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華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中國 北京 100029)
當前,高職英語教學逐漸形成了“基礎英語→行業英語→專業英語”的課程體系,使學習者獲得與其社會目的相關的“終端語用能力”成為了高職英語教學主要目標之一并取得了大家的一致共識。 《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13)(下稱《基本要求》)指出:各高職院校應以培養學生在職場環境下運用英語的基本能力為目標設置高職英語課程,以學生的未來職業需求和個人可持續發展為主線開發和構建教學內容體系。 建議高職英語教學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與行業英語階段。基礎英語階段的教學內容可與行業英語階段的教學內容自然銜接,或將行業英語教學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 筆者所在學校在2013 版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 將原來全校統一的高職英語課程按照學校的專業群分成五大類英語課程,其目的是分別為不同的專業學科群量身打造具有行業和專業特色的高職英語課程,經管類高職英語就是其中一類。 經管類專業是高職學院的主流專業群,研究經管類高職英語的教學模式具有普遍意義,同時對其他專業群的高職英語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經管類高職英語依照“基礎英語→行業英語→專業英語”的課程體系在實踐過程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
1)基礎英語、經管類行業英語和經管類專業英語三階段從教學內容、教學評價到技能培養都各行其道,缺乏全局統籌考慮,沒有形成有機銜接。
2)經管類行業英語和專業英語界限不明確,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梯度混淆現象普遍存在。
3)經管行業涵蓋的專業數量眾多,內容跨度很大,給經管類行業英語的教學范圍的確定帶來了較大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著把經管專業和行業英語能力需求貫穿于經管類高職英語教學的每個階段的目標,我校就經管類高職英語進行了深入探索,構建了“平臺+模塊”的教學內容體系。
在此體系中,“通用平臺” 是指高職基礎英語階段通用平臺課程,是培養學生通用基礎英語語言知識及基本語言技能的課程。通用平臺課程的教學內容涵蓋社會生活、娛樂、文化、科技等方面,按照常用生活場景和時代熱點主題分為多個“模塊”。每年可根據學生入學英語水平和專業調整進行模塊動態組合,不定期更新模塊內容,最大限度提高平臺課程教學效果。平臺課程還可以根據學生入學英語水平進行分級教學,選擇符合學生水平的模塊作為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由于經管類高職英語是針對經管類專業學生開設的高職英語課程,因此“通用平臺”的教學模塊內容的選取確定了兩個原則:一是保持基礎階段對學生必要的英語語言知識文化、 技能培養相關內容;二是適當融入經管類職業特色和經管類行業知識和行業背景相關內容。
例如: 在 travel 模塊中引入 travel budget 和 travel costing 的概念;在weather 模塊中通過對氣溫走勢變化的描述訓練學生學習圖表趨勢描述和分析;在transportation 模塊中開辟汽車保險話題;在meals 模塊中除了學習商務宴會禮儀還討論付款方式; 在fashion 模塊中以電子商務為例討論時裝的銷售渠道和服務等等。
“行業平臺”是指高職經管類行業英語階段的行業英語平臺課程,是培養學生在經濟管理類行業中所須具備的英語知識和能力,強調對基本職業能力和行業通用知識文化的學習。教學目標是重點培養學生在未來職場環境下綜合運用英語處理經管類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
2.2.1 行業英語與專業英語的區別
行業英語這一概念是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在2009 年頒發的《基本要求》(試行稿)中首次提出的,與通用英語形成對照。 行業英語是是教授相關行業領域的英語,用英語講解與行業相關的基礎性的、一般性的知識。 行業英語內容上與特定行業和職業相關;詞匯句法和語篇學習以特定行業、職業相關的活動中的語言運用為主。
專業英語又稱為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有人將 ESP 僅僅描述為專門用途的英語教學,另一些人則更精確地將其描述為用于學術研究或職業目的的英語教學。專業英語課程是學生在學習了基礎英語、行業英語和部分專業知識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 專業英語重點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開展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和國際合作所必須具備的英語技能。
由此可見行業英語和專業英語的區分是比較清楚的。雖然兩者都是語言課程,前者以行業為載體,后者以專業為載體;前者較為宏觀,后者更為微觀。 但目前許多行業英語教材內容既有行業背景知識,也涵蓋相當的專業知識,某些教材甚至還夾雜一些基礎英語知識。 在使用上,一些院校把它們作為行業英語教學使用,一些院校則將其當作專業英語教學使用。 這種概念上的混亂必將給教學帶來混亂,必將影響行業英語和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
2.2.2 經管類行業英語教學內容的選取原則
在高職階段開設行業英語的目的:一方面,是讓高職學生在有限的學時里學習到更多與未來就業崗位群密切相關的職業和行業英語語言技能;另一方面,也把行業英語作為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之間的過渡,解決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銜接問題。 因此行業英語的教學內容既要注重與基礎英語知識的銜接, 又要注重與專業英語的銜接和過渡, 為專業英語的學習和未來工作中的繼續拓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職經管類行業英語所涵蓋的專業量大面廣,涉及會計、金融、資產評估、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商務管理、服務等多個領域的內容。要將眾多內容整合在一門行業英語課上,實屬不易。 目前市面上的各類經管行業英語教材多以經貿英語、商務英語為主。 這其實是以經貿專業英語或籠統的商務英語替代了經濟管理行業英語,難以全面體現經管行業特征。 我校在進行經管類“行業平臺”教學內容選取時的原則:一是針對本校現有的經管專業設置教學內容,不要求涉及經管行業的方方面面,而是重點結合本校經管專業特色;二是為經管類專業英語的深入學習奠定必要的行業英語基礎,在語篇選材、情境設計、會話素材、交際任務等教學和訓練內容設計上都要體現行業特色。
2.2.3 “行業平臺”教學內容模塊化設置
根據我校經管學院開設的專業和發展重點,經管類行業英語教學內容按照主題分為多個“模塊”,包括日常辦公英語模塊,職場文化英語模塊和經管行業英語模塊。 經管行業英語模塊包含銀行、 證券、保險、會計基礎、電子商務、市場營銷、銷售服務等內容。 語篇選材、情境設計、會話素材、交際任務等教學和訓練內容每年依據教學效果、行業發展需求和專業調整完善、更新模塊內容并實現了模塊的動態組合。
根據《基本要求》(2013)規定,高職英語階段教學時數,原則上不低于180 學時。 我校經管類基礎英語安排在新生入校第一學期,64 課時;經管行業英語在第二、三學期進行,96 課時。 基礎英語和行業英語由公共英語教學部承擔教學和管理工作。專業英語原則上安排在行業英語之后的學期進行,約32 課時,由專業院系負責教學和管理。
按照經管類專業崗位群需求和學生可持續發展制定的經管類高職英語教學內容體系,從基礎英語階段開始就涉及經管類職業和行業內容學習,將職業、專業對英語的需求逐步分解到英語課程教學的三個階段。通過三階段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層層有序遞進,循環往復,逐步提升,實現了把職業、專業知識能力需求貫穿于高職英語教學的每個階段,使高職英語課程體系成為一個更加完整,針對性更強的有機整體。 在有限的學時內,使高職英語教學更加貼近社會對學生職業和專業英語水平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體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1]王守仁.關于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01).
[2]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09、2013)[Z].
[3]張燕如.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體系中行業英語的教改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5).
[4]羅毅,李紅英.論大學英語與專業英語教學的銜接[J].外語界,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