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玉娟

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占據主體地位,然而從2012年以來,經濟增速下行、煤炭市場疲軟、煤炭價格大幅度下跌,直至當前,如何推進煤炭資源稅改革仍是牽動我國能源產業動脈的大問題,而煤炭資源稅改為從價計征于目前則是一個較好的時機。
日前,“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提出力爭于20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消息一經國土資源部網站發布,便使業內認為關注已久的煤炭資源稅改革這只“靴子”即將落地。
顯然,煤炭資源稅改革是大勢所趨。談及改革對煤炭行業的引導方向和深遠影響,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說,“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可以促進煤炭企業有效開采和利用資源,對全行業更是利好頗多。”從價計征既可以加快煤價市場化,又會加速上下游產業鏈轉型升級以提高煤炭利用率,更會推動整個煤炭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煤價市場化加快
林伯強告訴記者,從價計征的優勢在于和資源價格緊密聯系,價格越高繳納的稅越多,在這種壓力傳導下有利于煤炭下游企業提高利用效率,同時有利于遏制上游企業無規開采。
一旦煤炭從價計征資源稅,短期來看,資源稅從價計征會造成煤企的成本增加。但是長期來看,煤炭企業可以通過提價來向下游企業傳導。因此,如果今年煤炭供給依然偏緊或者供求平衡,煤價將保持堅挺,煤炭企業利潤也不會受到多大影響。
隨著下游企業進行集中冬儲,煤炭需求出現好轉之外,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刺激了煤炭價格的上行。在這一輪煤市回暖中,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大型煤炭企業抓住了機會,對產品價格進行多次上調。
最新數據顯示,繼2013年早些時候的兩次上調產品價格之后,神華集團于2013年底再發通知,要求在11月28日至12月4日的銷售期中,將5500大卡煤炭價格上漲11元/噸,其余煤種報價均上漲17元。而神華5500大卡煤炭散戶市場價上漲17元達到609元/噸,突破600元大關。據悉,目前神華集團對煤炭價格較為樂觀,預計一直到春節之前價格都不存在大問題。
對此,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煤炭行業分析師李廷認為,受益于宏觀經濟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以及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國內煤炭供求長期處于“脆弱的緊平衡”,煤價上漲沖動較強,煤炭企業很容易將新增成本通過漲價轉嫁出去。通過將各地上調煤炭價格的時點與國內動力煤市場煤炭價格走勢進行對比,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這一點,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不僅沒有起到抑制煤價的作用,反而增強了煤價上漲預期,使煤價進一步上漲。
記者翻閱相關資料發現,雖然征收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的初衷之一是穩定煤炭市場,但煤炭資源稅的改革并沒有起到穩定煤價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漲煤價的作用。
在國內煤炭如此大幅跳漲后,此前一度失去價格優勢的進口煤再度成為“香餑餑”。記者從企業和煤炭交易商處了解到,近期用煤企業普遍加大了進口煤采購,且進口煤價也持續上漲。
中國煤炭資源網數據顯示,印尼5500大卡煤炭在廣州港的最新庫提價為605元/噸,而環渤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報價則普遍在580-600元/噸,而這一費用再加之海運費,將遠遠超過前者的費用,相比之下進口煤的優勢則愈發明顯。
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經濟研究所項目主管史越瑤看來,進口煤對于用戶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價格優勢。她認為,在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后,使得國內煤炭價格上調,相比之下進口煤炭存在價差,從而讓國內的進口煤數量再次增加。在這一情勢下,反而保護了國內的煤炭資源可以有效儲備。
加劇產業鏈變局
“如果煤炭資源稅改革實施,勢必將大大增加煤炭的成本。”林伯強表示,這些新增的成本雖然企業可以消化一部分,但是肯定會將部分成本轉給下游的用煤企業。
長期以來,我國的電價定價都采取計劃機制,但是煤炭價格卻以市場為主導。“市場煤”、“計劃電”造成了“電煤”打架,價格倒掛的現象長期存在。史越瑤指出,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的實施,帶來的煤炭價格持續上漲,這對火電企業來講無疑是加速轉型的時刻。
據悉,一旦煤炭走俏,作為煤價再次上漲推倒的“第一塊骨牌”將是電企,當然同時受影響的不只是電企,在同樣處于下游的焦化、水泥、鋼鐵等產業內,高企的煤價雖然會大幅壓縮下游行業贏利空間,但更多地是促進這些產業的再次轉型升級。以鋼鐵業為例,國內煤焦資源等原料價格的上漲預示著鋼鐵產業或將進入“高成本”時代。在史越瑤看來,雖然煤炭資源稅改在短期內會對鋼鐵產業利潤產生一定影響,但中長期看,有利于鋼鐵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技術進步、提高煤焦資源利用率,也有利于焦煤生產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力和大客戶兌現率。
就此,林伯強提出,從長遠來看,資源稅改革可以積極促進煤炭資源的節約開采和使用,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意義深遠。但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將會逐步增加一些企業的生產成本,在當前煤炭價格居高不下時,“資源稅改革也應充分顧及企業眼前利益,使這項改革必須有利于保障和促進煤炭及下游產業的規模和持續健康的發展,盡量避免對產業健康發展帶來沖擊。”
加速集中度提高
另據史越瑤介紹,隨著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將不斷增大,具有極強轉嫁能力的企業才可以繼續存在,如此有效促進煤炭企業間的整合與兼并重組,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
在煤炭工業的“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全國范圍內的煤炭兼并重組是發展重點。而從價計征資源稅更應以山西、陜西、內蒙古等重點產煤省區的大型煤炭企業為主體,逐漸淘汰那些“久關不停”規模較小的煤礦,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煤炭資源連片開發,實現煤炭資源集中化和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
“不僅要在像山西這樣的產煤大省實行,更應在其他地方推廣,這也符合煤炭工業的發展方向。”對于重組整合與關停小煤礦導致煤炭供應緊張的擔憂,史越瑤稱,整合過程中,礦井會改造,產能與產量都會擴大,不會造成煤炭需求緊缺。
由此看來,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一旦增大,便會抑制煤炭投資過熱,而整合、淘汰小型煤礦的落后產能便成為緊要舉措,如此看來,煤炭資源稅改從價計征可以優化行業結構,實現煤炭行業健康、穩步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