研究管理,學習策略培養研究能力,激勵策略優化研究環境,通過共同作用達到提升館員素質、推動圖書館發展的目的,實現研究與服務的良性互動。
現代圖書館的業務研究工作,主要通過“學習成長”實現員工的自我發展,通過“業務創新”推動圖書館發展,通過“成果共享”引領行業共同發展。東莞圖書館的實踐表明:第一,館領導須具有研究意識,重視館員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將其納入組織文化、發展戰略以及館員考核等體系中;第二,應激勵館員持續開展研究。圖書館事業的關鍵是人才,一個研究意識不強的館員,能力會慢慢退化;而一個研究意識強的館員,在濃厚的研究氛圍和環境中,能力會慢慢變強;第三,在研究意識的培養中,要重視對研究過程的指導和研究成果的推廣交流,以擴大研究的社會合作,促進研究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1]史保金.加強職業教育科研隊伍的“研究意識”與提高研究能力之我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35).
[2]魯暇,楊關志.在研究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和研究品質[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S1).
[3]馮玲,張利娜.卓越模式下的圖書館創新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3(7).
[4]黃文鏑.新時期公共圖書館業務研究工作機制探析——基于東莞圖書館業務研究工作的探索[J].圖書館,2011(4).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Research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Librarians
Yu Ai-cha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ltivation necessity,th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questions of librarians' research consciousness.Taking Dongguan library for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research consciousness of librarians.
librarian,research consciousness,cultivation strategy
格式 余愛嫦.現代圖書館員研究意識的培養策略[J].圖書館論壇,2014(7):96-99,118.
余愛嫦,女,東莞圖書館館員。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