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朝翔 吳 茅 俞雅瑤 盛禮建 蔣錦文
1 浙江省東陽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322100; 2 浙江省人民醫院檢驗科
血液分析儀計數中出現嗜堿性粒細胞增高的標本比較容易遇見,從中發現許多異常細胞干擾嗜堿性粒細胞假性增高。筆者隨機抽取了2012-2013年100例不同年齡段嗜堿性粒細胞增高標本(>1%),其中發現假性增高為多見,尤其是低年齡段的標本為多見,大大提高了異型淋巴細胞陽性檢出率,對檢驗質量有了明顯提升。現將其總結如下。
1.1 標本來源 收集2012年8月1日-2013年6月20日溫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東陽市人民醫院,包括門診、住院、體檢所有病人的血常規標本(EDTA-K2抗凝的靜脈血2m1)中發現嗜堿性粒細胞比例增高(>1%)的100例標本(隨機抽取),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1~92歲,平均年齡37.6歲。
1.2 儀器與試劑 XE-2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簡稱XE-2100)和原裝配套試劑由日本希森美康公司提供,Olympus CX31雙目光學顯微鏡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產,用于血涂片顯微鏡分析。血涂片用瑞特-姬姆薩復合染液進行染色,染色按《臨床檢驗管理與技術規程》(第3版)要求配制[1]。
1.3 檢測方法 篩選出血液分析儀檢測嗜堿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1%)的100例標本,記錄病人信息及疾病診斷。每份標本均嚴格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要求制備2張良好的血涂片,用快速瑞氏-吉姆薩染色液染色,自然干燥后,顯微鏡油鏡下采用“城墻式”移動法在血膜的體尾交界處觀察嗜堿性粒細胞真性增高還是假性增高,并按形態學進行分型統計嗜堿性粒細胞增高數量及比例,探討其臨床意義[2]。
2.1 嗜堿性粒細胞假性增高常見于:感染性發熱、麻疹癥、手足口病,頜部腫物、慢性胃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腎病、脊柱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冠心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肢體無力、急性膽囊炎等。嗜堿性粒細胞計數真性增高常見于:白血病(慢粒為多見)、骨髓增殖性腫瘤、骨髓纖維化、過敏性疾病、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結核病)、變態反應、疫苗預防注射后、脾切除后、內分泌疾病、重金屬(鉛、汞等)中毒、化療后、放療后等。
2.2 隨機抽取XE-2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出嗜堿性粒細胞增高標本100例,根據4個年齡段排列統計,經顯微鏡復檢后,24例標本嗜堿性粒細胞真性增高,其中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最為常見。76例標本嗜堿性粒細胞假性增高,其中以異型淋巴細胞干擾最為常見(42例),其次是中毒性顆粒干擾引起(21例),還有幼粒細胞胞漿中的特異性顆粒干擾引起(13例)。見表1。

表1 引起嗜堿性粒細胞比例增高的類型(n=100)
通過以上統計嗜堿性粒細胞增高時,發現假性增高明顯大于真性增高,其中假性增高主要由于血液中出現異型淋巴細胞、中毒性顆粒粒細胞、幼粒細胞3種常見細胞引起的假性增高。而異型淋巴細胞引起假性增高最為多見,發現年齡1~12歲,當白細胞數在(10.0~25.0)×109區間時,嗜堿性粒細胞比例增高,通過制片發現異型淋巴細胞比例都明顯增高從而引起嗜堿假性增高,現認為異型淋巴細胞是由T淋巴細胞受抗原(病毒或過敏原等)刺激后,發生增殖并向母細胞等轉化,從而出現多種多樣的形態變化,多見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EB病毒感染)[3]。隨著年齡的增大(13~50歲),人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增強,嗜堿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明顯減少,只有少數病人嗜堿性粒細胞增高,多因如水痘、結核、出血熱等疾病引起。但到了年齡的后期(51歲以上),發現嗜堿性粒細胞真性比例增高,經收集臨床資料發現,多見于慢粒、骨髓增殖性腫瘤、骨髓纖維化等疾病。而嗜堿假性增高多因中毒性變粒細胞和幼粒細胞引起。
XE-2100是Sysmex公司生產的技術先進,設備精良,測量準確,一款適合門診、急診檢驗的血液分析儀。用XE-21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白細胞散點圖時,從左到右順序為淋巴細胞、單核細胞、中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其中嗜堿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區域大部分重疊。但基于成本的考慮白細胞分類中并未使用激光流式分析技術(WBC/BASO通道),其檢測白細胞的原理是應用聚次甲基染料進行核酸熒光染色,靠核酸熒光染色技術(DIFF通道)和添置的一個計算軟件將白細胞與嗜堿性粒細胞區分開來。因此,嗜堿性粒細胞的區分計算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限制[1]。
綜上所述,XE-2100血液分析儀計數嗜堿性粒細胞增高(首次結果>0.5)時,并結合Flag直方圖里的Atypical Ly?、Abn Ly/L_Bl?報警提示,檢驗人員可根據這些信息從大量標本中挑出需要顯微鏡涂片復檢確認的標本,這樣便大大降低了手工強度,提高了異型淋巴細胞等一些異常細胞的檢出率,提高了工作效率[3]。如果我們正確及時地發現異常細胞的存在,如異型淋巴細胞等,能夠讓病人少走彎路,減少痛苦,尤其兒童病人,并能更加有效地提升檢驗價值。
[1] 鄒漢良,束振華,梁漢章,等.XS-1000i血液分析儀計數嗜堿性粒細胞影響原因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11,11(12):1383-1384.
[2] 邢寶利,守尚勇,王偉良,等.血涂片分類中異型淋巴細胞形態學特征分析及臨床意義探索〔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3,26(1):42-43.
[3] 王曉歐,陳小劍,舒曠怡,等.SysmexXE2100血液分析儀散點圖對檢測異型淋巴細胞的價值〔J〕.檢驗醫學,2012,27(5):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