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廣播電視集團 謝 舟,鄺榆寧,胡雪婷
從蘋果公司發明了第一臺iPod和建立了第一個App Store以來,移動互聯網的市場就像雨后春筍一般迅速地發展著。2007年谷歌公司開發出了基于Linux的安卓手機操作系統,加快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隨著智能手機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通過手機訪問移動互聯網,依據CNNIC第31次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手機網民已達到4.2億。以iOS系統為代表的App Store和以安卓系統為代表的安卓市場都在近幾年都得到了飛速發展,而App Store也已經迎來第一個500億次的下載。
有數據表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移動客戶端已經成為互聯網的新興媒體展現形式。而有些媒體對于新媒體的認識還繼續停留在視頻網站上,也有一些開始向移動互聯網市場進軍。移動互聯網的變化對于互聯網和傳統媒體是翻天覆地的,人們對內容的選擇變得更加精準與明確。
從1994年互聯網進入中國以來,中國的互聯網就一直緊追世界的腳步,從門戶類網站的崛起,到論壇的飛速發展,再到現在SNS網站的火爆,傳統媒體在互聯網的市場中一直沒有明確找到自己的定位。
圖1~圖3是來自百度數據中心2012年12月的數據。通過圖1~圖3的數據,可以大致了解到,當前在網的移動用戶中,男性用戶是女性用戶的2倍,年齡層次從20歲到39歲比例較高。而影視則是在網用戶興趣關注度最高的一項。
根據iResearch的用戶行為研究系統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騰訊QQ日均覆蓋人數達2億人,網民到達率達69.4%,穩居行業榜首;阿里旺旺日均覆蓋人數達4 500萬人,網民到達率達15.7%,位居第二;飛信日均覆蓋人數達1 851萬人,網民到達率達6.5%,位居第三。
根據艾瑞咨詢網民網絡行為連續性研究系統i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12年第三季度社區交友類服務用戶規模達到4.22億人,與第二季度相比保持平穩增長。目前社交服務季度覆蓋人數遠超新聞資訊類服務,與搜索、視頻和即時通信三大網絡服務相當。艾瑞咨詢分析認為,社交作為全球互聯網的大趨勢之一,在國內已經處于明顯的領先地位,其增長趨勢與國內主流網絡服務保持一致。
全球的移動社交趨勢數據則表明移動社交的用戶數量依舊會保持穩步的增長。在這些大環境基礎數據支撐下,移動互聯網社交應用必然會得到巨大的發展。
基于互聯網技術創辦網絡電視臺,聚合現有電視臺節目、媒體資源庫內容和海量的互聯網內容,通過互聯網、有線電視網、無線傳輸網和寬帶網、移動網向多終端用戶,提供全新互動節目的新媒體平臺。面對互聯網大潮的沖擊,傳統電視媒體與網絡媒體相互整合、共存共贏已是大勢所趨,網絡電視與傳統電視的整合勢在必行。

圖1 2012年第三季度手機網民性別分布

圖2 2012年第三季度手機網民年齡分布

圖3 2012年第三季度手機網民興趣點(截圖)
“產品”一般只出現于企業,而在本文提出打造自己的互聯網產品,也是南京廣電集團為了跟上文化產業市場的步伐,打造一個基于多種互聯網平臺的多元化產品——“小微視頻網”。
小微視頻客戶端的核心競爭力是以廣電媒體的公信力和導向為基礎,以高科技多媒體技術為依托,集權威性、及時性、互動性、服務性、貼近性為一體的綜合媒體平臺服務能力。首先,依托與南京電視臺和南京廣播電臺建立的小微視頻客戶端,擁有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正確的輿論導向,其內容服務的誠信度和合法性相對于單純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視頻網站和信息網站具有基本優勢。其次,傳統媒體對于視聽技術的掌握與運用,對于推進與新媒體產業的融合以及加快多種媒體的跨平臺運作等相對社會企業具有明顯優勢。再次,內容和活動方面與傳統媒體的深度聯動更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第四,作為本地主流媒體,擁有更多的本地信息資源,更加了解本地受眾的需求、習慣,與受眾有很好的交流和互動,能夠更好地實現媒體產業的服務性和貼近性功能。南京廣電集團的制作優勢、技術優勢和本地傳播優勢,保證了項目實施的順利進行。小微視頻網目標人群定位為大學生和青年白領,南京高校云集為項目提供了土壤。
小微視頻網現有手機客戶端(包含Android客戶端和iOS客戶端)和iPad的客戶端。小微視頻客戶端是基于現有的小微視頻網的內容框架,搭建移動網絡社交平臺,為大學生、青年白領打造和推送喜聞樂見的網絡視頻產品。客戶端設計簡潔,內容欄目清爽,不僅可以點播視頻和發微博,也能在線收看熱點節目、活動的視頻直播,并且在線進行互動交流,實現終端到平臺的互相連通、實時更新。移動客戶端部分截圖如圖4所示。
小微視頻網產業運作的優勢和特點在于“臺網互動”。小微視頻網將根據網絡電視、移動網絡的特點及用戶需求,對廣播電視媒體資源進行整合,并利用新媒體技術圍繞網絡電視、社區、博客、微博等應用,進行新型網絡、移動網絡互動節目的打造,創造出適合于電視、計算機、手機等多媒體終端傳播的視聽產品,滾動傳播、彼此放大,打造文化業務增值服務的全新網絡平臺,從而真正實現產業拓展。
但傳統媒體往往沒有強大的移動互聯網技術能力,無力承擔資金壓力,同時缺少移動產品運營的經驗和資源,沒有明確的轉型方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做好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轉型,建議如下:
第一,對傳統媒體的拓展與創新。除了將現有的廣電節目與移動互聯網進行優勢互動外,“臺”的頻道資源信息頻道還可以作為母體,成為創意園和孵化器,進行新型臺網互動節目的打造,創造出適合于電視、計算機、手機等多媒體終端傳播的視聽產品,滾動傳播、彼此放大,從而真正實現臺網聯動,互動雙贏。同時,新型網臺互動節目不僅不會與本臺其他節目和市場同質競爭,反而會帶動傳統頻道的效應或邊緣頻道的蝶變,成為移動互聯網產業化運作與推廣的重要題材。

