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玲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2)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以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報風險為導向,對被審計單位可能引起重大錯報的內外部風險因素進行評估,以確定審計的重點和范圍。將有限的審計資源集中在高風險領域,合理配置審計資源,以提高審計效率和效果。目前國內學者研究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的對象的主要集中在我國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對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應用進行系統地分析較少,并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本文在借鑒已有的關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與實務的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實際現狀的分析,通過理論結合實務,探索在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逐步發展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方法。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首先對被審計單位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戰略進行分析,然后對報表形成預期來確定審計的目標和程序,將實施審計程序后的實際審計結果與預期對比,從而對財務報表風險做出合理判斷并形成最終的審計意見。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以風險評估為中心,其建立的報表風險與戰略風險之間的邏輯聯系,滿足了戰略管理思想的要求。具體審計程序主要為風險評估程序、分析性測試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
財務報表是經營的反映,從經營風險中能有效地發現報表中潛在的重大錯報。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強調從企業的經營風險出發,分析財務報表,發現審計中存在的風險,合理編制審計計劃并開展審計程序。
新的風險審計準則拓展了審計證據的內涵,由內部向外部轉移,注冊會計師更多地依賴外部證據來支持其專業判斷,并發揮內查外調的優勢,獲取審計證據的程序包括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審計理念不僅包括微觀的賬戶層次,而是從宏觀的內外部環境來分析其經營風險、持續經營能力、內部控制等,并將其與重大錯報風險相聯系。這種新的審計理念是一種基于戰略系統觀的思考方式。
我國自1980年恢復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以來,注冊會計師行業不斷發展,尤其是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隨這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中小事務所中運用十分必要。
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面對的大都是高風險的客戶群體,隨著公眾對審計期望值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審計方法已無法達到這一要求,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則要求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適應了公眾對審計期望值不斷提高的要求。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能提高審計質量。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根據其審計理念制定了相應的審計準則,并在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逐步推廣。因此,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需要通過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來提高審計業務的質量,進一步拓展增值服務,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
中小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可以在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情況后,對風險較大的環節多投入,對風險較小的環節縮減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效率,節約審計成本,有利于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持續性發展。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事務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識別和評估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而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在這些方面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現階段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知識結構和經驗還難以適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要求,缺乏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和舞弊風險準確評估的能力,無法針對評估結果實施個性化的審計程序。通過對2010年國內排名前十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從業人數、學歷結構、知識儲備加以分析,排名第一的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中碩士及以上學位僅占總數的13.09%,我國注冊會計師大部分以本科學歷為主,知識儲備還不夠全面。
我國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的信息技術方面的基礎還很薄弱,既缺乏精通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又無財力建立相應的行業數據庫平臺,制約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技術的使用。此外審計程序軟件的開發緩慢,在我國尚不具備先進的審計程序軟件,大量需要靠買入國外軟件,阻礙了我國審計事業的快速發展。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要求審計人員首先進行企業系統戰略和內外部環境分析,計算審計風險,繼而進行審計程序的計劃與實施,這使前期審計周期拉長,無形中也增加審計成本。由于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強調實施個性化的審計程序,對審計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增加了審計的工作量,很大程度上也加大了事務所的審計成本。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已被要求在全行業內進行逐步推廣,這對國內中小會計師事務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因此,中小會計師事務所要積極準備,從事務所組織機構、人員自身素質等各方面提升整體審計水平。
首先,注冊會計師要不斷更新所學的專業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判斷能力,并在審計中做到客觀、公正、公平,堅守職業道德,強化風險意識;其次,會計師事務所應對進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知識體系的培訓,并改變事務所單一的財會型人員結構,可以聘用一些法律、統計、計算機等非會計審計專業的人才,優化會計師隊伍結構,促進人才的多元化發展;最后,行業的相關監管部門要做好新準則的宣傳工作,及時調整培訓工作思路,積極探索高層次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使注冊會計師能盡快適應風險導向審計模式。
首先,會計師事務所應對所需掌握的會計、審計準則相關內容,以及客戶所處行業的相關信息、各種審計案例等建立客戶檔案數據庫,并及時更新,為風險評估提供充分及可靠的支撐資料;其次,由于同一行業的企業之間仍有較大差異,所以注冊會計師要應分析企業的股權結構和組織結構等,從而確定財務報表中數據的合理性,還可考慮關注一些金融界網站上的行業板塊部分,比如巨潮資訊網等;最后,要注重審計軟件的開發,在借鑒國外先進的審計軟件的基礎上,與軟件開發商合作或者自行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輔助審計軟件,這樣可便于通過審計軟件對搜集到的信息數據進行加工分析,提高審計效率。
建立網絡數據系統是有效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推動社會建立企業信用體系,在政府、銀行、行業協會和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之間聯網,實現資源共享。建立完善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便于事務所評價企業及主要管理層的信用狀況。此外,中注協應會同政府有關部門,按照行業類別建立資料庫,并將獲得的各個行業信息及時在網上公布,動態更新,構建一個較為完善的信息平臺,以解決會計師事務所收集數據能力方面的限制,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1]姜琴、李文勤,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會計師事務所中的運用,經濟研究導刊,2011(26).
[2]蘇占慧、劉艷娟,會計師事務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應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11(1).
[3]閆潔,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探討,當代經濟,2011(5).
[4]楊欣、田蓉,會計師事務所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經濟視角,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