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晨博/牡丹江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在讀研究生
基于工作過程大學體育課程標準的目標分解研究
趙晨博/牡丹江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在讀研究生
大學課程標準分解的目的在于解決基于工作過程大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目標如何的界定問題,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進一步解讀和實施提供證據和依據。本文按照目標分析的科學化操作手段,選擇武術青年長拳教學內容,通過分解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運動技能領域“初步掌握武術青年長拳基本的技術動作”這一水平目標,從技術層面嘗試分解課程標準的程序和方法。
基于工作過程體育;課程標準;分解
《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綱要》是實施體育教學的標準性文件,是我們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和結果。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領域目標下為我們提供了以水平目標形式體現的內容標準,但對內容標準的實施沒有進一步提供標準規范或說明,也沒有給出教學內容建議。“內容標準的具體性、確切性和對教學的指導性需要大力加強。”因此,我們必須在深刻理解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對課程標準進行解構,以明確內容標準,使內容標準具體、清晰起來,搭建實施課程標準的課程元素,再在具體教學情境中,結合教學內容,對課程標準進行重構,形成單元/課時目標。
在充分解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分解課程標準(水平或學段目標),以界定學習目標。為開發評價方案,選擇和組織學習內容、教師教學指導以及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依據。體育教學任務是按照分解的要求和步驟把水平或學段目標分解成可供學生學習的學習目標,進而進行基于工作過程體育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
基于工作過程體育的教學設計是分解課程標準在課堂教學層面的最終成果,是分解課程標準的最終目的,可以稱之為廣義的、完整的分解;分解水平或學段目標,形成學習目標,是基于工作過程體育的教學設計中的重要構成元素,我們稱之為狹義的、具體的分解。
分解對象:“初步掌握武術青年長拳基本的技術動作。”
第一步:目標句型分析。
首先我們要分析這一句型的結構和關鍵詞,關鍵詞要找出一個核心名詞和一個行為動詞。在學習目標的形成中,行為動詞限定我們構建方法體系,核心名詞限定我們構建知識體系。“初步掌握武術青年長拳基本的技術動作”這—語句是由“初步”、“掌握”、“技術動作”這些語素構成的。
核心概念為:基本動作。
行為動詞為:掌握。
修飾副詞是:初步,描述了掌握的程度。
第二步:擴展剖析核心概念“技術動作”,建立知識體系,擴展和剖析行為動詞“掌握”,確定行為條件,確定行為表現程度,建立方法體系。
1.因為核心概念“技術動作”有描述表現水平的形容詞“基本”,所以,技術動作的擴展應限定在單一技術動作和基本技術動作兩方面。
2.行為動詞“掌握”可包括:會、學會、能夠、可以、做到、做出、運用、體驗、獲得、模仿、了解、知道等內涵和釋義,因為有描述表現水平的副詞“初步”限定了行為動詞“掌握”的程度,因此,對行為動詞“掌握”的擴展須限于“初步”的范圍內。
3.行為條件是實現擴展與剖析后的行為動詞所需要或者具備的前提,我們通常指課堂教學中切適行為動詞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手段。
4.行為表現程度要從目標語句和擴展的概念與行為動詞兩方面綜合考慮,在本例中,既要考慮目標語句“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術動作”,又要考慮擴展與剖析出的概念與行為動詞,這樣,才能夠恰當的進行行為程度的表述。
本文選擇擴展項單一技術動作,以“武術青年長拳”內容為例進行擴展和剖析。(見下表)

表:武術青年長拳基本技術動作
上表顯示基本的武術青年長拳技術動作的概念、知識之間是平行的并列關系,因此具有相同的特征和相似的行為條件。
第三步:確定“初步掌握基本的(武術青年長拳)技術動作”的學習目標。
領域目標: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能。
水平目標(水平一):初步掌握武術青年長拳的技術動作。
學習內容:武術青年長拳。
學習目標:
(A)認真觀察教師的動作示范,根據教師的講解、示范了解武術青年長拳中手型的基本種類,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出正確的拳、掌、勾動作,并能夠進行手型變換。
(B)認真觀察教師示范的腿法,按照教師的講解學練各種腿法動作,通過練習基本學會正踢腿、側踢腿、外擺腿、里合腿等腿法的正確動作。
(C)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和聽取教師的講解了解步型的基本種類,明白各步型的動作要點,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做出馬步、虛步、弓步、仆步、歇步步型動作,能夠指出同伴的錯誤動作。
(D)通過觀察教師的動作示范和聽取教師的講解,在教師的指導下基本學會拳法中沖拳、掌法中擺掌的正確動作,并結合各種步型進行練習。
1.和其他學科的課程標準不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體系是開放的,教學內容的選擇權在教師,沒有具體規定。在嘗試分解本體育目標的過程中,認識到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目標的分解,必須以具體的教學內容為載體,因此,在進行核心概念的擴展和剖析環節時,首先要確定符合水平目標要求的、具體的教學內容,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的進行擴展和剖析。
2.目標的分解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經驗,制定的學習目標要符合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形成的目標要具有結果性和可檢測性。
3.基于工作過程體育課程學習價值豐富,學習目標具看多維度的特點,某一領域某一內容標準分解后生成的學習目標,可作為本維度的目標素材,在最終落實到課堂教學時,應從運動參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工作崗位適應等方面綜合設置,充分挖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功能,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統一。
4.基于對工作過程崗位需求的理解和學識水平,課程標準的分解,教師個人即使完成其中一條,仍然難免有欠缺,所以,建議分解基于工作過程體育課程標準,認真學習課程標準、課程標準解讀,理解和把握課改以來體育課程的實踐與反思,制訂具體的分解計劃,根據教師的特長開展基于工作過程體育課程開發。
[1]體育(與健康)課標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指導[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3]崔允漷.課程實施的新取向: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J].教育研究,2009,1:74~79
[4]朱偉強.基于標準的體育課程設計[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