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志



摘 要:近年來,鄱陽湖區航行船舶日益大型化,對航道尺度的要求不斷提升,原標示經濟航道的航標配布已不能滿足現實需求。為此,經濟航道的航標配布,調整為深水航道的航標配布。為了既滿足大型船舶航行的需要,同時又滿足中、小型船舶縮短航行里程及時間,提高運輸效率的航標配布需求,在鄱陽湖區(湖口至褚溪河口)航段上,討論分道航行的航標配布方案。
關鍵詞:深水航道 經濟航道 航標 船舶分道航行
航道概況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受江西五河(贛江、信江、撫河、饒河、修河)來水及長江水倒灌的影響,水位幅度一般年份為10米左右,最大高達18 米。汛期(6月至10月)水面遼闊,南北長173公里,東西最寬處74公里、最窄處2.8公里,湖岸線總長1200公里,面積4000多平方公里;枯水期(12月至次年3月)洲灘裸露,水流歸槽,水道蜿蜒曲折。具有“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自然景觀。
鄱陽湖(湖口至褚溪河口)為湖區下游航段,下游端連接長江,上游端連接鄱陽湖東、西支航道(東支航道連接信江、饒河;西支航道連接贛江、修河),它是江西省水運北大門,同時,也是江西省水上省際運輸唯一通道。
該航段曾于1992年、2002年分別進行了四級、三級航道整治,目前已達到三級航道標準。2010年6月江西省又啟動了該航段二級航道整治工程,并將于今年底竣工。
1997年前,鄱陽湖區航行船舶滿載吃水一般不超過3.0米,其經濟航道能滿足需要;1997年后,長江中、下游大量大噸位的采運砂船舶涌入鄱陽湖進行采運砂作業,經過該航段的船舶日均量達500余艘次,最高時達1000余艘次,單船載重噸位一般為5000余噸、最小僅達百噸級、最大達10000余噸,年通過貨運量達1億噸。鄱陽湖已成為內河運輸最為繁忙航段,也是水上采砂、水上運砂中轉過駁作業的主要水域之一。其經濟航道不能滿足需要,深水航道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1、深水航道
深水航道即枯水航道,是常年保障安全暢通的航道。鄱陽湖(湖口至褚溪河口)深水航道灣曲,里程為63公里,比經濟航道長8公里;全年最小航寬在80米至200米以上,最小航深在3.0米以上。
2、經濟航道
經濟航道是水位上漲后,在邊灘上形成的季節性通航航道。鄱陽湖(湖口至褚溪河口)枯水期裸露的邊灘高程為11.0至12.0米(吳松),多為泥沙質;據星子水文站記載,每年15.0米以上水位持續時間可達4個半月(6月到10月中旬)。邊灘水深達3.0米。因此,一般會在6月至10月期間,形成順直、寬闊、水深在3.0米以上的經濟航道。經濟航道形成時間視水位情況而定。
航道維護和航標配布概況
1、航道維護類別:一類航道維護
2、航標配布類別:一類航標配布
3、航標配布演變
由于鄱陽湖枯水期航道灣曲、處于湖泊中心線或左或右、湖泊水位變幅大以及枯水岸邊地質差等原因,設置岸標難度大,一直以來,該航段上的助航標志以大型浮標為主,燈塔為輔;浮標標示航道凹邊一側航道界線,燈塔供船舶定位、指明航行方向或確定航線。
1985年前,以HF3.0—S1、HF4.0—S1、HF1.8—D1和HF2.4—D1型四種浮標為深水航道側面標志,形狀為錐形、白日左白右紅、夜間左綠右紅、燈質單閃周期4S。標示深水航道凹邊一側航道界線。為發揮岸標作用可靠、受自然界影響所導致失常的因素遠較浮標為少的優點,克服困難重重,在鄱陽湖東、西支航道與該航段交匯處,設置褚溪河口燈塔,為示位標,燈質為莫爾斯信號“H”閃光周期8S;在距湖口上游17、28、34公里分別設置姑塘、屏峰、寡婦磯三座燈塔,為深水航道側面岸標(其中:姑塘燈塔為左側岸標,白色綠光雙閃周期6S;屏峰、寡婦磯燈塔為右側岸標,紅色紅光雙閃周期6S。均為深水航道助航標志。
