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梅
【摘要】大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能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愉快的學習情緒,如果我們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激發學生“樂學”的情感,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養學生政治學科的興趣勢在必行。
【關鍵詞】政治學科,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做學生的朋友
課堂是我們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教師要給學生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教師是整個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體,教師和學生都是平等的。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整個課堂的主宰者,不顧及學生的內心感受,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而教學。這樣的師生關系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被動地學習和接受知識,是一種“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尤其在一些政治課上,教師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滿堂灌,脫離學生實際,學生當然不喜歡,學習的積極性就低。新課改提出了新的教學觀,強調師生的互動關系,倡導主動多樣的學習方式。師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學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為方式應該得到同樣的尊重。教師應給予學生足夠的展示自己才華,表達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要和學生多溝通、多交流,不要老覺得自己高高在上,要讓學生覺得可以和教師談心,從而拉近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初中學生大多是憑自己的喜好進行學習,要想喚醒其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至關重要。“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令而行,行其所服。”一般是學生喜歡某老師就會逐漸喜歡這老師上的這門課,那么作為政治課教師,應從改變傳統師生關系入手,了解班上每位學生的個性特點、生活學習習慣等因素,以朋友的姿態關心其學習生活,感化愛護學生,逐步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長期堅持與學生在娛樂、生活和思想等方面交流,建立朋友般的師生關系,以喚醒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精心創設學習情境,改進教學形式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創設情境,配以畫面、音樂,從視覺、聽覺方面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這種有意識地創設的,優化的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客觀情境,在教師語言的啟迪下,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場景,如臨其境,不僅促使全班學生全神貫注地認知,而且激發學生有情感地主動參與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永遠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讓它“活”起來必須把課本知識帶進我們的實際生活,把課本理論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是初中政治課推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我們應讓學生通過學習去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如在學習《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時,我在課前布置學生分組調查、了解當地政府在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引領學生觀察黨和國家目前所做的工作。在課堂活動中,我在學生掌握環保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問題、查根源,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鼓勵學生尋找、思考行之有效的治理環境污染的方法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措施,鼓勵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爭做“當代綠色公民”。如在講《豐富多彩的文化》一節時,利用多媒體設置情境,讓學生表演猜是哪種傳統節日,在表演猜的過程中,體會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用學生熟悉的場景學生都能主動參與討論,因為他有生活親歷,形象直觀。課堂上還可以組織學生講故事、演講、辯論賽等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
為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在教學中不拘于教材所排定的次序教學,而要根據實際情況,或配合形式、時令、節令變更教學內容,或是獨具匠心重新安排教材全部或某部分的前后次序,進行單元教學或專題教學。運用新穎多元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鑒賞能力。
聯系實際生活,結合學生的切身體會
讓學生認識到政治課在當前的學習和今后的實踐運用中是必須的,他們對政治的學習興趣才會自然而持久。結合課本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大科學家學習的曲折經歷,如愛迪生曾被學校一致認為是一個笨蛋,智商太差,不是讀書的料,他在班上讀書不到三個月被學校教師一致通過讓他退學,他失學后通過自學最終成了發明大王。他的學習是經歷了曲折和失敗,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管任何人都會遇到曲折,關鍵是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名人學習的曲折經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要成功是要付出艱苦努力的,從而在政治課中找到自信,堅定信心,腳踏實地。
政治學科包羅萬象,把學生所關心的社會動態、科技發展和社會的熱門話題,如“納米技術”、網絡技術等內容引入課堂,既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關心社會的發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發學生對社會、對科學的熱愛。如結合國內發生的大事件,各種紀念日和節日,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了解祖國歷史、文化,關心祖國建設,放眼世界,加強未來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教育;結合科技活動,讓學生了解當前科技發展的新信息,新成果,滿足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求知欲,開闊視野,啟發思維,激發學生創造性,培養實際動手能力,養成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
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學生合作探究、參與學習活動的前提。在中學生政治課教學過程中,培養其積極探究心態,不僅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工作都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興趣因素和知識本身的魅力,適當調整教學過程,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把學生培養成政治學習的“樂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