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激情犯罪立法問題研究

2014-02-12 06:46:59宋雨澤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 2014年5期

宋雨澤

(吉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吉林四平 136000)

我國激情犯罪立法問題研究

宋雨澤

(吉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吉林四平 136000)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常常需要面對激情犯罪這一類特殊的犯罪類型,但是如何對待它卻沒有法律上的明文規定。本文嘗試對激情犯罪的立法問題進行探究,從四個方面介紹了激情犯罪的基礎理論,對于激情犯罪存在的利弊上的一些爭議,國際上部分國家現有的關于激情犯罪的立法例,以及結合我國司法實踐中激情犯罪的處境,最終選擇了適合我國實際的關于激情犯罪的立法模式。

激情犯罪;被害人過錯;高激怒性;立法模式

自藥家鑫一案中,激情犯罪被其代理律師作為辯護理由提出之后,學界關于激情犯罪的是是非非再次開始了熱烈的討論。激情犯罪本身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是對其的取舍卻是我們在近年的司法實踐中無法繞過的一個熱點問題。從相關材料可看出,近幾年,激情犯罪案件在我國的暴力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達到了1/3,其中60%左右的命案都是由激情引發的犯罪[1]。這樣的案件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激情犯罪存在的理論基礎如何,激情犯罪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處境如何,我們是否應當將其納入我國立法的范疇之中呢?這是本文嘗試探究解決的問題,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激情犯罪的基礎理論

(一)激情犯罪的概念

激情犯罪,是指人在經受某種外界激情誘因的刺激下,整個身心都異常激動,心理突然失去了平衡,從而瞬間實施了某種違法犯罪的行為[2]。激情誘因是指在激情犯罪中引發行為人進入犯罪激情狀態的外界刺激因素。激情誘因作為激情犯罪產生的外因,在心理學上一般可分為兩種:一是他人的不當言行刺激;二是他人的正當言行刺激[3]。

在行為的過程中,行為人的大腦不受自我控制而完全充斥著亢奮的情緒,容易做出一些在大腦正常狀態下不會做的事情,在大腦皮層出現“意識狹窄”的現象,失去理智。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很多悲劇,形成慘烈的后果。誠如有學者總結的那樣,激情犯罪具有情緒性、突發無預謀性、行為主體規律性、爆發性、結果嚴重性、事發緣由小等特征。

(二)激情犯罪的心理學基礎

心理學研究一般將激情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行為人愈發不能控制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意識控制力減弱;第二階段,行為人易在瞬間做出后果嚴重并難以挽回的事情;第三階段,行為人會明顯疲憊,甚至會精疲力竭,出現呆滯的一面,正所謂激情爆發后的“激情休克”[4]。這三個階段從激情發展的過程中很好地詮釋了激情犯罪的心理基礎。激情犯罪的發生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首先有控制能力的減弱,之后就會爆發猛烈的攻擊行為。攻擊之后,行為人往往會立刻陷入悔恨的狀態。可以說,激情行為人盡管會迅速陷入暴怒和攻擊的狀態,但是他們在行為之后主觀惡性也消失殆盡。這是激情犯罪的心理學特性。

從刑法學的角度上來說,激情犯罪人在行為時自我控制能力減弱,在行為后,人身危險性幾乎消失。這是在對激情犯罪人進行處分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的。

激情犯罪人之所以會這樣不是偶然的,從長期積累的角度來看,他們往往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上的問題。主要有:生理壓力加劇、心理壓力加大、安全感下降、精神上倍受煎熬、職業上過分敏感、生活上孤獨單調、自我認知上的偏差等等[5]。從這些綜合性的因素中我們看到在社會、工作單位和個人這三方面都與心理問題的產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些都需要我們從修養教育、與人為善教育、自尊教育和自制力教育等角度進行改善。

處理激情犯罪的問題,最好是通過專業人士進行心理干預,通過比較科學的專業手段針對已有的案例中的特殊人群進行當面調查,對這類人群的心理問題及其所造成的危害和可能產生但并未造成的社會危害進行專業判斷,經過比對、分析、借鑒,并進行專業的行為干預和心理治療,同期做好階段性表露特征和成效的記錄,以此作為實踐試驗以達到預防類似事件發生的目的[6]。

