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芙蓉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藝體系,四川 遂寧 629000)
羽毛球比賽每邊場區雙打有40 多平米,單打超過34 平米。 對方擊來落在有效場區的球必須在落地前擊回。 如運動員步伐差,不能及時跑到位,就會影響擊球的準確性,甚至擊不到球。縱有再好的擊球技術以難以施展。 如果反映敏捷,判斷準確,移動迅速到位擊球,就能很好的發揮擊球技術,打出準確多變的線路,為爭取比賽的主動權從而贏得比賽創造有利條件。 由此可見,步伐在羽毛球比賽中的重要性。
羽毛球步伐包括起動,移動,到位配合擊球和回動四個環節。
對來球作出判斷,即從準備姿勢轉為向擊球位置上的運動稱為起動。 要做到起動快,必須要反映敏捷,判斷準確和具有正確的準備姿勢。準備姿勢分為接發球準備姿勢(左腳在前,右腳在后,側身對網,重心在前腳上,右腳跟離地,雙膝微曲)和雙方對打過程中的站位姿勢(右腳稍前于左腳,前腳掌著地,腳跟提起,膝關節微曲,上體稍前曲,重心落在兩腳之間)。 要求姿勢要協調放松, 保持一觸既發的起動狀態。
主要指從中心位置起動到擊球位置的移動方法。 通常采用墊步,交叉步,并步,蹬轉步,蹬跨步,騰跳步等。運用這些方法構成擊球的組合步伐——上網步伐,兩側移動步伐和后退步伐。
移動是為擊球服務。步伐到位即根據不同的擊球方式運動到最適合擊某球的最佳位置。 如沒有占據最佳理想位置,擊球前需做步子的小調整,做到擊球時上下肢,軀干動作都能協調一致的發力。
擊球后盡快恢復身體平衡,并盡快想中心位子移動,以便作好迎擊下一次來球的準備稱為回動。 當然,隨著運動員比賽經念的增加,可根據比賽的具體情況:對方的技戰術特點,選擇最有利于回擊對方來球的回動路線和回動位子,并非每次擊完球后都要回到場區的中心位置。
從中心位子移動到網前擊球的步伐叫上網步伐。上網步伐是由交叉步(或并步,墊步),蹬跨步構成。
右側上網步伐可采用兩步或三步交叉步加蹬跨步移動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墊步或并步再蹬跨步移動上網。 左側上網步伐和右側相同,只是移動方向朝左邊網前。如果從后場擊球后上網則需要應用更多的步數前跑,然后蹬跨擊球。
從中心位置到左右兩側移動到擊球點上擊球的步伐稱兩側移動步伐。它一般用于中場接殺球和起跳突擊殺球。左右側移動步伐:離中心位置較近時采用蹬跨一大步到位擊球;如離中心位置較遠,可墊一步后再蹬跨到位擊球。 起跳突擊殺球步伐是為了爭取高點擊球時間,采用單腳或雙腳起跳,居高臨下,凌空擊球的方法。主要采用并步加蹬跳步。
從中心位置移動到后場各位置上擊球的步伐稱為后場移動步伐。左右后場區后退步伐常采用蹬跨步加并步到位,這樣有利于到位后的揮拍擊球。
羽毛球運動快速,靈活,多變的特點決定了步伐移動的重要性。尤其是每球得分制實行后,比賽的節奏變的更快,因此對步伐的要求更高。 在羽毛球的教學過程中,由始至終都應重視步伐的訓練。
在教師的指示下,迅速做出步伐移動。例如手勢指向后場,則后退起跳殺球;手勢指向左前場則上網反手搓球等。指令間隔要適當,應以回中心后作稍停后再做下一個指令為宜。
半場練習法是將羽毛球比賽中常出現的帶有一定規律性的 球路組合起來 進行練習的方法。 例如:兩個人在半場內,可采用一人吊球和放小球,另一個人高遠球和吊球相結合的方法反復練習。
單調的步伐練習枯燥不利于步伐和手法的協調配合。不能最理想占據擊球位置。在比賽和練習中,要培養學生的判斷和反應能力,幫助其觀察和分析對手的特點和習慣及場上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判斷來球的線路和方向,有效提高步伐的靈活性和準確性。
羽毛球步伐總的來說可分為單一步伐和組合步伐。 單個步伐(墊步,并步,蹬跨步,交叉步,蹬轉步,騰躍步)是基礎,需要反復練習,掌握動作要領,逐步動作定型,熟練后再進行組合步伐的練習。 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快到慢,逐步提高。另外,在訓練中一定要克服在哪里打完球就哪里停的毛病;在羽毛球場反復做起動到位揮拍擊球回動的練習。強調前腳掌著地,后跟離地。腳裸爆發力的運用。多運用“米”字形步伐練習。 (“米”字形步伐是將正反手上網步伐,兩側移動,正反手后退步伐和前后移動步伐相結合的一種練習發式。)另外,多球練習能有效反應運動員的真實水平,幫助其快速發展步伐能力和擊球能力,應適當運用于訓練中。
[1]肖杰.學打羽毛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2]馮秋明.羽毛球教學中的步法移動技術[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