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江陰 214400)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期心理問題研究
李萍
(江陰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江陰 214400)
大部分高等職業院校的酒店管理專業安排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時間到酒店中頂崗實習,這為畢業生更好地與用人單位無縫銜接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這些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實習生在頂崗實習期出現的負面心理也成為他們自身完成實習目標并獲得實踐經驗的嚴重障礙,如今已演變成為高職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論文在分析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出現的心理問題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高職;酒店管理;頂崗實習;心理問題
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是培養良好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出現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大概有:緊張和恐懼、自傲和好高騖遠、自卑和失望、人際交往的心理障礙、適應能力和耐挫力較差等等。具體表現如下:
(一)緊張和恐懼心理使角色定位產生沖突
相關資料顯示:近33%的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會出現緊張、恐懼和抑郁等負面心理。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實習過程中提供服務時出錯;領導和同事的指責;環境和周圍人員陌生等因素。學生們第一次離開熟悉的群體和環境走進實習單位,對于未來,他們既感到興奮、激動,又充滿憧憬和幻想,當然,也會緊張和害怕,甚至有人患得患失,擔心自己無法勝任工作。另外,酒店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較學校更嚴謹,這使得許多學生長時間不能完成由學生向員工角色的轉換,整個實習期都難以適應“學生”和“員工”的雙重身份,無法正確進行角色定位,甚至有人當了“逃兵”,直接影響了實習任務的完成。
(二)自傲和好高騖遠的心態帶來較大的失落感
頂崗實習期間,很多學生以“大學生”身份自居,不肯向“老”員工請教、學習,認為自己不僅有熟練的操作技能,還學到了足夠的理論知識,實習酒店應該給自己安排管理類的工作崗位。好高騖遠的心態使實習生們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實際能力,遇到無法圓滿解決的問題時必然會感到失落。其實,頂崗實習的崗位大多是技能型的,酒店出于自身長期發展考慮,基本不會給實習生安排管理崗位的工作。如果大學生們對頂崗實習的意義和工作性質缺乏正確的認識,一旦發現理想與現實差距較大時,必然會產生失落感。
(三)自卑心理給實習生帶來挫敗感
目前,社會對高職類院校畢業生的認可度還不高,許多學生報考高職院校時也是情非得已,所以,他們在進入實習酒店時是心存自卑感的。盡管有人開始時對所從事的工作充滿了新鮮和好奇,干勁十足,但當發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時,便開始消極怠工,甚至怨恨酒店、學校及老師。相關調查發現,超過17%的學生在頂崗實習期工作崗位與自身發展規劃不一致。因此,許多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產生了不滿和失望的情緒,沒有分配到理想崗位的學生產生心理挫敗感,甚至產生過激行為,在影響了自己實習成果的同時也干擾了其他同學的實習情緒。
(四)不順暢的人際交往加重孤獨感
對于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來講,能夠在高星級酒店里頂崗實習,是可以認真把握的好機會。但是長時間的學校生活使得這些大學生們缺乏生活閱歷和工作經驗,再加上他們大多來自于獨生子女或少子女家庭,性格較單純、任性,考慮問題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人際交往存在障礙。實習過程中,有的學生一開口就面紅耳赤、語無倫次;有的學生排斥集體娛樂活動,自我封閉,喜歡把心事埋藏在心里,結交不到朋友,情感得不到有效釋放,從而產生孤獨和寂寞感;更有的學生受到上司或同事批評時,不但不能虛心接受、審視自己,反而敵視周圍,以致難以完成實習目標。不順暢的人際交往加重了實習生們孤獨感的同時,也使他們失去了許多寶貴的機會。
(五)適應能力和耐挫力差導致自身職業生涯規劃不明確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離開熟悉的學校、老師和同學,走進一個全新的環境,生活和學習的內容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些都會造成他們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為上的不適應。現在的大學生由于吃的苦和受的磨練太少,往往在工作中不能正確面對失敗和挫折。有的學生無法把職業發展與頂崗實習相結合,無視頂崗實習的機會;有的學生只是一味地尋找工作輕松的實習崗位;還有的學生僅把頂崗實習當成換學分的手段……較差的適應能力和耐挫力,最終很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實習效果,更無法對自身職業生涯進行正確的規劃。
“心態決定努力的結果”,調整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實習期的心態,使他們成為合格的職業人,是我們做好頂崗實習的關鍵環節。
(一)加強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在傳授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還應適當加強心理素質教育。不僅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學會準確且實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優缺點,正確認識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并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具備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再結合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正確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