1985年,考慮到鄱陽湖區航行船舶滿載吃水一般不超過3.0米,其經濟航道能滿足船舶航行需要,標示深水航道意義及作用不大,為此,當水位穩定在15.0米以上時,將深水航道航標調整為經濟航道航標,從而使整個航程縮短8公里,提高了社會經濟效益。但一年兩次大幅度調整標位,工作量大,加之湖區漁網很多,深水航道航標與經濟航道航標轉換工作就難免同漁民發生沖突,設標工作阻力大。為鞏固及時開放經濟航道的成果,堅持為水運生產服務的指導思想,在該航段經濟航道航線的老爺廟、火焰山、長嶺三處興建了三座燈塔。這樣,洪水期新建三座燈塔與已建的上游褚溪河口燈塔、下游姑糖燈塔形成了經濟航道航線,再在各燈塔間設置少量的浮標即形成褚溪河口—湖口完整的經濟航道航標配布方案。
1986年,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內河助航標志》(GB5863-86)、《內河助航標志的主要外形尺寸》(GB5863-86),側面浮標實行了左錐右罐等。此外,還逐步淘汰了HF3.0—S1、HF1.8—D1型較小的浮標。
1997年后,鄱陽湖區航行船舶發生大變化,大型船舶增多,載重噸位相差懸殊。經濟航道已不能滿足航行船舶的需求,標示深水航道意義和作用突顯。為此,我們改變1985年以來的作法,停止使用1985年建造的長嶺、火焰山、老爺廟三座經濟航道的燈塔,隨著水位上漲,適度移動經濟航道浮標擴大航寬,為大型航行船舶標示深水航道。
2011年,為了充分利用水位上漲的有利因素,提高航道維護水深值,提高船舶裝載量,提高運輸效率。我們制定了《江西省港航管理局九江分局推進航道管養“六化”建設工作方案》、《航道維護水深計劃編制規定》、《航道維護水深計劃月度化工作流程圖》,開展了航道維護水深計劃細化及實施工作,根據航道維護水深月度計劃,確定航標設置的坐標,用坐標值指導、檢查和考核航標配布工作。提高了航標標位準確性。
分道航行的航標配布設想
1、分道航行的涵意
在鄱陽湖星子水文站水位在15m時,吃水在2.5m以上的船舶走深水航道;吃水在2.5m以下(不含2.5m)的船舶走經濟航道。
2、分道航行目的及作用
充分利用水位上漲的有利因素,提高航道維護水深值,增加裝載,提高運輸效率。
充分發揮經濟航道作用,縮短中小型船舶航行里程及時間,提高運輸效率要求。
優化船舶航行環境與秩序,提高船舶運輸安全性。
3、構建高效的航道信息服務平臺
利用3G網絡和移動終端構建航道信息用戶共享平臺,研究制定了《航道信息定期發布規定》、《航道信息采集、處理、發布流程圖》等制度。以網絡技術為載體,通過互聯網定期發布航道水位信息、航道維護水深月度計劃、航道維護水深實測數據、航標配布等信息,幫助船舶選擇適宜航道,同時,也為船舶合理配載提供依據等。
4、分道航行的航標配布
4.1 深水航道航標配布
制定深水航道維護水深月度計劃,確定航標設置的坐標。航道維護水深計劃增加時,當月底前調整;航道維護水深計劃減小時,當月七號前調整。
以HF4.0—S1型浮標為深水航道側面標志,形狀為左錐右罐、白日左白右紅、夜間左綠右紅、燈質單閃周期4S。標示深水航道凹邊一側航道界線。
4.2 經濟航道航標配布方案
以姑糖、長嶺、火焰山、老爺廟、褚溪河口燈塔為示位標,再在各燈塔間設置少量的HF2.4—D1型專用浮標。
4.3深水航道與經濟航道的航標區別措施
深水航道以HF4.0-S1型左錐右罐的側面浮標為主體的航標體系,經濟航道航標是以示位燈塔和HF2.4-D1型專用標為主體的體系。
(作者單位:九江地方海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