圖4 移動客戶端部分截圖
第二,傳統媒體必須最大限度地挖掘數據價值。改變服務模式,強化產品意識,能夠為不同的用戶群、不同的終端提供個性化的媒體產品。同時只有秉承本土化才能國際化的原則,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廣播電視文化資源,充分整合利用地方資訊文化,對地方廣播電視文化資源進行研發、規劃、加工、編輯、編排及創意發布,向億萬網民推送短(時間短)、頻(頻度高)、快(全實時性)的精品廣播電視節目,全力拉動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
第三,傳統媒體應加強對高新技術的應用。縱觀國內外優秀的網絡傳媒,不難發現,網絡科技研發、創新與運用是贏得受眾與市場的“法寶”。網絡高端技術以及網絡高端科技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傳統媒體網絡傳媒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因此,選擇網絡高端科技運營公司并與之聯手,打造傳統媒體網絡科技引領合作項目,成為傳統媒體網絡傳媒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和不二選擇。以網絡科技為引領,將科技項目變為運營資源,將運營資源轉化為產業資本,努力實現傳統媒體網絡傳媒產業的可持續跨越發展。
第四,傳統媒體的盈利模式。由于移動新媒體涉及的產業鏈更長,傳統媒體轉型過程中也需要各方的支持,因此在盈利模式上可以參考以下5種模式:
1)客戶端整合盈利模式,包括:客戶端包月分成(運營商合作分成),廣告和活動經營,廣告代理,網絡游戲產品的研發和銷售,網絡購物,實體經營店(加盟獲利)。
2)運營商合作分成,依托內容的寄生式盈利模式。在手機等移動終端植入客戶端,擴大VIP注冊用戶數,委托收費;在寬帶用戶中推廣客戶端,與運營商進行超流量分成;包月分成;力爭把客戶端植入包月套餐獲得分成;為運營商定制視聽、資訊內容,如天氣預報、小微頭條等;終端銷售分成。適時介入運營商移動終端銷售、植入客戶端、獲取產品銷售分成。
3)內容定制收費,成為內容提供商。面向各企事業單位、學校,提供相應的內容服務,收取費用。譬如,定向建立視聽資料庫。
4)在教育、購物、咨詢服務等互動環節設計商業元素,獲取利益。
5)網游研發和推廣。
移動客戶端強調的不是新媒體在移動互聯網的入口,而是立足用戶垂直化運營,依托廣播傳媒、電視傳媒終端,全力打造新型網臺互動節目產品,發揮網臺節目線上、線下互動的優勢,將網民和聽眾、觀眾相融合,將傳統媒體資源和新媒體資源深度融合并提升放大,讓移動客戶端成為傳統媒體的高黏合度分眾門戶。
南京廣播電視集團在新媒體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而僅僅這一小步的踏出讓人們看到了另一個美麗的世界。回觀新媒體的發展道路,有過困惑,有過迷茫,但終究都走了出來,在新媒體的道路上培養了一批新媒體開發人才,就在別人還在為程序找誰開發而發愁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對外提供軟件開發外包服務。對于未來,通過不斷的努力,保持創新、與時俱進的信念,一定可以開發出更多新媒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