(三)激情犯罪的犯罪學基礎

正如犯罪學家漢斯·馮·亨蒂在1941年的《論犯罪人和被害人的相互作用》一文中闡述的那樣:“犯罪人與被害人雙方之間是存在默契的,但這個基本事實不意味二者之間存在溝通或有意參與,雙方互為誘因,存在互動”,提出了“在某種意義上說,被害人決定并塑造了罪犯”的著名論斷[7]。激情犯罪就是一種典型的互動型的犯罪。

激情犯罪往往伴隨著被害方的巨大過錯。過錯指的是一種對于被害人主觀方面的規范評價[8]。被害人的過錯是指“在整個犯罪與被害過程中,被害者的過錯足以誘發或引起犯罪行為”[9]。具體來說,在我國刑法上被害人的過錯一般屬于從輕處罰的酌定情節,這是由于被害人在犯罪行為發生前實施了某種誘因行為,該行為事實上推動犯罪人產生了暴力反應,從而使犯罪人的受譴責性有所降低,從而減輕了對犯罪人的刑事處罰。

我國相關司法解釋中確立了以下規則:被害人一方有明顯過錯或者被害人對矛盾激化負有直接責任的故意殺人罪的被告人,一般不應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在司法實踐中,這個規則也同樣適用于故意傷害等犯罪情形[10]。可見,被害人過錯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其存在的現實基礎。

因此,陳興良教授提出:“為了減少和限制故意殺人罪的死刑適用,在立法上有必要將被害人有過錯這一酌定從輕情節法定化。”[11]

而且在很多激情犯罪案例中,被害人常常還有重大的過錯在先,行為人往往就是在這樣的過錯行為的刺激之下進行的犯罪行為。這是我們在考量激情犯罪人的罪過的時候不能不考慮的。正如龍勃羅梭所言,激情犯對作案工具的選擇是很倉促的,往往是他們首先觸摸到的東西。但是恰如菲利所言,激情犯能夠抵制住導致偶然犯的一般誘惑,但不能抵制有時確實難以抗拒的心理風暴[12]。

二、激情犯罪的利弊分析

對于激情犯罪而言,盡管在理論上有較為充分的基礎,但是仍然不乏爭議,有些學者旗幟鮮明地反對認可激情犯罪。但是這些觀點尚有可爭議的地方。

國內有學者認為,對激情犯的刺激不具有道德評判價值,沒有對錯之分,因為激情犯罪心理的基礎激情是指:“由于個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愿望的矛盾與沖突、過度壓抑或興奮所引起的激情。”[13]這些誘因都帶有濃重的個人主觀性,因此激情犯罪不需要以被害人的過錯為前提。而相比較的“義憤犯罪”中的“義”則使行為過程中行為人所受的刺激具有了客觀的、社會的道德評判價值,即此時被害人是有過錯的[14]。所以激情犯罪是不應該從輕處罰的。

這種觀點并不全面:首先,這種看法是將一個行為過程中的雙向作用完全著力在行為人一方身上。如果說一個人所受的所有的外界干擾都取決于受干擾一方的心理變化和行為選擇上,那這個社會的成員便都成為了完全獨立的個體,所有的互動都只是無形。但事實是社會的運動是由每個互動與交織在一起的人際關系網和行為關系網組成的,人不可能是完全獨立不受外界任何干擾的個體,所以當一個行為發生時,作用力是相互的。這個相互的作用力并不是說每起犯罪案件的起因都是雙方同時共同造成的,必定有一方是發起者,一方是承接者,比如受害人的懦弱可能會引發行為人的憐憫或者更強硬的態度,而受害人的堅強可能會引發行為人的膽怯或者行為升級。

其次,除了上述的三點誘因所引起的激情之外,我們不應該排除會有一些實際沒有交集的人之間引發的特定的情緒相互影響,這個無關于個人原本的生活或者愿望。

再次,情緒的波動是人性正常的反應。雖然社會有嚴格的規范使生活軌跡更加規律,讓各個領域都形成良好的秩序,預防干擾因素阻礙社會發展,人們亦接受不同的教育來規范自身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努力向好的方向發展。但人性的自然規律和社會的合作競爭使得人的潛力也需要良好的實踐發揮與引導,我們在坎坷的經歷中修繕自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建設世界,這些都是通過錯誤和教訓得來的寶貴經驗,無論是什么行為都不能一味地只認定個人主義主觀性,所有人都需要有休整自己的機會。激情犯罪的行為人是本人,但并不意味著這就是行為人的預謀或臨時起意的本意,亦可能是行為人的本能。

