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
最近看到了一篇《東莞制造業前景堪憂!未來企業仍然大量倒閉!!》的文章。兩三年前,筆者到珠三角看到空蕩蕩的專業賣場,有類似擔憂。當時,當地政府、研究機構、企業聯手進行轉型,時至今日,很難說轉型已經取得了成功。
與東莞類似的還有溫州。2012 年6.7%的GDP增速,排名浙江省倒數第一,是全省11個地市中唯一一個增速低于7%的地市。同時,人均GDP位列全省11個地級市中的第11位,被麗水超越排名墊底。作為艱難轉型中的城市,GDP增速下降不能說明無能,但至今未能找到發展方向、找到應對之策,不由讓人為這些城市的未來捏把汗。
東部地區低端制造業的衰落是大勢所趨,很難想象,商品房均價在2 萬元以上的地區,還能維持龐大的低端制造規模。制造業往中西部流動,農民工朋友在家鄉就業,不必忍受拋兒棄女的孤單生活。這是正常回歸,東部地區要接受現實。東部地區低端制造業的衰落,為中端制造業、服務業騰出了空間。
中國需要大量發展的是服務業,以緩解就業、環境等各方面的壓力。不管愿不愿意,低端制造業前景將越來越狹窄。隨著人均GDP到達5000美元左右,需要發展大規模的服務業。養老院找不到合適的護理人員,目前僅北京一市,養老護理員缺口達到9萬人,而全國缺口高達500萬人以上。到60后成為老人之時,大量的財富與尊嚴的養老,需要更高端的養老設施,更周到的服務,養老設施、養老護理、老年心理關懷,將成為大有前景的朝陽行業。
熱門的電子商務領域人才緊缺。僅2013年9月,全國IT類職能的網上發布職位數將近39萬個。來自于淘寶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僅針對在淘寶平臺上的電商企業,人才缺口就高達百萬人,而整個電商行業未來三年的人才缺口將達到445.7萬人。圍繞電商有一系列需求,頁面設計,行業數據分析、電子金融等等,人才缺口恐怕在500萬以上。目前頻繁跳槽的野蠻生長狀態,說明了規則的缺乏,以及專業人才的稀缺溢價。
文化行業同樣如此。目前除了少數國有團隊外,電影、話劇、相聲都在市場上跑碼頭討生活,拍電影需要前期的項目融資,既懂電影市場又懂金融的人才如鳳毛麟角,一些制片人趕鴨子上架,而一些土豪們沖著名導或者名演一擲千金。這不是專業的長期運作方式,這是土豪燒包、短期透支的運作模式。而在電影中期制作、后期宣傳、最后公平分帳等各個領域,都需要專業人才的介入。
溫州市市委書記陳一新強調,“溫州經濟本質特征就是民本經濟,‘溫州模式沒有過時”。民本經濟永遠不會過時,但民本不等于不需要底線游戲規則,兩者并行不悖。以制造業論,對原創的嚴格保護是制造業創新之源,山寨階段已經過去。東莞等地有完備的產業鏈,需要的是對誠實創業者、原創者的保護,至于重點發展什么行業,是企業家的事,不是政府的事。
資金如水,逐善而流,行業如太極,在旋轉中平衡,低端制造業倒閉是中端興起的契機,是發展服務業的契機,沒必要怨天尤人,市場自有其興衰邏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