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上好崗前三堂課,盡快使村官轉換角色。重點抓好大學生村官崗前“三堂課”,即講好政策輔導課,提高運用政策法規能力;深化情感交流課,發揮老村官典型模范引領作用;加強組織紀律課,增強村官自我管理能力。二是完善培養管理機制,確保村官健康成長。建立由旗委組織部、鄉鎮、村三級對駐村大學生村官進行聯系幫帶的“3+1”聯系幫帶機制,將大學生村官“領上道”;通過建立QQ群、手機短信、大學生村官論壇等形式多樣的交流平臺,不斷完善交流機制,搭建村官“連通器”;出臺制定了“1+4”工作法,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使大學生村官履職規范“不脫軌”;開展區內外培訓,讓大學生村官“吸收養分充足電”,迅速成長起來。三是創新創業實踐載體,增長村官實干才能。為解決大學生村官人單力薄引領效果不明顯問題,充分發揮村官整體力量,旗委投資50萬元建成占地8000平方米的“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園”,增強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能力。●
(鄂倫春自治旗委組織部 周小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