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陽+郝杰

●企業:博雅干細胞集團
●職務:總經理
●榮譽:中國經濟十大創新人物
●成就:干細胞領域的領跑者
2008年12月,許曉椿博士作為“530”歸國創新創業人才,在江蘇無錫創建了博雅干細胞集團。半年之后,許曉椿博士聯合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7所國內外知名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國際干細胞聯合研究中心(INCOSC)。
許曉椿在短短3年的時間里組建了存儲量150萬份、全球最大的綜合性干細胞庫,這是目前唯一一家通過美國血庫標準、世界衛生組織(NRL)標準和美國病理學會(CAP)標準三重國際認證的臨床級干細胞庫,代表著國際干細胞領域的最領先水平。
見到許曉椿時,他剛剛當選“2013中國十大經濟創新人物”,這同樣是屬于博雅干細胞集團的榮耀。“未來離我們有多遠?有時候比我們想象的近很多。”許曉椿說,借助科技創新,把干細胞治療技術,真實地融入到生活中并造福人類,這是博雅人一直努力的目標。
以創新為動力
在許曉椿看來,成立博雅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把中國的干細胞產業從一個低端產業變成一個真正的與全球接軌的高端產業。“所以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國際標準化,強調中國的干細胞產業一定要和國際接軌。”許曉椿強調,不僅原料要與國際標準匹配,還要真正把臨床技術用系統化的科學認證過來。“我們推動全江蘇的多中心的惡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惡性紅斑狼瘡是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療的惡性免疫疾病,我們通過八十多例的臨床治療,發現效果非常好。”
博雅的快速成長得益于許曉椿帶領的創新團隊。博雅成立一個月后,就獲得了科技部的重大成果專項支持。2013年博雅承載的國家重大任務超過一億元。在四支國家創新團隊中唯一由企業參與的,只有博雅一家。
產業潛力巨大
在許曉椿看來,過去二十年是干細胞產業發展最快的二十年。現在干細胞的技術可以治療中樞神經以及很多惡性疾病的損傷,這個領域里,中國與國外的差距并不大,像博雅一樣更加注重創新的企業正在高速推動中國干細胞的產業化發展。干細胞產業的發展也同樣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已經被納入到《“十二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規劃》。
美國醫療產業占總產值的16%,中國目前只占5%,未來還有巨大的增值空間。而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以上,這也是中國未來醫療發展的巨大原動力。“預計到2015年,干細胞產業在中國的規模將會達到將近800億人民幣。”許曉椿說。
在許多發達國家與地區,干細胞庫發展已較為成熟,新生兒出生后可選擇干細胞存儲。中國一年的新生兒有1600萬,如果按照10%保存率,市場規模就高達500億人民幣。
不可否認的是,未來幾年將是全球干細胞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許曉椿帶領的博雅干細胞集團作為行業的佼佼者,必不會錯失這樣一個機遇,以創新為動力,領跑干細胞行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