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麗


人類利用天然河流發展航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內河運輸對人類的文明和生產的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以長江、黑龍江、珠江水系及大運河為骨干的內河運輸幾經興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處于振興時期,現已形成各具特色的運輸方式和船舶類型。黃河,歷史上也曾是百舸爭流,但近一個世紀以來由于種種的原因,致使黃河航運沒有能得到很好的開發。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于黨的正確方針政策的指引,全面規劃,綜合利用黃河水資源的工作已提到日程,四化建設急需開發黃河兩岸的煤炭資源,急需將開發出的資源運往全國各地,特別是山西、陜西和內蒙,由于地理條件的制約,急需開發水路運輸,利用黃河開發運輸生產。近幾年來黃河沿岸各省曾投資建造一些運輸船舶,在不同河段上開展了運輸生產,但由于在船型的開發上缺乏認真深入地調查研究和統一規劃,有些船型盲目引進,再加上有的船舶建造質量低劣,致使建造的許多船舶不適于黃河的河道條件或因運輸效率和經濟效益低而擱置不用,造成了一些損失和浪費,引起了人們的反思:黃河能不能開發航運?黃河的航道如何治理?什么樣的船型和運輸方式才能適合于黃河的水文和航道條件? 在交通部的正確領導下,黃河水系成立了“黃河航運規劃辦公室”,國內有關專家也云集黃河,為開發黃河航道出謀獻策,黃河航運規劃也即將通過評審,黃河的船型亟待進行可行性研究。
開發黃河船型的意義
所謂開發黃河船型是指:設計和建造適用于黃河上航行,符合黃河航道、水情及運輸貨物特點的,工作性能可靠,穩性和操縱情能好,經濟效益高的船舶類型。黃河區別于其它河流具有很多特點:它流量不穩,受各電站的調峰影響比較嚴重;水淺;水流速度大;河床比降大;含泥沙量高、險灘、淺灘多;屬于北方封凍河流,年航運時問短;礙航閘壩多,有的河段游蕩性嚴重。所以不能簡單照搬和盲目借用其它河流的船舶船型為黃河利用。黃河干流歷史上從未系統地研究過適合黃河航運的船型,至今沒有一艘真正符合黃河特性的船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黃河航運正式列入國家的開發計劃,目前全線的規劃工作和府谷——禹門口段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已全面鋪開,作為黃河開發一部分的黃河船型的研究和開發也勢在必行,必須盡快扎實開展起來。
研究和開發黃河船型可行性分析
1、研究和開發黃河船型有一定基礎
從春秋戰國開始,黃河就有船舶航行的記載,解放前黃河航運有一定發展,有一定數量木質的無動力駁船,當地人稱大肚船,這種船為滿足黃河上航行的穩性的要求長寬比L/B一般很小,因而其航行阻力較大,航運效率較低。解放后,特別是近幾年,黃河航運有了很大發展,用于黃河航運的各種船舶逐年增加,機動駁,客貨輪相續投入營運,其船型都有一定研究和開發。航運的發展大大地豐富了黃河船型。現在航行于黃河上的客輪有60客位豪華游艇,120客位0.6米吃水客貨兩用船和一些渡口小渡輪。貨輪有lOT、15T、20T、25T、30T、50T、500T等木質、鋼質的。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拖輪、汽車渡輪。數量和形式之多是空前未有的,盡管各船船型不一,還存在不少問題,但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和開發黃河船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資料,有利于我們在此基礎上總結其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少走彎路,借開發黃河的東風,把黃河船型的研究和開發工作開展起來。
2、研究和開發黃河船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開發黃河航道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和廣泛的社會效益。眾所圍知,黃河兩岸的礦產資源是十分豐富的。就山西段而言:北有河、保、偏礦區、神府煤田,中部有柳林礦區,南有河東大煤田和韓城礦區,其貯量是很大的,品位也很高,而且開采方便。遺憾的是,由于交通不便,兩岸又屬山區地帶,所以只能阻運定產,影響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黃河流域又屬老革命根據地,沿岸大部分地區都比較貧困,由于交通不發達,信息閉塞,使這些地區人民的文化和物質生活水平都比較落后,所以黃河作為重要的交通通道其開發和利用就十分重要。隨著黃河航運的開發,這些問題會得到很好的解決。航運開發的關鍵在于貨源組織,航道治理和船型選擇。如前所述,黃河兩岸的貨源充足,航道工程及港口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正在進行,所以要及時組織力量,根據工程規劃及航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開展船型的研究工作。
