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祥
班主任作為學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成員,對學生思想品德修養、學習生活和健康成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要具有“四心”:愛心、信心、耐心和細心。而且要善于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諄諄誘導,耐心做足文章。如此貫穿始終,持之以恒,才能水到渠成。通俗地說就是反復利用其自身的亮點來教育自己,感化自己,糾正自己。以下是我在班主任崗位上經歷的一個典型個案,就如何做好特殊學生的思想轉化工作,進行分析與反思,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學生基本表現
初二年級學生小A是一位聰明且很有個性的男孩,性格倔強,動不動生氣,與同學關系緊張,自尊心特強但心理脆弱,當受到老師表揚時興高采烈,受到批評時臉色陰暗,氣憤之情溢于言表。有時在課堂上故意弄出很大響聲,以至于老師不得不停下來進行教育。由于在校表現不好,人際關系緊張,導致學習成績一般。
二、轉化過程
小A每次犯了錯誤我都盡力克制自己的脾氣,因為我知道對待聰明的孩子不宜用簡單批評的方式,要以理服人。可是每當我指出他這些錯誤時,他卻認為老師故意找茬。有一次,沒等我話講完就把頭一低,根本不承認自己的錯,還擺出一副受冤枉的樣子。任我再怎么問他就是不承認,后來干脆來個沉默對抗。我只好叫他家長來校一起教育,在家長面前他不得不答應不再胡來,但我看得出他是口服心不服。果然,只好過了半天,第二天又被科任老師批評了。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他一邊拖著身子走進來,一邊說:“又找我干嘛?”我幫他把課堂表現回顧了一下,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希望他能正視自己存在的缺點,要求他盡快改正。可他卻回答說,“為什么不說其他同學的錯誤,偏要找我?”然后我耐心幫他分析不良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他仍然不耐煩地回應我:“你去跟我爸告狀就是了!”接著轉身走出辦公室,回到教室里拿起書包就要走,班干攔著他,他大聲叫道:“我不讀了,讓我回去!”我也不放心走到教室門口,看到此情此景,我深感這個學生有著倔強而叛逆的個性,就像彈簧,我和家長越壓,他彈得就越高。怎樣才能轉化這個學生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呢?我想,他之所以不愿改正錯誤,一定有更復雜的因素。看來只有找出癥結,對癥下藥方能奏效。
之后,我多次與家長溝通,了解他的家庭狀況才明白:愿來他的父母關系不和,經常吵架,一方有氣往往禁不住往小孩身上撒,小小心靈早就傷痕累累。平時少愛的他便經常以遲到、撒謊、發脾氣甚至用拳頭等行為來抗拒家庭造成的不公。最近又因父母離異成了單親家庭,于是他的心情更糟了,遇事不順就出現強烈的反叛或對抗情緒。
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徹底弄清了這個孩子行為背后的復雜心理,明白了他的思想、他的行為必須通過家長和學校雙方面努力配合才能得到糾正。接著我與家長多次交流教育方法。其實在家里爸爸還是很愛他的,教育這樣的孩子不能性急,要原諒他的過去,多寬容他的過失,讓他實實在在感受到家庭愛的溫暖和老師的關心,慢慢撫平他心靈的創傷。在學校我經常關注他的表現,盡力發現他身上的亮點,及時給予表揚。對他的點滴進步,我都用慈祥的眼光和笑容來回報他。指導他閱讀一些有益的書籍,讓他從書中的人物事跡中體會做人的道理,從書中汲取知識營養。在學習上,我給他找責任心強又樂于助人的好學生結為對子,互相學習,幫他一同進步。平時一旦發現他的情緒不對勁,馬上與家長取得聯系,詳細了解情況,并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逐漸我們的努力有了第一個回報,首先在儀容儀表方面,我發現他頭發理得很標準,于是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說他具有男孩的陽剛之氣。當時我就細心覺察到他不好意思的笑容,這是開心的笑容,跟以往大不一樣的表現。文科老師說他背誦、默寫單詞、句子和課文比以前有進步,我便立刻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進步很大,號召后進同學要像他一樣努力。多次表揚后,他的性情有明顯好轉。他開始愿意與我接近,說話交談不再像以前那樣犯沖,與同學相處較為和諧,脾性也溫和了許多。當然,有時還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每次我都用溫和的態度與婉轉的方式指出他的錯誤,盡量不傷他的自尊。如用拉家長的方式與他交談,我發現他很愿意以這樣的方式交流,久而久之,哪塊肉疼哪塊肉癢我都掌握得一清二楚。交往時間長了,彼此便完全沒了隔閡,反而多了一份依戀,他幾乎每天課間都要到我辦公室來說說話,我也鼓勵他常來,因為我可以借機了解他和班里同學的思想,更好地發揮班主任的作用。通過半學期的努力,他能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不僅工整也能按時上交,各科測試成績都有明顯的進步,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善了,科任老師也多次表揚他。
三、分析與反思
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期,是心理上從幼稚變為成熟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一方面他們正在竭力擺脫童年時期的幼稚狀態,向成人過渡,有強烈的自主愿望;另一方面,他們又不具備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能力。青少年的內心生活可以說是充滿矛盾和沖突,處于一種非常不平衡、不穩定的狀態中。當家庭環境突然發生變化時,他們的獨立性,自控性與適應性就出現了紊亂,思想迅速跌落低谷。如何走進學生的內心,準確了解他們的心理,給予他們恰當的引導成了當前班主任工作的必要任務。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表揚的力量是巨大的,每個學生都期待得到老師的信賴與贊揚,教師在學生教育中應循循善誘,尋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多一些贊許,多一些肯定。當他們思想低落時要及時給予親人般的溫情與關懷,想方設法融化他們心里的堅冰。幫助他們重新振作起來,重新融入集體,回歸課堂,快樂成才。
(江西南昌十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