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02249)
將目標教育導入低年級大學生教育的模式分析
郭峰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02249)
對于大學生而言,不同的階段需要有不同的培養目標以及培養方法,高校對于學生的培養也應該考慮學生所處的階段,盡早開展目標教育,可以使低年級的學生盡快融入高校生活。本文主要強調目標教育在低年級開展的重要性,以及對低年級開展目標教育的方法進行分析。
目標教育;低年級;大學生
中國有句古話叫“有的放矢”,只有明確了目標后的行為才是有效的。高校培養學生也是如此,只有分階段、分層次地剖析培養目標,構建細致可行的培養計劃,才能真正履行高校的培養任務。高校教育是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重要培養階段,在高校中開展針對大學生的目標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針對大學生的自身特點與成長需求構建對應的目標培養體系不僅能夠滿足大學生本身成長的需求,而且可以提升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發展需要和社會適應能力。
目標教育作為一種目前較為先進的教育方式,在高校的培養體制中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大學生班團建設、大學生黨建、社團文化活動、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競賽、各類學科競賽等。目標教育可以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實現高校培養的各種目標。這種目標不僅僅包括學習成績的要求,而是包括高校素質教育的各個方面。
高校對學生的培養不同階段呈現出明顯的階段特點,低年級擁有明顯的適應培養特點。在該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目前乃至長遠的任務和壓力都十分迷茫。在這樣的思考下,在低年級階段導入大學生目標教育顯得十分必要。對于低年級大學生來講,目標教育的任務是進行大學適應性的養成,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1.分階段進行目標教育
學生在高校的成長是具有階段性的,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特點以及成才需求。明確這一點之后,在學生的不同培養階段我們就要制定不同的培養目標。針對目標教育,低年級時期主要分為入學階段和逐步成熟階段。做好這兩個階段的目標教育,有助于學生在高年級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主動,減輕后期高校管理工作的壓力。
(1)入學階段
入學階段的目標教育主要在于引導,引導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大學四年各個環節的成敗。
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了解大學生活,認識所學專業,建立鍛煉平臺。首先,需要對學生進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宣傳教育,明確在校期間的各項行為準則,讓學生約束自己,擁有執行規范的自覺性。同時,建立班主任負責制度,定期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使學生了解所學專業,認識所學專業進而熱愛所學專業。另外,學校以及學院各級部門應該組織各類活動,加強新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借此提高新生入學后的人際溝通能力與適應能力,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消除自卑感,肯定自我價值。
(2)逐步成熟階段
經過一段時期的適應后,大學生活逐步進入成熟期,目標教育也應該從最初的引導轉變為建立,通過建立明確的目標來提高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的動力。
首先,通過引導學生認知了解所學專業,對所學專業樹立信心。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學校組織,以此提升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圓滿地完成課業的同時,課外閑余時間進行各類證書與資格認證的考取,同時還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兼職等社會實踐活動,為將來的就業做足準備。在學生中發現并培養學業成績突出的、社會實踐突出的以及在外兼職表現突出的,舉辦經驗交流會,樹立這些典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交流,更好地明確自己的發展規劃。
2.以各項活動為載體開展目標教育
高校對學生實施目標教育,務必清楚并且理解目標教育需要的兩個原則:第一,一定要清楚目標教育的普遍性原則。也就是說,實施目標教育的載體一定要落實到每一個學生,本著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態度讓每一個學生建立起目標,了解目標進而接受目標,有動力為達到力所能及的目標而努力。第二,是目標教育的層次性原則。我們必須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因為目標教育中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不同的,需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特點,分年級、分階段進行,按計劃、有反饋地將目標教育貫穿于日常教育中;根據學院的特點以及學生的階段確定目標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輔導員要細分學生的類型及特點針對不同學生開展不同的目標教育活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的放矢,目標明確,按計劃、有效地實施目標教育。
(1)確定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的核心載體位置,積極開展價值目標教育
