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軍
(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安徽 馬鞍山 243071)
在漢英交替傳譯中,如何把漢語轉換成地道的英語表述,達到“準、快、順”的標準一直是譯員們追求的目標。作為語言的最小單位詞匯,譯員在漢英進行口譯時往往要根據情況靈活采取詞性轉換的技巧加以處理,使得英語表述更地道,表達更簡潔、流暢。這主要是因為漢語和英語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屬于不同的語系。許余龍認為:“漢語多類似于孤立語(isolating language),英語則含有較多的綜合語成分(incorporating language)”(許余龍,2002:341)。 因此漢語的結構相對松散,詞性變化不多,英語則詞性變化較多,往往一個詞根能引出不同詞性的多個詞,如character,characterize,characteristic。這些漢英兩種語言的差異,就使得在進行漢英交替傳譯中需注意詞性轉換。
本文通過對南京大學09MTI口譯班兩名同學的漢英交替口譯的錄音轉錄稿進行研究,分別對兩篇語料英文譯語中出現的詞性變化現象進行的分析。如表所示,語料中出現詞性轉換的地方一共是65次,由此可以詞性變化現象在漢英交傳中還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表1:語篇中出現的詞性變化現象的統計結果
通過對錄音轉錄稿的分析,整個兩篇文章的漢英口譯中。出現詞性變化最多的是漢語中的動詞轉換成英語中的其他詞性。
在漢語中,動詞運用的頻率相對比較高,有時候一句話中包含多達三個以上的動詞,結構相對松散。在把這樣的句子譯成英語時,就要注意把一些動詞轉換成名詞,使英語結構更加嚴謹,緊湊。漢英口譯中這樣的詞性變化發生的頻率相對比較高,也是不同水平的譯員在口譯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最常使用的一種詞性轉換方式。
源語:每個孩子都可能遭遇到至親突然去世的問題。
譯語:Every child may be confronted with the sudden death of his or her dearest person.
源語中的“去世”為動詞,為方便句式的組織,在譯語中,譯者把其轉換為名詞,同時去掉對“問題”一詞的翻譯,整個英文句式相對比較緊湊,簡潔。
介詞和介詞短語在英語中有著非常重要和特殊的地位,使用的頻率高,同時介詞也是非常靈活和難以很好掌握的一類詞。
源語:在孩子入園、入校后,(家長要)配合幼兒園、學校,使其得到全面發展。
譯語:After children are admitted to the kindergarten or school,parents should work closely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kindergarten or school in enabling the childre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譯文中,把“配合”轉換成了一個介詞短語“in cooperation with”,使得整個句式靈活,而層次分明。表達比較地道,有效,更符合英文表達的習慣。
漢語中的動詞使用頻繁,有時候可以根據表述習慣的不同或可能是沒有對象的動詞,而將漢英口譯中的漢語動詞轉換為英語形容詞。
源語:人們一想到死亡將使自己徹底告別人生中的摯愛便會痛苦不堪。
譯語:When it comes to death,people will realize that he will say goodbye to his loved ones in life,and so he will feel upset.
筆者改進的譯文:The thought of death,which means saying goodbye to loved ones,will cause people unbearable sorrows.
該句中,“痛苦不堪”的“不堪”為動詞難以忍受的意思,在較好譯文中處理為形容詞“unbearable”較為妥帖。整個句式相對比較簡潔,地道。譯語中,譯者簡單運用了“feel upset”,意思上欠妥。漢語中動詞相對比較靈活,很多動詞也屬于其他詞性的活動,類似“真是運氣了你”中的“運氣”便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那么這樣的動詞在譯為英語時,都會轉換為形容詞。還有些漢語動詞在英語中是找不到想對應的動詞,也可以考慮將其轉換為形容詞。
在漢英交傳中有時候會將英語中的名詞轉換為其他詞性,其中比較多見的是名詞轉換為動詞和形容詞。
漢英交傳中動詞轉換為名詞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然后過多的在英語中使用不必要的名詞會也會導致中式英語的產生。例如“使得科技得以提升”,如果翻譯成“make an improve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就不如譯成“impr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直接把“提升”轉變為動詞更為簡潔,避免了中式英語的出現。因此,在漢英交傳中,如果不加取舍或進行詞性轉換的話,就會導致中式英語的產生,影響了表達的簡潔與流暢。
漢語中的詞性相對比較靈活,一些詞的詞性在一些場合下也可以用成另外一種詞匯。在古漢語中就有詞性活用的現象。在漢英交傳中,漢語中的一些名詞可以轉換為英語中的形容詞,此類名詞一般都有形容詞的特征,可以做定語、表語或者本身在漢語中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那么在漢英口譯中的可以將這樣的名詞轉換成英語中的形容詞。
在漢英交傳中,漢語中的形容詞可根據需要轉換為英語中的名詞或副詞。轉換為名詞時,主要出現在英語中沒有同樣詞性和同樣意思的對應詞,而有意思對應的名詞。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把漢語中的形容詞轉換為英語中的名詞。還有可能是因為句式轉換的需要,把形容詞轉化為名詞作為句中的某一成分,主語或賓語。
漢語中的形容詞有時候可以轉換為英語中的名詞。例如:熙熙攘攘的人群,可以譯為“the throng/crowd of people”.在錄音文稿中也不缺乏這樣的例子。
源語:明智的家長很懂得權威樹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權威的樹立不是靠壓制,強求、主觀臆斷,而是采用剛柔相濟的方法。
譯語:Wise par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authority and understan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uthority is not by force or by subjective assumption,but by alternating the strong and mild methods.