最后,把行為人是否出于“義”作為被害人是否有過錯的標準是不合適的。目前我國并沒有明確的標準或解釋詳述此類案件,但我們可以從英、美的法官創立的挑釁原則來看,被挑釁者行為因挑釁者的挑釁行為而降低了其過錯,被挑釁者的行為因而有了部分正當的性質,當然這不意味著挑釁者就該被殺死,只是認為殺死一個挑釁者要比殺死一個無辜者的錯誤性相對較小[15]。

還有學者認為:激情犯罪行為人具有較大的人身危險性,主要體現在激情犯罪行為人具有高激怒性,即容易被激怒和其本身具有內在的暴力傾向兩個方面[16]。

這種認為激情犯罪人具有高激怒性觀念值得商榷:

首先,任何第三者不能簡單地評判在某個雙方行為過程中所經歷的變化程度是輕是重,因為每個受體的承受能力不同。我們可以大體地一致評判成人的承受力要比青少年的承受力強,而針對自然規律和客觀事實,同齡人中的同性別人之間的承受力也是不同的,所以更加不能單一地認定激情犯罪行為人的承受力皆弱,進而想到此類既遂的行為人和潛在的行為人皆有高激怒性。

其次,激情犯罪行為人的高激怒性從反向層面講是取決于被害人的激怒行為程度大小的,而這個程度也是取決于行為人的自身情況因人而異的,由此,我們更不能將激情犯罪行為人一概而論為具有高激怒性。

最后,每個個體都有可能被自己的著眼點所激怒,但并不是每個個體都會成為激情犯罪行為人,若按照上述觀點我們可以認為這些沒有成為激情犯罪行為人的人而感到幸運嗎?因為他們沒有被歸類為具有高激怒性。

另外,那種認為激情犯罪行為人有內在暴力傾向的看法也存在問題。

首先,每個生命體都會有反抗意識,不是生來就逆來順受,當這種反抗意識的表現形式是事實行為或是思維上的瞬間暴力想法,我們就說生命體是具有暴力傾向的,那人類就無一幸免皆被歸類為是有暴力傾向的,就不能只承認只有激情犯罪行為人是具有內在暴力傾向的。

其次,人類通過生理結構的進化、思維方式的轉變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強來成長,成長也就意味著進一步規范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具體到對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反抗方式亦會改善,但改善并不代表剔除,即完全抵消暴力相向的念頭。“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自古以來的生存之道,從過去的赤身肉搏到現今的文明競爭,沒有人否認過人是不會產生暴力相向的念頭的,只是我們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改變了反抗方式,所以筆者認為單純從“有內在的暴力傾向”來概括這一類“激情犯罪行為人”是不全面的。

最后,既然我們看到了以上兩個表現特征,也明確了人性是會有這樣的情感和表達方式出現的,那就更應該具體分析出現激情犯罪的原因從而盡力去預防此類事件發生,也避免此類行為人群不斷壯大。當今最有力度亦有威信的做法就是立法,當然我們也知道激情犯罪的事件很難去統一歸類,詳細地整理出各個類別以體系化適用,但“難”不代表“不能”,且西方早在12世紀就已經開始有了相關的舉措,我們既要借鑒,也要因地適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我們就可以離目標更進一步,不但維護了行為人的適當利益,給予其改善自我的機會,又能有效地防控此類案件發生,還可能適當解決當今頂著巨大壓力生存著的人群的心理問題。

三、激情犯罪的國外立法

在實踐中,西方已經有很多國家確立了關于激情犯罪的規定。

(一)現有的部分國家的立法

1.英國。

13世紀早期英國刑法規定犯有謀殺罪的人必須被判處死刑,但是被告人具有可原諒情節的可以例外。他們由陪審團依據裁量權去定奪被告人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行為是否是因為刺激產生的極度憤怒而實施的,若確認為肯定的答案,則可判決該被告是非預謀故意殺人罪,可避免死刑。這項法律可以看做是對于激情犯罪較早的規定。

英國《1957年殺人罪法》第三條規定:在謀殺罪的指控中,如果存在陪審團能夠據以認定被告人是因為激情(無論是基于行為或言詞或二者兼具)而喪失自我控制能力的證據,陪審團就應該確定:被告人所經歷的激情是否足以使一個正常人做出與被告人相同的行為[17]。