在低年級,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值形成時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及自身的價值觀對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
樹立人生觀、價值觀首先要從愛國主義教育開始,愛國主義教育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石,將愛國主義教育與愛校教育相結合,教育學生愛國應從愛校做起,認識學校、了解學校進而熱愛學校。正確認識目前學校在邁向更高層次道路上所出現的問題,教育學生直面學校現存的各種問題,樹立主人翁意識,出謀劃策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除此之外,一定要注意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教育,將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教育與感恩教育相結合,開展各類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樹立責任感,意識到自身的發展與學校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感恩學校、感恩父母;誠信美德教育還需要與學風考風教育相結合,目前大學生考試作弊等缺乏誠信的行為日益嚴重,學校有義務針對大學生在誠信缺失方面的突出問題,在學生中開展誠信考試、誠信做人等活動。
另外,要加深低年級學生對黨的認識,通過組織學習“科學發展觀”等活動,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黨,了解黨的方針、政策,進而了解國家目前的狀況,與黨和國家的政策保持一致,堅決擁護黨的領導。
(2)以心理健康活動為主要載體開展健康目標教育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兩個方面。最近幾年各個大學出現很多大學生心理問題,其最本質的原因在于入學階段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許多學生不適應大學生活,最終導致休學、退學。因此,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健康目標教育至關重要。
在身體健康方面,通過教育使學生明確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學校應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要給學生提供充足且良好的體育運動場地,配備良好的運動設施;另一方面提高體育選修課程的多樣性,在體育必修選修科目的基礎上盡可能多地開設大學生所喜歡的大眾選修項目,如游泳、網球、臺球、瑜伽等。與此同時,學校應經常舉辦足球賽、籃球賽等各類賽事,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豐富校園活動,活躍校園體育運動氛圍。
在心理健康方面,學校應該構建學校心理咨詢中心——院系心理員——班級心理委員的三級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將心理健康教育細分到每一個學生上,尤其現在社會壓力日益傳播到校園的背景下。如云南大學馬加爵案、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案,這些典型案件使得我們意識到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具體操作中,學校通過三級心理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篩查,及時發現隱患,積極介入。在重視心理健康的同時,學校還應該采取一些具體的手段,如進行心理講座、對學生進行團體輔導等具體的手段去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
(3)培養學生讀書意識,制定學業規劃,開展學業目標教育
學習有助于立志,讀書有益于明理。學習在大學生活中是權重最大的一個部分,而大學的學習中是需要自己去讀各類的書籍開拓視野。因此,目標教育的開展必須以學業規劃與讀書活動為主要載體。
首先,要培養學生讀書的意識,對學生進行讀書意識教育,讓學生了解讀書對于人生以及職業規劃是有幫助的,舉辦讀書會、讀書角等校內活動,建立學生對于讀書的興趣。其次,在課余時間,應該給學生推薦經典書籍,例如我國的四大名著與國外的經典名著等;建立讀經典考核體制,將其納入到課外學分考核體制中。最后,在班主任制度的支撐下,鼓勵學生制定學業規劃,其關鍵是班主任深刻地認識學生的培養計劃,讓學生們了解以及理解培養計劃的思路和階段目標,切合實際地進行學業規劃的制定。另外,班主任解讀經典書籍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更好地將讀書計劃和學業規劃結合起來。
本文對低年級學生特點進行了分析,闡述了對低年級大學生實施目標教育的必要性。同時分析了以分階段和以活動為載體兩種模式對低年級大學生進行目標教育。將低年級階段分為入學階段和逐步成熟階段,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設置相應的目標教育。以活動為載體模式,主要以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活動、學業規劃與讀書活動為載體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各式的目標教育。通過目標教育培養低年級大學生的素質養成,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消除他們的迷茫和困惑。
[1]楊艷,田亮,張曉賓,馮琳.高校大學生目標教育模式探討[J].現代農業科學,2009,16,(1).
[2]張玲玲,張文新,陳光輝等.當代大學生的個人未來目標和擔憂[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8(26).
[3]石琳,方海.淺析新形勢下大學生目標教育模式的構建[J].科技信息,2009(28).
[4]李德全.從目標管理到目標教育[J].重慶師專學報,2007(6):37-39.
[5]張英,任慧英.為大學生全面成長構建目標教育模式[J].中國成人教育,2009(21).
G64
A
1673-0046(2014)3-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