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良
(吉林省建行小企業部,吉林 長春 130061)
進入21世紀以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從本質上來說,企業競爭的實質就是經濟競爭,而融資問題就是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其在企業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高進入壁壘,使得很多中小企業無法通過自身能力獲得所需的發展資金,再加上大企業對小企業的打壓吞并,也使得其資金融入變得異常困難。雖然近年來,黨和政府已經逐漸認識到了中小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多元形勢下的重要作用,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小企業的發展,對它們提供信貸支持。但是,由于我國中小企業眾多,如果無法提升自身的融資能力,就很難獲得長足發展,所以中小企業不斷進行改革就成為了必然之舉。
中小企業是指雇員少于200人或資產規模不高于4億元人民幣,抑或銷售額低于3億元人民幣的企業。隨著我國市場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在安置員工、緩解社會就業壓力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銀行融資困難。銀行貸款程序復雜,步驟繁多,且貸款審批嚴格,周期長,與中小企業對流動資金需求量大、頻率快的要求不符。而且相對于大型企業而言,中小企業的財務還款能力有限,資金渠道窄,存在不安全因素,也是銀行融資困難的主要原因;第二,直接融資困難。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尚不成熟,缺乏層次感,其進入門檻較高,中小企業的進入需要一定的資質;第三,民間融資成本高。民間貸款是近年來社會新興的一種融資方式,其貸款門檻相對較低,且資金的支出數量較大,是很多中小企業選擇的主要融資方式之一。但是,其還款成本較高,帶有一定的風險性,對企業的還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自身發展具有局限性。中小企業無法與大企業競爭的原因就在于其內部資金的管理能力、產品質量、社會服務、管理水平等的欠缺。據調查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6年,其生命周期較短,再加上無法制定切實可行的資金管理對策,賬目周轉經常出現問題等原因,都使得其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譽度不夠。為了規避風險,其融資勢必會遇到較大的困難。
其次,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夠。雖然近年來,我國已經逐漸認識到了中小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加大了政府支持力度。但是有國外相比,我國對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關注度依舊不夠,缺乏獨立的機構和良性的互動。
最后,法律體系不夠健全。我國頒布出臺的《中小企業投資法》、《中小企業標準》以及《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設立與管理辦法》等是幫助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規章制度。但是其內部細則卻不夠完善,也缺乏法律的剛性制約,無法真正發揮其功效。
在上述內容中,我們已經清晰直觀的看到了我國中小企業在融資上面臨的現狀,也了解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想要切實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幫助企業持續發展,就要從企業自身、政府等多方著手,從而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想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最有效的對策就是要提升企業自身的實力,以企業的良好信譽和形象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源。具體來說,企業要不斷完善管理能力和資金管理水平,加強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做好賬目的明細管理,提升資金監管力度。另外,企業還要提升自身的整體競爭力,在做到科學管理、有效監管、技術創新的前提下完善自身的綜合實力,從而提升企業的信譽和形象,讓銀行等金融機構更加信任自己,從而解決融資困難的現狀。
從本質上來說,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和銷售量是企業能夠立足的根本,想要提升自身的信譽和形象,并做到有效融資就必須仔細研究市場,結合市場需求和發展的新形勢,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例如,我國某中小企業在產品生產前就派專人進行市場調研,針對不同地區的用戶生產不同類型的產品,從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實現了信譽和經濟的雙豐收。這樣一來,該企業就打好了市場基礎,在接下來的融資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作基礎,中小企業的有效融資問題也是如此。想要規范融資體系,為中小企業更好的服務,我國政府就應該完善健全相關的法律規范,結合我國企業運行的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并提升其法律效力。與此同時,政府還要完善資本市場結構,建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適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幫助企業更好的化解資金風險。
銀行一直以來都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國有銀行一定要不斷進行深化和改革。銀行要逐步改變對中小企業的偏見,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并適當降低貸款要求,細化貸款細則,甚至可以建立專門針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銀行,從而實現我國經濟形式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改革開放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國的經濟形式異常多元,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市場競爭變得異常激烈,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就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想要促進我國企業的多元發展,提升我國中小企業的競爭力,政府和企業就要著手解決目前面臨的融資困境,企業要不斷完善自我,堅持資金的有效管理,并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政府也要健全融資體系,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全面繁榮。
[1]陳子靜.芻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對外經貿,2012,07:122-123.
[2]尹杞月.中小企業融資難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3]甘信芳.利用集合債權信托基金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D].西南財經大學,2011.
[4]白少君,李雪茹,喬磊.創新金融生態環境機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以江浙、南地區中小企業為例[J].開發研究,2010,01:50-53.
[5]馮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路徑思考——兼論商務主管部門在扶持中小外貿企業融資方面的功能定位[J].國際商務財會,2010,10: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