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樂琪

二十年前,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的一部叫做《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的書被譽為“為幾代人指明未來方向的不朽經典”。托夫勒在這本書中,將人類社會劃分為農業、工業和信息化三個階段。當人類走過了漫長的前兩個階段之后,預測學家們發現托夫勒的預測正變成現實。
二十年后的今天,當人們在信息化的浪潮中實踐著“創造未來”的使命時,或許已經很少有人再去重讀托夫勒的經典,但客觀而言,《第三次浪潮》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經濟的方方面面。
就在數月之前的一次由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主辦的活動上,顏景海便是以《第三次浪潮》開始,講述信息化為中小企業所帶來的機會。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副總經理、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顏景海通過多年的調研,對于信息化在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之大越來越認同,并盡力推動這種信息化進程的加快。
“信息化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推進工程幫助中小企業使用信息化工具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進行科學決策,從而實現轉型升級。升級是為了調整現有產業結構,把落后和過剩的產能淘汰掉。”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顏景海教授反復強調“信息化”對中小企業的重要性。
2013年,我國經濟產業結構失衡、內需不足等深層次問題日益凸顯,中小企業轉型升級舉步維艱,進程緩慢。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生產經營成本持續上升,市場競爭激烈,廣大中小微企業面臨日益嚴峻的生存環境。在這種背景下,訂單下降、成本上升、同行惡性競爭和產品技術更新快等一系列問題就進一步凸顯出來,倒逼企業進行轉型升級。
顏景海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已進入關鍵階段,信息化已成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在促進現代產業體系建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積極采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提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對提高中小企業的整體素質,加快我國結構調整,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逐步建立“政府倡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支持、服務和保障體系,形成一個完善、誠信、高效的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網絡,是擴大和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應用范圍和水平,加快信息化進程的重要保障。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政府搭建公共服務平臺,調動社會各方的資源和優勢,包括國內外優秀IT企業、各類服務機構、新聞媒體等,與各地中小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合作,引導、推進、開展各類信息化推廣活動。2005年8月,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現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共同啟動并組織實施了“中小企業信息化推進工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對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作為此項工程的承載單位之一,工信部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與中國聯通等信息化服務商合作,從“十一五”啟動的“百萬中小企業信息化培訓”工程開始,到現在每年全國組織幾十場次的“創新中國行”活動,通過活動、講座、現場演示、交流互動等方式提供引導、示范和服務,影響和幫助中小企業家了解并使用信息化產品,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技術和管理水平,強化企業競爭力。
顏景海建議,對于企業自身來講,更要積極關注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技術成果,充分發揮信息化產品、服務的作用,同時可以嫁接成熟的公共服務平臺,促進企業發展。比如基于互聯和移動互聯技術的中小企業信用融資交易公共服務平臺,該平臺選取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中有良好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以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原有信用評級為基礎,采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動態數據(如交易記錄、客戶評價、履約情況等),形成動態的信用評價結果,以民間資本為主的融資服務商將以此為依據向企業提供資金,滿足企業在生產資料流通環節的資金需求。
中國經濟信息:您怎樣看中小企業在過去一年里的發展?
顏景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效益持續改善,營業收入增速平穩,利潤保持較快增長,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企業虧損面持續縮小。
但規模以下的中小微企業就沒有那么樂觀,他們的規模太小,抗風險能力太弱,任何一個因素的波動都會導致企業經營出現起伏和變化,如資金短缺、稅負偏重、成本上漲、訂單減少、競爭加劇、創新力弱等,依然是制約中小微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信息:您認為中小企業在城鎮化進程中有面臨哪些機遇?
顏景海: 村鎮是中小企業特別是實體中小企業的主要集聚區和產業帶,這次的城鎮化建設將以科學的規劃方式把城鎮的生活區、生產區及商業區科學有效地規劃出來,這是中小企業發展和二次創業的有利時機。通過這次城鎮化建設,將給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在村鎮的中小企業帶來全新的機遇。
如土地確權(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是用租賃的方式租借土地,有的就是在自己的家前屋后利用空間搭建臨時廠房,一臨時就二十多年),這次小城鎮建設將會重新規劃產業園區,從而使他們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在他們遷居新廠的同時,通過工業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實現轉型升級又會使企業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失地農民的集中居住又將為周邊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穩定的勞動力資源,通過專業技術培訓和不斷的學習將把他們培養成為技術工人或專業技術人才,這樣就為企業的創新發展和技術升級積累寶貴的人才資源。同時,這種生活與生產之間的良性互動又將為商業企業提供發展機會。
中國經濟信息: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三年,您認為應如何破除這種“魔咒”?
