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張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一名普通教研人員,蔡明的影響力,莫過于他“生態語文”理念的對外擴散。2013年4月,由中國教育報主辦,全國中語會閱讀推廣中心、商務印書館協辦的“尋找和宣傳推動讀書十大人物活動”如火如荼,江蘇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蔡明作為“中國推動師生讀書的十大典型人物”高調入選。
探索者的縮影
從上世紀80年代探索作文教改,推行“四步作文教學法”,到新世紀倡導“生態語文”的教學主張,蔡明的教育人生可謂一刻也沒有跟“語文”分離過。從最初一個人的獨立研究,到如今帶領團隊進行語文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和實踐,在語文教育的路途上,蔡明從一個對語文生態教育的建構者到實踐者,彰顯了在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一大批默默無聞的教育工作者對教育改革的無私奉獻。而蔡明的“生態語文”教學改革,就是這一批探索者的縮影。
在2010年,蔡明和蘇州市中學語文名師發展共同體的30位名師一起,研究“生態語文”,探討構建閱讀生態文化,并把“生態語文教育”列為共同體的總課題,把“教育從閱讀開始,教育就是閱讀”確定為核心價值追求和行動口號。他堅信:對于學生,閱讀就是成長;對于教師,閱讀就是發展;對于學校和校長,只有把培養真正的讀者作為教育的追求,才會有高品質的教育。
蔡明熱愛語文,他在張家港市教研室負責初中語文教研,因此,他特別喜歡進語文課堂。但扎到一線教師的課堂里,蔡明經常憂心忡忡:為什么課改推行了十余年,教師的課堂還是那么死氣沉沉,有些甚至背離了新課程的理念?
為此,蔡明進行了深入的觀察和思考。他發現,優秀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模式,可以讓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區域的整體教學保持較高水平,但這需要具有創造性的名師來引領和推動。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靠少數幾個特級教師不足以完成重任,還是要靠廣大的教師群體。那么,能否利用現有的名師資源,發展、培養一批本土名師,從而帶動區域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蔡明團隊”的形成
作為江蘇省特級教師和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蔡明肩負了課堂以外的更多責任。他是蘇州市中學語文學科共同體的主持人,也是蘇州市初中語文骨干教師發展中心的負責人,同時還領銜張家港特級教師工作室。于是,他集合這三方面的資源,聯合一批蘇州市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打造“名師共同體”,意在培養更多的優秀教師。
2012年2月,蘇州市“‘名師高徒初中生態語文同題異構會課匯報活動”走進張家港市錦豐中學——一所新市民子女占50%多的農村初中。特級教師蔡明、彭尚炯,蘇州名師吳振華、金坤榮分別帶著他們的高徒走進課堂。活動以徒弟教學展示、師傅點評及專家報告的形式,為來自全市的幾百名教師展示“生態語文”課堂,不僅推動了這所農村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也為更多的青年教師提供了課堂引領。蔡明就是這樣,把張家港乃至蘇州的語文教育中堅力量團結在自己身邊,通過不斷地下基層學校,舉辦各種語文教學活動,感召著越來越多的青年教師。
在蔡明的團隊里,僅張家港范圍內就走出了一批有影響的名師、特級教師。在最近公布的江蘇省第十二批特級教師名單中,蔡明的名師發展共同體就有4位榜上有名。他為張家港名師的成長所做的努力和成績,有目共睹。
蔡明還愛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去,更愛進課堂,愛考察青年教師。蔡明說:“生態語文,不是搞學術研究,而是做實踐研究。一線教師、薄弱學校更歡迎實踐層面的經驗。我就是要以這種師傅帶徒弟的形式,物色好苗子,復制或者放大這種對教育教學的實驗和研究。”
教研之外,他愛帶著徒弟們參加各種研討和競賽活動,邀請資深專家、學者來為徒弟們講課。他試圖將文化的種子、“生態語文”的理念根植于語文教師的靈魂深處。
蔡明一直帶領團隊研究生態閱讀文化、生態作文教學和生態課堂建設。在他的影響和帶領下,一批一線語文教師找到了精神的家園,走上了專業成長的道路。生態語文也正在成為改造中國中學語文教學,乃至基礎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
本刊點評
無論是緣于應試教育的大環境,還是緣于語文教學的小環境,語文教學的“非生態”現象已經相當嚴重,這就是語文生態的惡劣現狀。語文教育關注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就具有了“生態”。其實,素質教育才是真正的生態教育。“蔡明團隊”獻身語文教育,提出了“生態語文”的理念,是語文教育界的一股清新空氣。
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決定了語文教育在整個生態教育中的地位不同尋常。
在當今教育教學課程改革大潮下,生態語文教育更是一副清醒劑。它提醒教育者不能只以教科書為中心,而應該以活生生的學生為中心,來落實和完成社會的語文教育目標和任務;語文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煥發生命的活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