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軍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人民醫院放療科 225200
為了對食管癌患者采用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多西紫杉醇化療的臨床療效進行觀察和探討,本文主要選擇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進行住院不能行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48例,采用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多西紫杉醇化療對這48例患者進行治療,并對患者治療的療效和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進行統計學分析,以期為食道癌的臨床放化療治療提供參考和依據,具體臨床研究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48例食道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纖維胃鏡病理檢查得到證實,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35~69歲,平均年齡(59.2±4.6)歲。患者入組標準為:經病理學檢查證實為食道癌Ⅲ期或者Ⅳ期患者;KPS評分≥70分;由于個人原因而不能接受術后治療;根據RECIST評價標準至少還有1個可測量的病灶;6個月內沒有進行過放化療治療;預計生存期超過3個月;無嚴重肝、腎以及心臟功能性疾病,且主要器官無功能障礙;了解本次治療的基本情況并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有精神病病史、妊娠或哺乳期以及對多西紫杉醇有過敏反應的患者。將本文選取的48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首先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統一的CT、MRI以及胸片X線對患者的血、尿、肝、腎以及便常規檢驗,然后給予所有患者行三維適形放療治療,三維適形放療治療在第1周的第1天即開始,1次/d,每周治療5d,用真空袋對患者體位進行固定,采用CT模擬定位,放射專用計算機計劃系統對照射野進行設計,放射線能量采用直線加速器6MV X線,每6~7周總放射劑量為60~70Gy,對腫瘤以及區域淋巴的大體腫瘤體積(GTV)、計劃靶體積(PTV)以及臨床靶體積(CTV)進行定義。
而對觀察組患者在三維適形放療治療的基礎上行多西紫杉醇化療治療也是在放療的第1天同時進行,實施方式為20~30mg/m2靜脈滴注,1次/周,療程為6周。治療前后對患者進行食管鋇劑檢查,根據腫瘤消退情況對同期放化療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參照《WHO關于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1],并對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觀察。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總有效率和受益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中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組有1例(4.17%)患者發生食管狹窄,2例(8.33%)患者發生嘔吐,1例(4.17%)患者發生放射性肺炎,總發生率為16.67%;對照組患者中有2例(8.33%)患者發生食管狹窄,1例(4.17%)患者發生嘔吐,2例(8.33%)患者發生放射性肺炎,總發生率為20.8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在本文中筆者發現食管癌的解剖生理結果具有特異性,這主要表現在其外膜是疏松結締組織,它與周圍結締組織有著一定的連接,由此可見,食管癌侵入患者的外膜后,可能會對附近的器官產生一定的損傷,并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更大的威脅[2]。現階段食管癌的臨床治療主要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不過對于一些不能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來說,通過合理的放化療能夠對患者的病情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然而常規采用的單純放療會由于靶區受腫瘤體積以及淋巴區域等的影響而使治療具有一定局限性。大量研究表明[3],對不能手術的食管癌患者行單純放療雖然能夠使大部分患者腫瘤完全消退,但是其維持的時間短,對腫瘤局部控制不理想,局部的復發率很高。在本文中,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多西紫杉醇化療治療的觀察組總有效率達87.50%,其受益率也達95.83%,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54.17%,其受益率為79.17%,觀察組總有效率和受益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總的來說,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多西紫杉醇應用于食管癌的治療中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發生少,提高了患者生存和生活質量。
[1] 石明宏,程節鳳,王琍.三維適行放療同期多西紫杉醇和順鉑化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臨床觀察〔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3,(6):79-80.
[2] 羅海濤,古偉光,胡建新.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多西紫杉醇化療治療食管癌的臨床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11,(8):104-105.
[3] 劉黎,周強,曹遂,等.三維適形放療聯合多西紫杉醇同期化療治療84例老年食管癌〔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1,(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