顏景海: 目前普遍的說法是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5年,因此說是短命的。這是與我國當前所處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定階段分不開的。國家從舊有的體制向新的體制過渡,所有的原則和規定都在發生變化,有些不合理的因素仍然在指導和制約著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稅收少,貢獻小,因此它們對各級政府的影響力微乎其微,任何一個地方政府的政策變化,一個產業的此消彼長,都將使大量的中小企業蒙受損失甚至倒閉。endprint
另外,細分一下,生產型中小企業的壽命遠遠超過兩三年,因為從立項到建廠房、安裝設備、培訓員工到正式投產,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在我所接觸的幾百家生產型中小企業中,他們絕大多數的壽命都在5年以上(或許我看到的都是比較長命的企業)。
政府和社會不應該將精力放在關注哪個企業成長、哪個企業倒閉、哪個企業發展,而是應該傾力打造讓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公平、公正的經營環境,這才是我真正關注和最為擔憂的問題。
一個企業從創立那天起,就基本決定了它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黨的十八大之后,很多靠吃官飯和官家關系的飯店、酒店紛紛倒閉或轉行,它體現了不適應大環境的部分企業現狀。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擔憂和扶助的,也不用擔心它開業多久,是否短命長命。
放眼將來,在一個健康的、法制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公平、公正、客觀的經營環境下,更多具有創業創新精神、有一定才能和智慧的優秀人士將成立公司、依法經營、依法納稅、科學管理、信息化提升、合理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相信這樣的企業令人尊敬且不會短命。這就是未來中國長壽企業的種子和幼芽。
中國經濟信息:現在都在談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中小企業群體的角度,您怎么看?
顏景海:從“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外貿加工基地到成為世界制造中心,中國走了30多年。由世界制造中心到世界“智造”中心,將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也是中國產業發展的一個夢。
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來看,重視和發展經濟特別是實體經濟的國家都逐漸地從低端產業向高端發展,從制造中心向擁有知識產權的高端創造發展。像中國這樣擁有著巨大人口數量和產業數量的國家,短期內不可能成為世界“智”造中心,但是核心產業、核心企業擁有引領世界發展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業績是迫切的和必須的。如我們的航天科技誕生了嫦娥落月以及高鐵、4G通訊這樣的驕人業績。
現階段中國的中小企業首先是解決生存問題,其次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則去講誠信,講品質,講可持續發展,講環保,講關懷員工……從這樣的最基本的元素起步,然后堅持走品牌化道路,走低能耗、低排放道路,走合作與專業化發展道路,講創新,講尊重知識產權……但更多的是工藝創新、流程創新、產品創新,逐漸地向產業上游、行業上游和世界前沿追尋和努力。
中國經濟信息:展望2014,您對中小企業在2014年及以后的發展形勢與趨勢持怎樣的觀點?
顏景海: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為中國經濟發展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給出了方向,指明了路徑,提供了內生動力。從“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要的有益的補充”到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市場在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到“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從“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到“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新的時代條件下經濟發展的清晰認知和面向未來的戰略定位與發展思路,這無疑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中小企業主投資的積極性和熱情,各種進入門檻降低、稅費政策優惠也將使得大量的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將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但從數據上顯現應該是在下半年。隨著各部委、各級政府對中小企業扶助、發展、刺激政策的到位,各金融機構的政策調整到位(如新三板等),中小企業的業績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但是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還有相當數量的中小企業由于他們長期固守著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傳統的生產方式,不肯創新變革,他們將會被逐漸嚴格執行的法律、法規和日益嚴苛的市場規律所淘汰。
總之,2014年在黨中央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下,政府將逐漸減少對市場的不必要干預,從對要素市場的過分控制中退出來,讓市場充分發揮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營造一個公平、公正、健康、寬松的發展環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廣大的中小企業要守法經營、持續創新,才能持續健康發展并真正享受到深化改革的紅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