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金剛
前段時間,媒體曝光了某集團養殖的一只雞從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是用飼料和藥物喂養的。“速成雞”再次挑動消費者的神經,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消費者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速成雞能吃嗎,會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解答這個問題前,讓我們先看看速成雞的成長之路。
速成雞是什么雞
“速成雞”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從小雞孵出到出欄所需要的時間比較短。要想達到“速成”,主要的影響因素是雞的品種和所喂養的飼料。
目前我國肉雞品種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類是快大型白羽肉雞(一般稱之為肉雞),另一類是黃羽肉雞(一般稱之為黃雞,也稱優質肉雞)。快大型肉雞的主要特點是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效率高。正常情況下,40多天體重可達2 650克,飼料轉化率1.76,胸肉率19.6%。優質肉雞與快大肉雞的主要區別是生長速度慢,飼料轉化效率低,但適應性強,容易飼養,雞肉風味品質好。
有好的肉雞品種,還需要科學的飼養方式,雞才能長得更快。在現代化養殖場中,對溫度、濕度、空氣的清潔度都有嚴格要求,而且采用自動給水設施和自動喂食設施,各方面都有利于雞的成長,所以才會“速成”。
45天出欄能保證質量嗎
網上流傳一種說法:“肉雞是用飼料和藥喂養的,45天出欄,飼料能毒死蒼蠅。”這一說法是否可信?筆者認為,肉雞45天出欄不是什么大問題。事實上,不只是某一家養殖場內肉雞45天出欄,只要養的是同一品種,采用類似的喂養技術,都是45天左右出欄。當然,如果為了追求更高質量的雞肉,那就要選擇生長速度慢、飼料轉化效率低、雞肉風味品質好的雞種。
在養殖場中,因為消毒、防疫等,難免會用到一些藥物和化學原料,不過這一點養殖場要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控制好飼料的質量。
速成雞有營養嗎
歐盟規定:“有機飼養”,每只雞的活動空間大于2平方米,生長期大于81天;“走地雞”則是1平方米和56天;而“肉雞”,每平方米可以養15~20只,生長期一般在6周左右。這個數據令一些人也有所恐慌:速成雞生長環境相對惡劣,生長周期短,會不會本身也被“摧殘”,沒有營養?
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的調研報告顯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肉雞產業體系基本形成。雞肉產業是目前中國畜禽養殖產業中規模化養殖程度最高的產業。規模化養殖相比于農戶散養更便于科學系統地管理。不僅如此,我國肉雞在加工、物流和銷售環節采取嚴格控制。從這一點而言,肉雞在食品安全和營養方面并沒有什么問題。
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在“雞肉的味道”上,肉雞確實不如傳統雞。雞肉的香味很大程度上由其中的“呈味核苷酸”決定,而“勁道”“有嚼頭”則是由肉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決定。這些決定風味和口感的成分跟雞的生長期有關。生長時間越短,“雞味”越淡,也越嫩。所以有的廚房好手在燉雞湯時要求用老母雞。
只是想通過這一數字說明,不用擔心速成雞對身體會造成傷害。當然,這也不是意味著可以放開胃口,天天吃雞,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食用量,重視飲食的多樣化和營養的均衡。
人人都能吃速成雞嗎
雞肉是一種食品,如果沒有對其過敏,或者食后特別不舒服的話,男女老少都可以吃。
筆者在臨床上治療一些肥胖的患者,很多人都很明確說青少年時期食用過多的肉類,結果導致快速發胖。因而,經常食用速成雞,可能對青少年肥胖有一定影響。但這是一個飲食偏好問題,即使換一個食品種類,如果過于偏好嗜食,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的問題。所以作為消費者,面對琳瑯滿目的食品,尤其是速成的食品,不可能不吃;但為了更加的營養均衡,要把握一個度:喜歡吃的東西不要可著勁兒吃,不喜歡吃的也要經常吃一點兒。
需要拒絕的是哪些速成雞
需要嚴厲禁止和查處的是部分養殖場對死雞和病雞的違規處理。雞在生長過程中,因為疾病、體質等各種原因死去,部分商家采用違規渠道使這些雞肉流向市場。死雞、病雞可能攜帶病毒,對人體有傷害,這一點是提醒廣大消費者需要特別注意的,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大力監察,讓放心雞、良心雞走上百姓的餐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