(二)加強酒店培訓力度,確保頂崗實習質量
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模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學生在校學習專業技能時,學校就應請實習合作酒店的相關人員開展有針對性的講座,讓學生提前了解各實習酒店的企業文化,了解實習酒店各個崗位工作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做好迎接挑戰的心理準備。實習酒店除了對實習生進行規范、全面的入職培訓外,還要指導學生學會調整角色定位,解除負面心理,提高自信心,盡快適應工作環境。頂崗實習過程中,酒店可以以座談會等形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解除心理壓力。如果實習酒店能給予工作能力突出、表現優秀的實習生同正式員工一樣的發展空間,必會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還可以為酒店發展留住人才,儲備良好的人力資源。
(三)正確調整角色定位,適應崗位要求
實習生應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適應“學生”——“員工”的雙角色身份,頂崗實習前要詳細了解實習崗位的需求,熟悉實習酒店的管理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遵守實習酒店的規章制度;實習生還要擺好“實習即學習”的心態,虛心向同事學習,不以大學生身份自居,勤于思考,踏實、積極、努力地去完成各項工作。頂崗實習期的大學生只有給自己的角色定好位,擺正心態,才能把頂崗實習當做提高自身能力、增強就業競爭力的手段和途徑,真正達到實習的目的。
(四)理性調整心態,正確認識自我,積極面對現實,增強抗挫力
頂崗實習期間,大學生只有以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會更有信心地面對挫折并克服困難。頂崗實習效果完全取決于學生的態度和心態,因為每一天的工作、七個月的實習都是由一些細小而瑣碎的事情組成的。比如點菜服務,對菜單熟練到何種程度,語言如何表達,顧客需求如何被發現并獲得滿足,如何巧妙推銷,成本與經營利潤之間如何平衡等等,這些都需要實習生們一一認真地去對待,逐項做好。因此,頂崗實習前,學生們要積極學習心理知識,自信且愉快地走進實習的酒店。頂崗實習期間,正確看待學校老師和實習酒店之間的聯系,積極配合雙方的管理,積極與雙方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在老師和實習酒店的幫助下化解和消除各種工作矛盾乃至心理問題,在正確認識自己、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基礎上看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正視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調整好心態,正確認識未來職業發展,做好職業規劃。另外,頂崗實習結束后,學校可以通過召開表彰大會的形式進行實習總結,鼓勵學生展示其實習成果,激發學生的成就心理,使頂崗實習形成良性循環。
更重要的是,實習生們自身必須培養好對挫折的耐受性,提高自身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只有真實地實習,全身心地投入,將知識、技能、素養、情感、生活以及工作的未來發展與實習全方位接觸,找到契合點,實習才不會變成混日子的行徑,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建立朋輩輔導機制,促進正常的人際交往
朋輩心理輔導,顧名思義就是在同學之間進行心理輔導并解決問題。從在實習酒店共同實習的同學中選出一至兩個自身心理素質較好且愿意從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學生,對在同一家酒店實習且需要心理幫助的同學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對他們給予心理開導、精神安慰、支持和鼓勵。當有實習的同學遇到心理問題而陷入困境時,負責心理輔導的同學及時發現異常心理現象,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監察,可以在相關老師或酒店管理人員的指導下幫助他們穩定情緒、直面危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建立實習生朋輩心理輔導機制,利用同學之間較順利的交流和溝通,及時了解實習生的遭遇,既可以促進實習生們正常的人際交往,還可以為學校和老師處理實習生的心理危機提供極大的便利,更可以輔助實習生們取得好的實習效果。
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的頂崗實習,需要我們在加強校企合作的同時對實習的學生心理有正確的認知,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對學生心態進行正確的引導與調試,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還需要我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積極面對現實,增強抗挫能力。另外,我們還可以建立朋輩輔導機制,讓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增加相互交流和溝通的機會,幫學生實現良好的頂崗實習效果,最終實現學校、企業、學生個人甚至整個社會共贏的局面。
[1]梁俊,牟順海,劉進.高職生頂崗實習中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11(4).
[2]吳玲.高職學生頂崗實習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2(1).
G718.5
A
1673-0046(2014)3-0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