2.德國。

《德國刑法典》第二百一十三條規定,非行為人的責任,而是因為被害人對其家屬進行虐待或重大侮辱,致使行為人當場義憤殺人的,屬于激情殺人犯罪,處1年以上10年以下自由刑[18]。

3.加拿大。

《加拿大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條第(1)項規定:“可罰殺人罪中之殺人行為于犯罪時因突然挑釁致情緒激憤而為之者,得減為非故意殺人。”[19]

4.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刑法典》第七十三條第(2)項規定:“因他人的嚴重違法行為,嚴重侮辱人格、被害人之挑釁,處于激憤與感情強烈壓抑狀態的犯罪,應考慮減輕處罰。”[20]

5.瑞士。

《瑞士刑法典》總則第六十四條規定:“行為人因下列行為之一而行為的,法官可以對其從輕處罰:……非法刺激或侮辱造成行為人憤怒或痛苦……。”同時分則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根據當時的情況,行為人因可原諒的強烈的感情激動或在重大的心理壓力下殺人的,處10年以下或1年以上5年以下監禁刑。”[21]

(二)對現有立法模式的評論

從這幾個國家的立法中我們可以看到三種立法模式:1.羅馬尼亞那樣單一規定在刑法總論中;2.英國、德國和加拿大那樣單純規定在刑法分論中;3.如瑞士那樣在刑法總論和分論中都加以規定。

單純規定在總論中,可以對刑法分論當中的許多罪名都有輻射性的作用,有擴大適用范圍的傾向。而單純規定在刑法分論的特定罪名中則體現出了限制適用激情犯罪的傾向;而在刑法總論和分論中都進行規定,則屬于一種中立的立場,既可以明確主要適用激情犯罪理論的罪名,同時又使得激情犯罪在其他罪名中也得以適用。所以這是較為合理的一種立法模式。

四、激情犯罪在我國司法實踐當中的處境與我們應選擇的立法模式

客觀地說,國外對于激情犯罪的認可也曾有反復的過程,如意大利在20世紀前期陪審官們經常以被告人被激情所控為緣由為一些犯下重罪的犯人開釋,為此意大利曾經在1930年刑法典中廢除了有關激情犯罪的規定來嚴格控制此類現象[22]。可見歷史上,人們曾經由于刑事政策的考慮來決定對激情犯罪的取舍。但是這種做法是不適當的,激情犯罪中犯罪人自控能力的減弱是客觀的,犯罪后人身危險性的迅速降低甚至消亡也幾乎是必然的。那么就應當對其有個準確的定位和取舍。

(一)激情犯罪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的處境

我國實踐中的狀況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并沒有關于激情犯罪的明文規定,并沒有考慮到情緒和情感對刑事責任能力的影響,只是考慮到了行為人的年齡和精神狀態,僅僅將激情作為酌定情節予以考量[23]。近年來,激情犯罪案件不斷涌現,例如去年發生的韓磊案等等,我們迫切需要針對此方面予以立法,將問題的解決辦法明確化,使得在司法實踐中能夠更適當地維護行為人的合法利益,兼顧法律和道德層面的要求,我國目前的司法實踐中由于于法無據,因此激情犯罪處于由法官任意取舍的地位,這是我們所不愿意見到的。

事實上,司法實踐中已經有很多一線的司法工作人員看到承認激情犯罪的必要性,例如李磊案件的辦案檢察官曾分析道:“激情犯罪通常是指行為人在特定的時空、外部環境或其他條件下,行為人受其影響導致瞬息間喪失理智、失去心理平衡,甚至由于一念之差而發生的犯罪行為。這種犯罪往往表現為突發性強、極端魯莽、社會危害性大且行為人犯罪之后有明顯的悔恨心理,甚至有些犯罪行為人會有自殺的傾向。”[24]

從理論學界而言,主流的觀點也是認為激情犯罪有可寬宥之處。如陳興良所言“激情使意志減弱,因而主觀惡性相對小一些”[25]。還有學者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認為,激情犯罪人犯罪動機意識水平低下,認識方面存在嚴重缺陷[26]。可見,應當對激情犯罪進行必要的規定,以使得其處理能更合理,更有規律。

激情犯罪往往高發于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案件中,在這類案件中承認激情犯罪具有可寬宥性,會起到減少死刑適用的效果。

