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鑫+陳軒+耿紅+張宇+肖殿良+王耀兵

摘 要:結合當前水運發展勢態和水上交通安全工作面臨的問題,在全國開展平安交通大背景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浙江、湖南、河南為案例分析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情況,歸納各地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特點,并提出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建議。
關鍵詞:水運 交通 安全 示范區
近年來,伴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水路客、貨運輸需求日益旺盛,船舶流量和港口吞吐量迅速攀升,沿海沿江涉水工程項目增多,船舶碰撞、翻沉、撞橋、礙航斷航、水域污染等事件時有發生,特別是群死群傷事故屢禁不止,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壓力日益增大。為了改善我國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減少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優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服務水平,我國部分省市先后開展了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初步取得了成效。
我國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特點
分析各地在建設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及開展各類水上交通安全專項活動的組織模式、建設內容等,總結其主要特點如下:
1、創建名稱不同,活動本質相同
通過現場調研與書面調研,各地區開展示范區建設名稱各不相同,如:舟山開展“海上運輸安全管理示范區”建設,湖南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河南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示范庫區”遼寧開展“陸島運輸管理示范區建設”。雖然各地示范區建設名稱不同,但是其內涵本質是一致的,均是通過示范區建設,帶動整個轄區的水上交通安全形勢好轉,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水路運輸事故發生率,保障交通安全。
2、牽頭單位不同,組織模式多樣
由于各地建設活動的背景不同,牽頭單位和組織模式亦不相同,主要包括地方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以及海事部門等牽頭的組織模式。如:舟山市海上運輸安全管理示范區以地方政府牽頭、遼寧陸島運輸示范區以海事部門作為牽頭單位開展。從實施效果分析,各種組織模式各有優勢,屬地政府牽頭的模式,能夠有效調動各方的積極性,便于建立各方銜接順暢的溝通協作機制;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牽頭的模式,能夠有效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管理優勢,有效協調港航、海事、船舶檢驗等部門,形成水上監管合力;海事部門牽頭的模式,凸顯行業安全監管專業優勢,有利于強化海上安全監管。其中,省部共建的模式,具備前幾種模式的綜合優勢,既能夠充分發揮部行業指導作用,又能依托屬地政府調動各方積極參與,確保創建活動的貫徹落實。
3、建設內容各異,目標趨于一致
由于各個地區地理位置不同,經濟發展水平、水域環境、通航條件、船舶狀況、人民群眾出行需求等存在較大差異,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整改的安全隱患各異,因此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內容及相關專項活動各不相同。舟山市海上運輸安全管理示范區針對轄區內“四客一危”船舶眾多的情況,以客運企業和危險貨物運輸企業為出發點開展示范區建設;河南省考慮到省內庫區多,渡口渡船數量的、分布廣等特點,將渡口渡船安全為重心開展示范庫區、示范渡口建設,遼寧則以提升陸島運輸安全為主要任務,目前各省市開展示范區建設的內容多種多樣,但其目標均統一于完善安全管理機制法制,夯實安全監管基礎,促進水上運輸安全發展這一中心目標。
4、建設成效初現,形勢有所好轉
通過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各地水上交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得到了完善、水上交通安全基礎設施得以改善、安全監管能力不斷加強,安全發展的基礎逐步夯實,水上交通事故件數和死亡人數均呈下降態勢,水上交通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例如 2012年舟山市水上交通事故件數和死亡人數兩項指標同比分別下降23.1%和80.8%;2013年湖南省重大以上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較2012年明顯下降,群死群傷等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我國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的啟示
浙江、山東、湖南等省市都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創建活動,在示范區建設的組織模式、重點建設內容、方法步驟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和實踐,積累了經驗并發現了問題,可為深入開展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建設提供經驗和啟示。
1、結合各地實際,系統制定建設方案是前提
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航運發展形勢、水路運輸特點、人員安全素質以及水域通航條件等各不相同,水上交通安全形勢、重點對象以及管理措施具有顯著差異。各地在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相關創建活動中,充分結合各自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特點,因地制宜,制定了各具特色、符合實際的創建活動方案。舟山市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從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以及建立應急救援體系三個方面開展建設。湖南省則以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監管水平提升為出發點開展示范區建設,河南省針對轄區內擁有45個重點庫區及眾多的渡口渡船的實際實際情況,從加強全省庫區、渡口水上交通運輸安全管理,到提升、規范庫區、渡口海事現場執法監督管理水平,創建了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示范庫區”活動。各地通過制定符合實際的創建方案,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當,提高了示范區創建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強化部門協調聯動,營造齊抓共管的安全格局是基礎
水上交通安全生產涉及多個部門、多個領域、多個環節,影響因素復雜,協調難度大。各地在示范區創建中,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努力構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各司其責、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安全格局,為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監管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浙江省舟山市將水上安全監管責任層層細化到相關單位,構建了多部門協調機制與安全管理責任網。
3、健全責任體系,全面落實安全責任是根本
實現安全發展的根本是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確保監管與生產兩個責任落實到位,要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現場一線。各地在示范區創建活動中,積極探索通過制定地方法規、細化職責分工方案等措施,加快完善制定責任落實制度。湖南省積極推動《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的地方立法進程,以法規的形式進一步明確各級管理部門,特別是市、縣、鄉等屬地政府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責任。浙江省舟山市堅持“政府統一領導、企業全面負責、部門依法監管”的責任體系,通過試點及推廣全面落實企業安全責任。各地通過狠抓安全責任落實,推動了安全生產各項工作,提升安全生產效率和水平。
4、創新安全管理舉措,解決突出問題是關鍵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關鍵在突破傳統安全管理手段的局限,勇于創新安全管理新手段、新方法、新措施,加快安全監管方式轉變,提升安全監管能力。浙江省舟山市以水上客運和港口危險貨物裝儲安全作為其安全管理的重點,通過重點中選典型,以點帶面的形式推進全市行業安全水平的提升。湖南省針對轄區渡口渡船面廣量大、監管難度大的特點,通過建立客渡船舶制度與落實客渡簽單員兩手抓的方式,顯著提高了渡口渡船安全防范能力。
5、分階段推進建設,穩步開展是方策
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在全國尚無成熟的經驗和措施,各地區積極探索,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浙江省舟山市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方法,通過對試點建設的總結,繼而在全市海上客運企業、港口經營單位和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全面推廣試點經驗成果,從而帶動行業的安全水平。
6、改善安全基礎設施,提升安全裝備設施水平是保障
開展示范區建設的省市均高度重視提升設施裝備安全水平,加快港口、碼頭、船舶等更新改造,有效減少了事故隱患,積極推進安全信息系統建設,強化科技興安,大幅提升了監管效率。湖南省制定并認真實施了《湖南省渡口改造規劃》、《湖南省錨地總體布局規劃》等規劃,為安全保障提供了硬件支撐。
7、完善信息交流平臺,多渠道開展社會監督很重要
建立完善輿論監督反饋機制,充分利用現有信息交流平臺,了解群眾對于示范區建設存在的議論、意見及看法,及時對建設過程中的偏差行為進行矯正和制約,確保示范區建設的健康發展。舟山市政府建立海上客運旅客安全告知制度,制定細致、切實有效的告知措施,充分利用網絡、電視等媒體加強安全知識宣傳,提升廣大群眾的個人安全意識,同時建立舉報制度,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作用,落實群眾舉報方法和途徑,完善舉報投訴、接報處理制度,對違法企業或個人依照相關規定實施處罰,對舉報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形成了良好的社會安全監管氣氛,有效促進了水上交通安全示范區的建設。(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