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恩
(沈陽地質調查中心,遼寧 沈陽 110034)
財政部于2012年12月印發了《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并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改寫了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的歷史,肯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由于磨損和損耗也需要價值補償。這是我國經濟實力的進步;也是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也是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使用理念創新的進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提出,完善設備加速折舊,是推動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提升精準管理水平的一個體現。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磨損和損耗也具有實物損耗、自然損耗和無形損耗“三損”為一體的特征,尤其是無形損耗最為明顯。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在固定資產使用過程中,其所處的經濟環境、技術環境以及其他環境有可能對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產生較大影響。為了真實準確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考察固定資產的使用效能,保護財產安全完整,監督和發掘固定資產潛力,必須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固定資產折舊及其增加、減少、報廢、毀損、修理等管理體系規章制度。
我國行政單位即將建政府財務報告制度,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政府財務狀況。財務報表是政府財務報告的主要形式,全面系統地反映政府財務狀況、運行結果和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綜合性報告。資產負債表是政府財務報告主要報表,而資產項目是資產負債表的主要項目,為了真實反映資產使用狀況及其價值,不虛列資產,行政單位也應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事業單位履行職能,占有大量的公共資源,而財政部門、主管部門是事業單位配備資產的主要提供者。為了正確評價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使用利用情況,及時跟蹤資產閑置、報廢、淘汰、出售、出讓、置換、劃轉、捐贈等動態占有形式,為真實準確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也必須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建國六十多年來,行政事業會計制度始終未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進行規定,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嚴重不實,虛增資產有目共睹,編報的財務報告嚴重失真。前三年,后三年,修修補補又三年。這些淘汰落后電子設備長期掛賬,并對行政事業單位正常履行行政職能及科研產生嚴重偏差。當然了,也是國家財力所限,沒有能力更新換代。我國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新技術、新方法日新月異。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法律制度提出了新要求,規定了新標準,為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作了比較詳細的制度規定。本文僅對行政事業單位電子設備固定資產折舊方法進行探析。
新準則、新制度對事業單位折舊方法的規定,應當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筆者認為,行政事業單位使用的電子設備應當采用加速折舊方法,這是因為:一是電子設備更新換代節奏快;二是電子設備使用頻率高;三是電子設備運用廣泛;四是要求電子設備準確度高。基于上述幾點,單獨對電子設備應采用加速折舊方法。加速折舊方法既不縮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又不增加總的折舊額,只是在固定資產使用前期多提折舊費,隨著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的增加,計提折舊額將逐年遞減。既不縮短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又不增加總的折舊額,為什么要對其加速折舊呢?如將固定資產的整個折舊期限分為前、中、后三個時期,運用加速折舊方法在前期所提折舊額占50%左右,其折舊速度要遠高于年限平均或工作量法。所以,就是要加大前期折舊成本,加速其資金補償速度。
對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折舊方法不應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不應一刀切。加速折舊方法有雙倍余額遞減去和年數總和法,任選其一,但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變更折舊方法應在財務報告附注中予以說明。
《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使用的電子設備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為3年,這是國家扶持和促使企業加快電子設備更新及價值補償,發揮折舊抵減稅收作用。應該看到,我國經濟發展剛進入中等國家發展水平,綜合財力不是很強,設備更新換代步伐不可能太快,況且,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購置基本是財政資金。所以,應合理確定電子設備使用年限,行政事業單位的電子設備使用壽命,一般確定為5年比較合適。
新準則、新制度把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一般分為六大類,并且,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考慮預計凈殘值,問題是不考慮凈殘值并不等于沒有凈殘值。例如,固定資產使用強度比正常情況大大加強,致使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大大縮短;替代該項固定資產的新產品的出現致使其實際使用壽命縮短,預計凈殘值減少等。此時,如果不對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必然不能準確反映其實際情況,也不能真實反映其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實際的資產消耗。稅法明確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凈殘值率應占固定資產原值的5%。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同樣也有凈殘值,那么,如何把固定資產凈殘值收入管理好呢。
提足折舊的電子設備,需更換新設備,應當嚴格履行報告審批制度。提足折舊是指已經提足該項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資產使用部門實行以舊換新規程,單位資產部門對收回的舊固定資產予以登記制度,處置時再予以注銷。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部門,是處置固定資產殘值收入的牽頭部門,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私吞,行政事業單位處置國有資產,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在處置程序上經辦人和收款人相互分離,相互制約,部門負責人和單位領導人分別簽字,財會部門負責審核收款和會計處理。合理保證單位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確保資產安全完整。在處置殘值收入流程上,建立健全嚴密的內部控制,確保處置收入安全、完整、合理、合法。
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變價收入和殘值收入,應當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正確認識加速折舊方法的作用特點,有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加快電子設備更新改造步伐,有利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行政職能的精準度,減少不必要的工作誤差,有利于科技創新和管理能力的再提高,降低舊設備不利的風險,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