(二)我國應選擇的立法模式

在前面的三種立法模式中,瑞士的立法模式較為合理。既在總論中規定激情犯罪對刑事責任能力的影響的問題,也在分論具體的罪名中有所規定。這樣既能夠在分論激情犯罪的高發罪名中有專門性的規定,同時也因為在總論中的總括性的規定在其他罪名偶爾涉及激情犯罪中有所兼顧。

從分論涉及的罪名上,應當在故意殺人罪和故意傷害罪中,專門就激情下殺人和激情下故意傷害做出規定。

從處分模式的選擇上,應當對于存在特別嚴重刺激的情況,且被害人有重大過錯的情形下,規定對行為人可以減輕處罰;而在嚴重刺激且被害人一般過錯之下的情形,規定對行為人可以從輕處罰。對于刺激的程度和被害人過錯大小的認定由法官進行判斷和把握。而且這里都是選擇的可以減輕或從輕,因為激情犯罪畢竟還有犯罪人個人主觀自控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因而進行綜合性考量更為合理一些,這樣會給法官更為靈活的處理空間。

另外值得專門指出的是:“只有由不符合道德因素的‘侮辱、虐待、侵害、挑釁’的行為才能適用激情犯罪”且“一些合法并符合道德標準的,如善意的批評等行為,即使使行為人產生激情,并在激情狀態下實施了犯罪行為也不能說這是激情犯罪而是情緒性犯罪”[27]。因此,就藥家鑫一案來說,藥并不構成激情犯罪。從本文的立場來說,盡管筆者支持將激情犯罪納入法律從寬處罰的范疇,但并不是無原則的任意適用,在把握激情犯罪的內涵和外延等方面務求準確,這樣才能實現法律應有的價值。●

[1]于久珠.激情犯罪的原因及對策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0.1.

[2]梁德.談談青少年激情犯罪[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9,(5):30.

[3][10]林露.激情犯罪的法律懲處與社會預防[D].華東政法大學,2012.12,30.

[4][17]胡學相.許承余.激情犯從寬處罰的應然與實然論證[J].貴州社會科學,2012,(12):2,2.

[5]黃立.激情犯罪的心里原因及其改善途徑[J].求索,2004,(12):1-2.

[6]燁泉.摔嬰案已了,心理建設之路很長[J].法制日報,2013-11-1.

[7][8]王佳明.互動之中的犯罪與被害——刑法領域中的被害人責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6,71.

[9]康樹華等.犯罪學通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558.

[11]陳興良.被害人有過錯的故意殺人罪的死刑裁量研究——從被害與加害的關系切入[J].當代法學,2004,(2):126.

[12]周振杰.激情犯基本理論研究[J].人民檢察,2006,(1):2.

[13]屈學武.刑法總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170.

[14][16]陳和華.激情犯罪不宜從輕處罰的心理學依據——從“藥家鑫殺人案”導入[J].法學,2011,(5):3,8-9.

[15]Bergelson Vera.Victims and Perpetrators:An Argument for Comparative Liability in Criminal Law,Buff.Criminal Law Review,Vol.8,2005.

[18](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國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10.

[19][20]陳航.對激情犯罪立法的比較研究[J].法學評論,1995,(6):2,20.

[21]蔡永彤.激情犯罪:行走在法律的邊緣——激情犯罪的刑法規制初探[J].犯罪研究,2008,(3):2.

[22]郭子賢.激情犯罪探析[J].湖湘論壇,2005,(6):83.

[23]郝小娟.激情犯罪生成機理及其防控機制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28-29.

[24]徐日丹.李磊不屬于激情犯罪[N].檢察日報,2010-7-1.

[25]陳興良.刑法哲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34-35.

[26]董石竹.論激情犯罪的心理因素[J].政法論叢,1995,(1):1-2.

[27]孫加奇.激情犯罪探析——以行為人人格為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8.24.

D924.11

A

1009-6566(2014)05-0068-05

2014-05-19

宋雨澤(1992—),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法理學與刑法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日韩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国产jizz|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91精品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亚洲乱伦视频|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五月天久久婷婷| 伊人色婷婷| 国产欧美网站|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a毛片|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区| 在线亚洲小视频|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 亚洲日韩第九十九页|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久操线在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亚洲精品少妇熟女|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 国产精品成| 91无码网站|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澳门av无码|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亚洲va视频|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热99精品视频|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三级色| 色天天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亚洲另类色|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