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本文從中職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普遍問題入手,闡述問題產生的原因和相關對策。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對中職學校的教育發展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十一五期間,中職教育將為社會輸送2500萬中等職業技能人才。為此,加強中等職業學生的職業技能,使他們更好更快地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們教職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中職學生 頂崗實習 技能
一、頂崗實習的必要性
中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出能適應企業和社會需要的一線技能型人才。換言之,學生走進中職學校時,我們教職人員就應該明確對學生的教育目標——順利就業。然而,傳統模式下的中職教育深刻影響了教育實習模式。傳統的教育模式是接受式的,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在教授內容上重理論知識,卻容易忽視能力方面的培養。學生長時間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缺乏主動思維能力,更別說在創新能力上得到長足的發展。學生對待知識的探索缺乏起碼的主觀能動性,在其職業技能的實際動手能力方面更是無法得到良好培養。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加強了頂崗實習的力度,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縮短學生進入企業實際工作的適應時間。頂崗實習模式應充分注意到學生能力的有效培養。實習效果通過多種評定標準,不僅目的性強,而且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既保證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實踐,又同時做到了企業對人才的儲備。值得一提的是,在頂崗實習中,學校和實習單位的角色由原來的主導性轉變為輔助補充性角色,主要在宏觀上起到管理指導作用。在具體實習教學中,則讓實習生發揮自身的主動性,這樣職業技能就會得到有效提高,讓學生在實踐中對理論知識進行認知,在實踐中學會自我管理,逐步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
二、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近期,筆者學校安排機械、數控、機電等專業三年級學生到校外相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筆者按隨機抽樣調查的方法選取了60多名實習生進行跟蹤調查和訪談,調查結果顯示,合作企業普遍反映不少學生就業后,存在不少缺陷。作為職業教育工作者應當承擔幫助學生實現良好就業的重要使命,針對學生在實習中的表現,筆者總結幾點筆者學校學生目前存在的不足。
1.缺乏遠大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確立,其實就是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完善的過程。根據調查得知,筆者學校部分頂崗實習學生沒有明確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缺乏合理的規劃。他們從學校走向企業,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和單一的流水線操作,感到很不適應,這些主要表現為在實習過程中缺乏工作積極性、不思進取、得過
且過。
2.進入企業后適應能力較差
根據教育部頒發的中職學生管理規定,中職三年級學生要按專業不同被推薦到企業的對應崗位進行頂崗實習,目的是使學生能將學校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相結合,實現中職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順利過渡。學生進入企業實習,首先要在心理上接受由學生到員工的身份轉換;其次要遵從企業的管理規定,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工,有事不能上班要履行請假手續等等,使自己的行為符合企業對員工的要求。經過跟蹤調查,筆者學校赴企業頂崗實習的學生向員工角色的轉換普遍較慢,多數需要經過三個月的時間才能適應崗位要求,還有部分學生做事拈輕怕重,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致使他們無法適應企業的管理模式,從而被迫中斷實習。
3.普遍缺乏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人的成長過程歸根結底是一個從家庭、學校走向社會的社會化過程,中職學生也不例外。筆者學校的中職三年級學生大多數都是處于18歲的年齡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不愿意受他人約束,他們渴望被關注被尊重,渴望與他人交流,希望在與他人合作共事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但調查結果顯示:中職學生由于長期在生活學習中缺乏自信和被認可,沒有很好掌握與人交談、傾聽的藝術和技巧,不能與上司、同事和睦相處,較難協調各方面的人際關系。面對與他人的分歧,往往用冷漠、爭吵甚至打架斗毆等消極方式來解決。人際關系的不和諧直接影響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部分學生有強烈的挫敗感,最終無法正常進行頂崗實習工作。
4.個人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筆者一直在中職學校從事機械專業的一線教學,發現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輕基礎;重功利,輕素質;重操作,輕知識”的思想意識。具體表現為:學生不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導致無法順利完成專業課學習;學生不注重人文素質的提高,即重學做事,輕學做人,這種現象導致的后果是了個人綜合素質不高。具體表現為他們在生產流水線上實習操作時,只求速度,不求質量,多次出現次廢品而導致返工的現象。另外少數學生的自控能力差,實習期間屢次出現遲到、曠工、打架等違紀行為。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加強實習前就業指導,使學生有充分思想準備
筆者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處處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理念,早在學生中職一年級時,就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等課程,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制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法律意識。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也特別強調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和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同時還盡量安排學生與往屆的優秀畢業生進行交流,從他們身上學習寶貴的經驗。多管齊下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就具備明確的職業目標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有利于學生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以適應職業崗位的需要。
2.強化實習前技能訓練,以員工的標準要求學生
為了使得學生達到頂崗實習的技能要求,筆者學校將學生技能操作工考核培訓安排在中職二年級的第二學期。學生對技能等級證考核很重視,大部分學生都能認真訓練掌握相應的技能,學校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應該注重學生工作態度的考核,可以參照企業對員工的要求準則:不遲到早退,不曠工,不拈輕怕重,能吃苦耐勞,具有協作的團隊精神等。并將這項考核納入到學生技能考核中去,不合格者必須留校接受再次培訓。最終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具備正確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優秀品質。
3.加強心理輔導,培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關系人才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職學生人際交往、與人有效溝通等能力較弱。因此,要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心理發展環境,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人際交往中的不快或沖突。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為人處世心態:不與人斤斤計較,心胸開闊,懂得傾聽,尊重理解關心體貼他人,以真誠謙虛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
中等職業教育有別于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它主要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頂崗實習是中職學生畢業前必經的環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的外在延伸,是教育教學的綜合實踐環節。既能使學生受到教育,接受工作實際鍛煉,又能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為將來從事本專業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頂崗實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適應能力,從而實現中職畢業生的完美就業。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工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