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寶

盡管從部隊轉任到地方任職已經4年,武警部隊原司令員吳雙戰仍保持著軍人的習慣,就連走路,也還保持著軍人的姿勢。
工作之余,吳雙戰則傾心隸書、行草的研究和揮灑,被稱為“文武兼備”的將軍書法家,同時他還兼任長城書畫協會會長。在他的書房,《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看到滿墻的書法作品。
吳雙戰1963年12月參軍入伍,在長達半個世紀的軍旅生涯中,他從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共和國上將。
1993年,吳雙戰從北京軍區副參謀長職位調任武警總部擔任參謀長,1996年,任武警總部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99年12月,任武警總部司令員。2009年12月,因任職已滿最高年限卸任。在歷任武警部隊司令員中,吳雙戰以10年任期成為任職最長的司令員。
2010年,吳雙戰又調任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滿一屆后,2013年,吳雙戰又當選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目前任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即使調任人大、政協工作后,全國政協常委、原武警司令員吳雙戰上將,仍然關注武警部隊的發展。
“我從北京軍區‘參謀頭調到武警部隊工作17年,其中做司令員有10年時間,我心里最大的感受是大家心中始終有一種很強的‘憂患意識。回想這17年時間,我引以為自豪的是我們武警部隊在‘大風大浪中政治上沒出問題,在經濟上領導干部沒出問題,履行了黨和國家交給的使命”。吳雙戰用帶有河南口音的話語感慨道。
吳雙戰任職武警部隊司令員期間,注重抓了反恐武裝力量的建設,其中面向全國的反恐部隊——中國武警“雪豹突擊隊”就是在他任職期間成立的;在黨和政府領導下,部隊成功處置了一批恐怖事件,有效處置了2008年拉薩“3·14”事件、2009年新疆烏魯木齊“7·5”事件;圓滿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安保工作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深化軍隊體制編制調整改革,推進軍隊政策制度調整改革。同時,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武警部隊作為一支特殊軍種尤為值得關注。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在和平時期承載維護國內安全任務,在維穩、反恐以及災難救助方面肩負著重要使命。因此,武警部隊在處置反恐以及群體性事件之間該如何拿捏尺寸?既能打擊恐怖勢力、又能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則顯得尤為重要。
2014年新年伊始,在家中,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原司令員、吳雙戰上將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專訪。
“維護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社會穩定成為武警部隊的重要任務”
中國新聞周刊:在歷任武警部隊司令員中,你是任期最長的一位。與上個世紀相比,在你看來,武裝警察部隊所肩負的任務發生了哪些變化?
吳雙戰:在我看來,武警部隊作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武裝力量,所擔負任務與上個世紀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是范圍不斷拓展。武警部隊組建之初至上世紀末,主要擔負國內重要目標、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執勤,處置暴力性案件、社會治安事件,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搶險救災,以及必要時協同解放軍防衛作戰等任務。1999年,黃金、森林、水電、交通部隊轉由武警總部統一領導管理,這4支警種部隊擔負的國家經濟建設任務也隨之納入武警部隊任務范圍。
進入21世紀,特別是“9·11”事件后,國際恐怖活動進入新的活躍期,我國面臨的反恐形勢趨于嚴峻,國家把武警部隊作為反恐怖基本力量,賦予了處置大規模劫持人質事件核心區武力突擊任務,使反恐怖成為武警部隊一項新的任務。
2003年以后,我國出現了“非典”、禽流感等疫情,處置公共衛生事件又成為武警部隊搶險救災一項新的任務。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大國地位提升和海外利益拓展,武警部隊擔負的一些任務開始由國內向國外延伸。
二是面臨挑戰越來越大。進入新世紀,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武警部隊擔負的任務日趨繁重、面臨壓力越來越大。比如,“3·14”“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后,維護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區社會穩定成為武警部隊的重要任務;境內外“三股勢力”暴恐活動趨于活躍,在新疆地區接連制造各種暴恐事(案)件,并已開始向內地蔓延滲透。
特別是近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制造了“10·28”暴力恐怖案件,反恐怖成為武警部隊十分現實而又緊迫的任務。
三是遂行任務能力有新的提高。進入新的世紀,武警部隊著眼在信息化條件下有效履行職責使命,充分運用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積極推進信息化和裝備建設,遂行以執勤處突為中心的多樣化任務逐漸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由人力主導向信息主導轉變。
比如,在指揮手段上,建立了有線、無線、衛星和機動指揮平臺相結合的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實現指揮控制實時化和處置現場單向透明;在執勤管理上,建立了信息主導的網絡查勤系統,實現了上至武警總部、下至單兵的勤務管控可視化,使執勤管理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有效提高了執勤目標安全系數;在裝備保障上,配備了直升機、防暴裝甲車、信息化單兵作戰系統等一大批新型裝備,初步建立了性能優良、攻防兼備、系統配套、平戰兼容,具有武警特色的裝備體系,大大提升了部隊遂行任務能力。
中國新聞周刊:近幾年,各地發生過多起群體性事件,武警部隊一直承擔著妥處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面對群體性事件多發態勢,武警部隊在處理群體性事件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吳雙戰:我認為,在處置行動中,我們注重把握好三點:一是堅持依法處置。武警部隊作為執法護法的武裝力量,必須遵循這一原則要求。行動中,部隊堅持依法調動使用兵力,依法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依法制止各種違法犯罪。
二是堅持善待群眾。行動中,我們要求廣大官兵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運用各種方法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最大限度緩和化解矛盾。對不理解、不理智的群眾,以大局為重,寧可自己受點損失,也要堅決避免因處置不當而傷害群眾。堅持把愛民助民活動貫穿任務全程,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擁護支持。
比如,在參與處置湖南吉首、甘肅隴南等群體性事件中,由于聚集人群持續沖擊,數十名官兵受傷,但部隊始終保持高度克制,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體現人民武警為人民的本色。
三是堅持疏導為主。處置群體性事件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都很強,行動中,部隊始終貫徹疏導為主、柔性處置原則,慎用警力、慎用警械和武器、慎用強制措施,能由地方政府出面化解矛盾的,就不派出兵力到現場與群眾面對面接觸;能通過宣傳教育和勸阻疏導穩控局勢、平息事態的,就不采取驅散、抓捕等強制措施,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中國新聞周刊:當前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錯綜復雜,在突發事件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武警部隊在執行安全保衛任務中,如何正確組織指揮部隊行動?
