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桓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
隨著管理理論的發展和技術手段的更新,現代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模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面對嚴酷的市場競爭,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管理模式從傳統粗放型向系統化、戰略化管理轉變。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能夠幫助企業建立資產規范管理的長效機制,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二者互為前提和基礎,預算管理是資產管理的前提條件,資產管理是預算管理的基礎和延伸,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是存量管理和增量管理的關系。
預算管理是對資金使用的計劃和統籌,企業資產的增量需求,必須通過預算管理來實現。預算管理的不合理,會導致資產配置不合理、資產超標或閑置浪費、資產購置需求不能及時滿足等問題,降低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影響正常的生產工作安排。反過來資產管理水平低下,沒有明確的資產數據和配置標準,也會導致預算編制脫離實際,資金計劃不合理。預算管理的細化和完善能夠規范資產管理流程,優化資產結構提高資產管理水平;資產管理的信息化和規范化,對于預算管理的標準化和準確性也是一種幫助和促進,兩者之間相助制約又相互促進。
國有企業大多成立時間較長,資產管理也經歷了從人工記賬、電子表格到信息系統的發展過程,在傳動管理方式下,資產的賬目和實物容易出現缺失和錯漏,有物無賬、有賬無物、賬務不符的現象比比皆是。其中有人為違規的原因,也有資產管理人員不夠盡職的原因。即使經過多次資產盤點,仍有存量資產賬物不符的現象存在,尤其是隱瞞違規購置的資產、小金庫私購資產等,只有被查出實物時才會承認問題。賬物不符的問題導致資產和預算兩部分占用信息方面不對稱,在編制預算的時候無法獲得準確的資產信息,更不能依此預測未來預算的標準和規模,無法準確開展后續工作。
資產購置預算匯總上報后,預算審核決策部門在下達預算指標時,往往采取總金額控制,直接下達一個總金額指標,最多再分割到各資產大類的金額。在批復金額與預算上報金額存在差額的情況下,各單位之間存在預算分配上競爭關系,在利益的驅動下盲目爭搶經費、隨意購置,人為干擾資金分配和資產配置的公平與效率,預算分配與資產需求不符,導致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脫節。
各單位在申報資產購置預算時,應結合生產、辦公實際需求,在資產存量和利用水平的基礎上預測下一年度的需求變化,科學、規范地申報預算。但實際情況是,各單位從自身利益出發,很少能對資產存量數據經行科學分析和預測,總有會哭的孩子有奶喝的心態存在,盲目增加本單位預算金額,提高設備規格標準,無需求的設備也進行申報,增加了預算審核工作的難度。
國有企業的員工受歷史原因和外部環境影響,容易誤解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的關系,狹隘的認為兩者互不干涉,認為預算是財務部門的事,與資產管理無關。往往是有需要時先買了再說,等到報銷受阻、違規行為暴露之后才尋求解決的辦法。甚至還存在一種看法,認為資產和資金都是國有,不花白不花,只要賬上有資金,買什么資產是自己的事情,輪不到別人管。在預算管理最開始推行的過程中,各單位、人員為了保住手中權力,維持既得利益,人為給資產預算管理推行制造阻力。在資產預算管理實施后,也不遵守企業規章制度,明知故犯在預算外購置資產。這些都是缺乏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概念的具體表現。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資產預算管理必須從制度建設出發,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存量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率,定期進行資產盤點工作,確保賬物相符,為預算的編制工作打好基礎。資產配置必須制定統一的標準體系,從實際需求出發,對資產購置的規格標準、價格標準、數量標準規定上限,結合部門特點和專業區別,完善資產配備標準。預算編制工作必須按照資產配備的標準,以資產利用率、占有率、故障率等數據作為判斷依據,根據人員變動、資產更新、生產計劃來科學預測資產購置的未來需求。
建立統一的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是提高資產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也為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提供保障。利用信息化手段,以資產清查數據和歷史賬目為基礎,建立資產管理信息化平臺,即時準確地反映企業整體及各單位的資產存量和使用狀態,在管理流程上將資產管理的賬目管理和審核流程從線下轉變為線上操作。一方面,企業內部統一的資產信息系統數據,確保了各單位賬目的透明度和準確性,能夠對企業的存量資產數量、規格、狀態提供即時的數據支持和分析,為預算申報的分析、評價和審核提供數據支撐,是實現資產管理動態化、預算管理精細化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資產管理信息化對于無紙化辦公,提高審批效率,規范審批流程、減少人為因素干擾具有重大作用。將資產系統與財務系統實現共享互通,設計數據接口和審批流程聯動,財務報銷資產費用必須以資產管理系統數據為基礎,保證只有經過資產系統審核流程的資產購置申請才能發送財務進行報銷,利用技術手段限制違規行為的發生。
年度資產預算申報,是基于資產現狀對下一財政年度的資產需求進行預估和申請;年度資產預算執行,則需要將全年的預算內容,按照不同時間的具體需求按需執行。年度預算并不能與實際需求完全一致,在執行預算時往往會因客觀條件發生預算取消、變更、增加的情況。年度預算的執行首先應該保證滿足正常的生產工作需要,資產購置必須與實際需求同步,滯后會影響工作安排,提前購置也會造成資產的閑置浪費。對于有正當理由的預算變更,應該經審核批準后及時調整預算指標,避免影響到生產、辦公的正常開展。
在每個財政年度結束后,應對當年資產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對于年度預算執行不到位的,應協助分析其預測與實際脫節的原因,對于無需求年末突擊消費行為,應給予相應處罰,對于年度預算執行過程中的違規行為,應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納入單位考核指標。通過預算執行的跟監督機制和評價機制,加深各單位資產預算管理意識,促進預算編制工作水平的提高,使兩者結合更加緊密。
[1]林翰文,林火平.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思考.求實,2010(5).
[2]于帥.資產預算管理問題探討.東方企業文化,2013(14).
[3]馬敬偉.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預算管理研究.科技與企業,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