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全,盛保龍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浙江平湖 314211)
浙北地區大棚蘆筍主要害蟲性誘劑防治試驗
陳永全,盛保龍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鎮農技水利服務中心,浙江平湖 314211)
在蘆筍大棚內開展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性誘劑防治試驗,結果表明,試驗區平均每667 m2幼蟲量643頭,比對照區的1 373頭減少730頭,減幅達53%,試驗區平均每667 m2卵量10塊,比對照33塊減少23塊,減幅達70%。可知通過性誘劑防治效果明顯,值得在大棚蘆筍生產區推廣應用。
大棚蘆筍;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性誘劑;誘捕器;誘殺效果
近年來,浙北地區引進示范種植蘆筍超過550 hm2,產品銷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667 m2產量1 200~1 500 kg,效益13 000~15 000元,不僅調整了當地產業結構,也增加了農民收入。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無公害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基于此,2013年以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為防治對象,用性誘劑誘捕防治,具體防治效果報道如下。
1.1 誘捕器與誘芯
選用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專用干式誘捕器與通用水盆誘捕器,誘芯選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與北京綠瑞源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橡膠塞式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高效誘芯[1-2]。
1.2 誘捕器與誘芯的設置方法
干式誘捕器誘芯按誘捕器內置的位置放置,懸掛高度與蘆筍作物高度相當。
水盆誘捕器,取口徑20cm水盆,用細鐵絲橫穿一枚誘芯置于盆口上方并固定好,使誘芯下沿與水盆面齊平,以防雨天盆水較滿而浸泡誘芯。將誘盆掛于大棚中央,懸掛高度與蘆筍相當,隨時檢查,向盆內加清水以保持水面高度,水內加0.3%的洗衣粉,加水量為水面離誘芯下沿距離1~1.5cm。
1.3 誘芯放置密度
根據大棚蘆筍的立地條件,一般334 m2大棚面積放置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誘芯各1個。
1.4 誘芯的放置時間
2種誘芯放置時間均為2013年6月16日至9月22日,共98 d。
1.5 田間試驗設計
設2個試驗示范點和1個對照點。新廣莊園果蔬專業合作社21.9 hm2與華江果蔬種植園6.8 hm2大棚蘆筍全部放置性誘劑作為試驗區,以沈健基地2 hm2沒有放置性誘劑為對照區。試驗區與對照區相隔距離為4 km左右。
放置性誘劑前7 d,試驗區與對照區均用藥1次,使各區田間殘蟲量持平。
1.6 調查
每區確定334 m2大棚面積為考查對象棚,每棚確定考查蘆筍作物株數為150株(667 m2植株密度為6 000株)。
2.1 試驗區誘蛾量
2個性誘劑誘殺試驗區從2013年6月17日至9月20日,平均每天誘捕斜紋夜蛾221.0只,甜菜夜蛾23.8只(表1)。
2.2 試驗區、對照區蟲口密度
通過6月20日、7月10日、7月30日、8月20日、9月10日、9月30日6次調查,性誘劑誘殺試驗區平均每次667 m2幼蟲量643頭,比對照區的1 373頭減少730頭,減幅達53%。試驗區平均每次667 m2卵量10塊,比對照33塊減少23
塊,減幅達70%(表2)。

表1 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性誘劑誘捕量

表2 性誘劑誘殺區和對照區幼蟲量和卵量
2.3 經濟收效
2013年誘殺區每667 m2蘆筍用性誘劑1個,生產周期成本為76元左右,比對照區6次用藥防治減少4次,每次防治用藥成本按18元算,誘殺區防治2次藥劑成本36元,用工14元,計算每667 m2成本126元。對照區用藥6次,按每次藥18元、用工7元,計防治成本150元,二者相比,試驗區較對照區防治成本減少24元。蘆筍產品售價因品質安全深受客商青睞,每千克高出1元以上,按試驗區667 m2平均產量1 200 kg計算,每 667 m2共增收1 200元。
試驗表明,大棚性誘劑誘殺區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幼蟲量減少53%,卵量相應減少70%,同時減少了農藥的施用次數和施用量,降低農藥殘留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產品質量安全系數, 667 m2增加種植者經濟收益達1 200元,因此值得在大棚蘆筍生產區推廣應用。
試驗使用的性誘芯密度較低,可能影響防治效果。在本試驗條件下,利用性誘劑誘捕防治害蟲可減少農藥的使用次數,但不能完全依賴性誘芯,應與化學防治相結合,方法是在每棚誘殺蛾量高峰后3~4 d就可用對口農藥進行防治。
試驗性誘芯放置時間為6月中旬,可能晚7~10 d。不同大棚蘆筍栽培立地條件可能不同,要加強田間蟲情調查確定誘殺放置時間與用藥時間。
使用性誘劑誘殺害蟲時,誘捕器日常管理十分重要,特別是水盆誘捕器需要及時加水。試驗所用誘捕器水盆口徑較小,25cm可能更合適。另外由于性誘劑只針對目標昆蟲,故安裝不同種害蟲的誘芯時需洗手,以免混淆減效。
[1] 董雙林,杜家緯.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鑒定及應用研究進展[J].昆蟲知識,2002,39(6):412-416.
[2] 李愛平,郝乃香,張永祥,等.小菜蛾性誘劑田間控害試驗[J].山西農業科學,2007,35(10):44-45.
[3] 李惠明,朱佩瑾,楊銀娟,等.甜菜夜蛾性誘劑組分添加對誘蛾量的影響[J].長江蔬菜,2010(18):19-21.
[4] 許國慶,蔡忠杰,劉培斌.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與應用[J].昆蟲知識,2008,45(3):357-361.
[5] 朱國仁,王少麗,張友軍.不同性信息素產品誘捕甜菜夜蛾的綜合評價[J].中國生物防治,2010,26(4):404-408.
[6] 李梅,王少麗,孫俊銘,等.甜菜夜蛾4種性誘芯的田間誘蛾性能比較研究[J].中國植保導刊,2013,33(3):24-27.
[7] 瞿蘭芬,肖鋒.斜紋夜蛾性誘劑2種型號誘芯田間對比試驗[J].現代農業科學,2010(2):174,177.
[8] 毛艷芝,孫艾萍,高源,等.多食性致災害蟲甜菜夜蛾監控新技術及推廣應用[J].新農村,2010(6):54-55.
[9] 羅禮智,曹雅忠,江幸福.甜菜夜蛾發生危害特點及其趨勢分析[J].植物保護,2000,26(3):37-39.
(責任編輯:張瑞麟)
S 436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0528-9017(2014)05-0709-02
2014-02-14
浙江省農技推廣基金會重點資助項目(20120601)
陳永全(1963-),農藝師,大專,主要從事農作物病蟲測報與防治工作。E-mail:495952804@qq.com。
盛保龍(1964-),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化,綠色安全防控工作。E-mail:x ds bl@163.com。
文獻著錄格式:陳永全,盛保龍.浙北地區大棚蘆筍主要害蟲性誘劑防治試驗[J].浙江農業科學,2014(5):70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