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兵 馬智超 吳泰順 周小濤 黃振宇 朱 奕 深圳市寶安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深圳市 518101
狂犬病是人類病死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病死率幾乎100%。亞洲是狂犬病流行最嚴重的地區,而我國的狂犬病報告發病數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1]。狂犬病暴露后及時接種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是預防該病的唯一方法,但是在處理狂犬病疫情時經常發現大部分發病的狂犬病病人在狂犬病暴露后沒有及時的接種狂犬病疫苗。為估算社區狂犬病暴露人群數量,調查社區狂犬病暴露人群處理情況,同時調查轄區居民對狂犬病知識的知曉情況,為今后全區的狂犬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特開展此次專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社區狂犬病暴露人數估計 寶安區共6個街道,每個街道隨機抽取1個社區,應用捕獲-再捕獲方法(CMR法)估計12月份狂犬病暴露人數,根據公式計算暴露人數及95%可信區間,公式為其中:N為狂犬病暴露估計總數,M為監測系統發現的狂犬病暴露人數,n為深入社區通過召開座談會或面訪捕捉到的狂犬病暴露人數,m為n中被標記的M人數。
1.2 狂犬病暴露后處置情況調查 對CMR法發現的所有狂犬病暴露人群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其在暴露后的處理情況。
1.3 群眾預防狂犬病知曉情況調查 在社區召開座談會,采取現場調查方法隨機發放問卷進行狂犬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
1.4 數據分析 采用Epi Info軟件進行數據錄入與統計學分析,用描述性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描述,運用卡方檢驗進行率的比較。
2.1 狂犬病暴露人數估計 通過查找監測點醫院記錄得到12月份所抽取的6個社區暴露人數為118人,通過深入所選社區捕捉到的同時間段暴露人數為142人,其中標記人群為101人,根據公式計算估計暴露人數為165人,95%可信區間為158~172人。尚有33.9%~45.8%的暴露人群未能被監測系統發現。
2.2 狂犬病暴露后處置情況 對上述在社區捕捉到社區狂犬病暴露人群共142人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有101人(71.1%)去監測點醫院處理;24人(16.9%)去其他醫院處理;10人(7.0%)自行處理;還有7人(4.9%)未處理。暴露人群的疫苗接種率為72.5%,在監測點處理的暴露人群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接種率為97.0%;而在其他醫院處理的暴露人群疫苗接種率為20.8%;自行處理和未處理的則未接種疫苗。見表1。

表1 142人暴露后就診及疫苗接種情況
2.3 群眾預防狂犬病知識知曉情況 共發出問卷400張,回收有效問卷363份,有效率90.8%。調查的居民年齡最小18歲,最大62歲,平均年齡38歲;男196人,女167人,男女性別比為1.17∶1;其中戶籍人口34人(9.4%),非戶籍人口329(90.6%),該比例與區公安局人口數據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51,P=0.11),樣本代表性較好;人群文化程度構成為小學及以下17人(4.7%)、初中168人(46.3%)、高中126(34.7%),大學及以上52人(14.3%)。
調查的363個社區居民中有86.5%的居民了解狂犬病的病死率、有72.5%的居民了解被咬傷后的正確處理方法、有70.2%的居民知曉狂犬疫苗全程免疫針次、有81.1%的居民知曉接種疫苗時機不超過24h。戶籍居民和非戶籍居民的知曉率差異經統計學檢驗均無統計學意義;而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對狂犬病相關問題的知曉情況有差別,文化程度越高知曉率就越高,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捕獲-再捕獲方法應用于疾病監測領域已有一段時間[2],它主要原理是通過兩個獨立監測系統所獲得的信息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后,對整個人群的發病情況進行分析估計。其優點是可以節省大量人、財、物力,在流行病學疾病監測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3,4]。本次調查運用CMR法估計12月份所抽取的7個社區暴露人數為165人,95%可信區間為158~172人。而狂犬病暴露人群監測系統報告的人數為118人,尚有33.9%~45.8%的狂犬病暴露人群未能被監測系統發現。提示狂犬病暴露的社區漏報是比較嚴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我區為工業大區,外來務工人員較多,這部分人由于知識文化水平較低,對狂犬病的危害認識和了解較少,加之平時工作較忙,沒有時間去接種狂犬病疫苗,同時狂犬病疫苗費用較貴也是未及時接種疫苗一個重要的原因。
及時規范的傷口處理和免疫接種是預防狂犬病的關鍵,本次調查發現狂犬病暴露后只有71.1%的人能夠到指定的有經過培訓的醫療機構就診并規范處理傷口,有72.5%的人能夠注射疫苗,如何提高就診率和疫苗接種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本次調查顯示我區社區居民對狂犬病的防治知識有一定的知曉,知曉率和成都居民的知曉率相當[5],但是居民對狂犬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特別是文化程度低下的人群是進行健康教育的重點,因此在宣教內容上應該采取更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的方式,使受教育程度較低人群較易理解與掌握狂犬病相關防治知識[6]。疾控部門應該通過廣播、電視、網絡、海報、折頁、橫幅等各種形式進行狂犬病的健康教育宣傳,宣傳的重點是讓大家認識到狂犬病是可防不可治的疾病,這是整個狂犬病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之一[7],狂犬病暴露后及時的處理傷口和接種疫苗是預防該病的唯一途徑。
[1]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狂犬病防治手冊〔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66-67.
[2] 寇慶河,王瑩,錢聰.捕獲再捕獲法及其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統計,2006,23(6):566-567.
[3] 黃艷,李慶生,余春.捕獲-再捕獲方法調查分析貴州省狂犬病漏報情況〔J〕.貴州醫藥,2013,37(11):1028-1030.
[4] 段彩玲,李德云,梁小冬,等.珠海市2010年居民法定傳染病漏報調查〔J〕.華南預防醫學,2012,38(3):47-48.
[5] 岳勇,尹仲良,張亞蘭,等.成都市居民狂犬病知信行調查〔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2,29(2):111-113.
[6] 毛玲瓊,劉睿,朱小梅,等.溫州市2008年普通人群狂犬病相關知識調查結果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0,17(9):67-68.
[7] 沈祖勝.狂犬病的預防與健康教育〔J〕.社區醫學雜志,2007,5(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