3、必須提高對開發黃河船型難度的認識
以上分析了開發黃河船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還必須看到,要將這一工作深入堅久,扎扎實實開展起來是有很多困難和問題的。首先;船舶的研究和開發工作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系統性工程,而且黃河船型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的基礎又很薄弱,可供參考的資料很有限,再加上黃河的特殊性:水流湍急、灘多、水情復雜。從局部利益上看,擔負這項工作有一定的風險,可能是既費力又不討好的事,所以有些部門,有些領導不愿承擔,或有待觀望的想法,或研究和開發黃河船類的積極性不高,態度不明。另外,船舶船型的研究和開發與航道、港口、碼頭,貨源組織等多個系統工程密切相關,是一項技術性相當強的工作,既要考慮近期又要規劃遠期,既要顧及先通,又要照顧后暢,所以既要有船舶設計研究的專業知識,又要有系統工程學術水平。因此看來,研究和開發黃河船型的工作,困難和問題是相當大的,我們必須在積極支持和倡導這項工作的同時,充分估計到開展這項工作的艱巨性和正視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堅定信心不屈不撓,才能付諸實施。
對研究和開發黃河船型工作的建議
各級領導部門,各級領導要統一認識,扶持這項工作的開展。領導部門和主管部門以及科研部門要充分認識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從各方面給予支持和關心,把研究和開發黃河運輸船舶船型的工作作為開發振興我國黃河航運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重視。開展這項工作,也許暫時還不能呈現出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要從長遠從國家和全局的利益出發,積極動員各種力量支持這項工作的開展。
要在政策上給予優惠和扶持,從政策上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因開展這項工作是國家開發黃河航運整體步驟的一部分,從長遠來說將產生具大的社會效益。在目前航運不太景氣,科研經費短缺的情況下,國家有關部門應制定優惠政策,以鼓勵這項工作的開展。應以稅收、投資方式和貸款利率上給予一系列的優惠。要把黃河造船鋼材、木材、等原材料和動力設備等的供應列入國家計劃之內,所需的燃料潤滑料也要根據黃河開發航運的需要逐步列入國家計劃,使航運部門有利可圖,形成良性循環,使船型的開發工作順利開展。
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應用科學指導工作。研究和開發黃河船型是一項技術性強,知識要求廣的系統工程、涉及多門學科,所以我們開展工作必須要有可靠的科學保證,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要進行充分地調查研究,結合航道和貨源的具體情況以及黃河本身的特點進行設計,有的要進行模型試驗,不可盲目地進行設計和改造。在這方面山西是有過經驗教訓的:70年代天津某廠為山西建造兩條20噸機動駁,就是在沒有充分可靠的科學依據下,不結合黃河的實際情況下進行盲目建造,所以在黃河上不能正常營運,因該船型是適合海運的,至今擱于黃河,造成很大的浪費,這一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重視科學是事業成功的保證。
要總結以往的經驗,對黃河船型的開發和研究要由“亂”到“秩”,要針對各航段不同的特點,由專業設計部門統一研究設計,不能再盲目引進或胡亂選用其它水系圖紙進行改造,對造船廠家的選擇也要有調查研究,以保證船舶質量,在引進造船廠家的同時,在黃河岸邊要選擇適當造船地點,因地制宜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修造船工業。
要結合黃河航運規劃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由近至遠,循序漸進分階段地開展船型的開發工作,船型的開發一定要與航道,整治規劃密切結合,分層次地進行開發。
(作者單位:臨汾市地方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