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華
(赤峰市喀喇沁旗蒙古族實驗小學)
長期以來,社會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都非常地關注,因此,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展開討論,首先,本文提到了將試題文化放入數學教學中,增加學生人文素養;其次,闡述了將數學試題和我們實際生活相融合,便于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在解題中體驗數學的無盡魅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數學的出現與其成長是基于特有的文化背景的。目前,小學生人文素養的不斷流失,和我們平時在自然科學當中對于人文文化的探究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我國一位十分有名的數學家曾講過:“我們一直以來都不曾知道數學其實是一種文化,這樣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數學的探究以及教學具有不利影響。”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在步入20 世紀以后,人們更加深入地對數學文化進行探究,同時此種狀態一直延伸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中,且迅速滲透到了數學實際的教學當中,其目的在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人文素養。為了使這些精神以及理念實際落實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當中,試題引導必定不能被疏忽。以下題為例:
例1:(判斷題)1800 年,第一次發掘太陽光譜中不能看見的紅外輻射,這一年為閏年。()
例2:2003 年10月15日上午9時神舟五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一天獨具歷史意義,到今年10月15日,歷經()年。
對于以上兩道題,我們也能夠這樣看待:
1.(判斷題)1800 年是閏年。()
2.2003年10月15日到今年10月15日有()年。
對比以上兩種習題,有人覺得前者表述相對繁瑣,后者更加明了。但事實上,例1 的題目滲透了自然科學;例2 的題目讓學生充分了解數學和歷史之間的聯系。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數學并不只是符號和數字,數學也有它特有的文化背景,在數學試題和文化層面上使得學生感受到更多數學的不同之處,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興趣。
數學是對現實世界、實際生活的一種思索、感受、領悟、體會,它的宗旨是挖掘實際生活當中涵蓋的各種規律,為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服務。因此,數學教學理當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融合。
充滿趣味的問題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激發自身的探索精神,使得學生能進入到逼真的問題情境當中,感受知識和我們實際生活之間的融合,感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快樂,從而提升其知識的掌握能力。因此,在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創設傳神的數學習題是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十分重要的。以下為例題:
例1:(填圖題)依照圖填出地名。圖為湖南省的一部分,常德在湖南西北部,益陽在湖南南北部,衡陽在湖南中南部,懷化在湖南西南部,鳳凰在西部邊緣,請你用數字代號在圖上表示出下列地名:(1)常德,(2)益陽,(3)衡陽,(4)懷化,(5)鳳凰。
有一位學生說:“老師,這份試卷我看了3 遍,回去還研究了很久,雖然我是湖南人,但是對于題中這些地方的方位從來沒注意過,真有意思。”以往,學生只要解答題目都會表現出不良的情緒,但是此次題目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對于練習題并沒有出現反感情緒,由此可見,好的題目,需要與實際生活相融合,才能夠激發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其愿意花時間去研究數學,同時對于教學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國外某位教育家曾經提出:“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也就是說,數學能夠開發人類的大腦,讓人變得更加聰明。思維體操致力于培育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可以鍛煉學生本身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有效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開發學生探索鉆研未知問題的綜合能力。選擇典型試題,指引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帶來的震撼,是培育學生綜合能力、激發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方法。以下為例題:
例1:想一想,將下列圖形做一個正方形,“C”的對面是()。
例題主要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考察,并不是考察學生的記憶能力,此題有一個難點,主要是需要將平面的圖形在腦子里面演化成立體圖形,如此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試題評價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法,其能夠推動課堂教學向更好的方面發展。為了促進新課程的順利進行,我們需要進一步討論怎樣運用適合新課程思想的試題來引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能吸收更多知識,更加熱愛數學,善于思考,令數學課堂邁向新的臺階。
[1]尤志男.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試題引導法的探究[J].學周刊B 版,2013,(10).
[2]趙法為.基于試題評價體系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探討[J].小學科學:教師,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