吳雙戰:作為指揮過武警部隊重大處突行動的親歷者,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必須貫徹上級決心意圖。武警部隊參與處置突發事件體現的是黨和國家的意志,打的是軍事行動政治仗。行動中,我們始終用中央決策部署統一官兵思想和行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事件性質和地方黨委政府決心意圖,確定武警部隊處置原則、方法和有關要求,確保處置行動的正確方向。
二是必須搞好指揮協同。參與處置突發事件是聯合行動,涉及地方黨委政府以及多個職能部門、多支維穩力量。行動中,武警部隊自覺接受地方黨委政府和聯指統一領導指揮,注重與地方有關部門和友鄰力量搞好溝通協調;在部隊內部建立垂直指揮體系,自上而下實施垂直指揮,確保處置行動步調一致、形成合力。
三是必須堅持靠前指揮。指揮員靠前指揮有利于及時掌握現場情況,有利于有效掌控部隊,有利于鼓舞官兵士氣。行動中,我們一直要求各級主要指揮員盯在一線,以應有的膽略和氣魄,帶領官兵完成好任務。
比如,在處置“3·14”、“7·5” 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中,針對多點聯動鬧事態勢,武警總部同時向多個方向派出由總部領導帶隊的前指,赴事發地直接掌控現場情況和部隊行動,各任務部隊主官始終堅守在一線,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為圓滿完成任務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又比如,在處置寧夏石嘴山、廣東汕頭劫持人質事件中,屬地武警支隊主官親自上陣,面對面地與劫匪巧妙周旋,冷靜創造和把握戰機,指揮官兵果斷制服了劫匪。
四是必須臨機果斷行事。參與處置突發事件,期間不可預測的情況很多。這就要求指揮員必須臨機應變、果斷指揮,靈活應對各種情況,確保既能夠一舉達成行動目的,又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損失。
中國新聞周刊:那么,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又如何避免可能發生的個別單位、個別領導隨意濫用武警部隊的情況呢?
吳雙戰:調動使用兵力是十分嚴肅的問題。《武警法》明確了武警部隊任務范圍,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對武警部隊部署和兵力調動使用批準權限、辦理程序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為防止隨意調動使用兵力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武警部隊在實踐中,主要把握兩點:一是超出武警法規定任務范圍、師出無名的用兵,堅決不動兵,并及時向用兵單位做好解釋工作。
二是屬于任務范圍內的用兵,嚴格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辦理。比如,參與處置突發事件,黨委政府通常都要建立聯指,根據任務需要確定用兵數量、時機,并按照規定的權限審批或者備案;同時,由任務部(分)隊按規定向上級武警機關報告,上級武警機關適時跟蹤監督下級用兵情況。這些都有效維護了用兵問題的嚴肅性。
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8月,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武裝警察法》,據悉你參與了該法的起草整個過程,請介紹一下當時起草的背景以及在起草過程中是否有爭議的地方?
吳雙戰:制定《武警法》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的必然要求,是加強武警部隊建設、有效履行職責使命的重要保障,是依法保護官兵合法權益的客觀需要。
在《武警法》出臺前,常有公民和組織對武警部隊執行任務合法性提出質疑、責難,因法律保障不充分,使官兵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的現象比較突出。
比如,一次捕殲行動中,犯罪嫌疑人理直氣壯地對官兵說,你們依據什么管我們,官兵說我們依據上級指示,犯罪嫌疑人說你們講依法治國、依法辦事,指示能代替法嗎?
再比如,全國的監獄看守所統一由武警實施外圍警戒,有一次一名武警戰士執勤時,發現一名犯人越獄,戰士在警告無效情況下按規定開槍射擊,犯人在監墻外被擊中,因失血過多死亡。最后,戰士被判防衛過當而入獄,出獄后處境非常不好。戰士家長講,我們的孩子懷著抱國之心來到部隊,因處置犯人逃跑入獄,我們的孩子無罪。
類似情況不勝枚舉,部隊反映很強烈。有的官兵說,法律對于我們來說就像空氣和水,沒有法比沒有武器更加可怕。
從國際上看,制定憲兵、內衛部隊專門法律,是許多國家通行做法。比如,俄羅斯有《聯邦內務部內衛部隊法》、羅馬尼亞有《憲兵組織和行為法》。因此,我們感到,出臺《武警法》意義重大、勢在必行。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各方15年的共同努力,《武警法》于2009年8月在人大常委會上高票通過。
這部法,從根本上明確了武警部隊性質、使命任務、領導體制、義務和權利等,為武警部隊有效履行職責使命提供了強大的法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