在這一句的漢英交傳中,漢語源語中作定語的形容詞“剛柔相濟的”,譯員譯成名詞短語the strong and mild methods,作為后置定語,詞性的轉換恰當。
英語中大多數的形容詞和副詞都可以進行轉換,在漢英交傳中,當名詞轉換為動詞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漢語名詞前作為定語的形容詞也隨之轉換成英語中修飾動詞的副詞。這兩種詞性轉換通常同時發生。
源語:一般而言,人們喪親之后的感情悲傷對人之精神與肉體都有較大的傷害。
譯語:Generally speaking,people will suffer a lot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after losing their dearest ones.
在漢語源句中的形容詞“較大的”轉換成了譯語中的副詞“a lot”或“greatly”,那么同時發生詞性變換的是源語中的名詞“傷害”轉換成翻譯語中的動詞“suffer”。隨著發生變化的還有源語中的 “精神與肉體”轉換為譯語中的副詞“mentally and physically”。整句譯語的詞性轉換現象發生的比較集中,這主要是因為句式和謂語動詞發生了變化。
漢英交傳中,漢語中的副詞可以轉換為英語中的介詞和形容詞。英語中大量使用介詞,在漢語中一些表示方式、程度等的副詞在英語譯語中可以轉換為介詞或介詞短語。副詞和形容詞之間的轉換則較為普遍,同時可能會伴隨動詞轉換為名詞。
漢英交傳中,部分表示程度、方式的介詞可以靈活轉換為介詞引導的短語來表示,這主要也是因為,在英語中沒有這樣的副詞與其對應,而可以找到相關的介詞或介詞短語來表達這樣的意思。
源語:處理好了這四類問題,可以相當程度地避免青少年走向自殺或使用暴力
譯語:After properly handling these four types of problems,we can to a large degree help young people avoid committing suicide or resorting to violence.
在這一句的漢英交傳中,譯者把漢語源語中的副詞短語“相當程度地”轉換為英語譯語中的介詞短語“to a large degree”更加符合中文意思,表達準確、通常、地道。
英語中大多數的形容詞和副詞都可以進行轉換,在漢英交傳中,當名詞轉換為動詞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漢語名詞前作為定語的形容詞也隨之轉換成英語中修飾動詞的副詞。這兩種詞性轉換通常同時發生。
源語: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從,合理地使用這一特點,對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形成是很有益處的,對于幼兒來說,尤其是這樣。
譯語:Parents’ education are easily accepted and obeyed by children.with reasonable use of this character,it will be beneficial for developing good ethical quality and behavior in children,especially in young children.
在這一句的漢英交傳中,較好譯語中把“合理地使用”這樣一個副詞加動詞的短語,轉化成為形容詞加名詞的短語,整個句式顯得更為簡潔、緊湊。
在分析中不難得出在這幾小類地詞性變化中,動詞和名詞間的相互轉換占了很多,是漢英交傳詞性變化中最常見的一種。有些詞性的轉換往往是也同時發生,例如名詞和動詞間的轉換,通常伴隨著形容詞和副詞間的配套轉換。由于語料的有限,除了這九類詞性變化,仍然有一些漢英交傳中的詞性變化是存在的,仍有進一步探討和研究的空間。
(注:本文系安徽省重點教研項目——綜合化背景下師專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2013.1-2014.12);2010年安徽省省級特色專業項目——馬鞍山師專英語教育專業,項目編號:20101232;校級科研項目——漢英交替傳譯詞性轉換現象分析及相關策略研究)
[1]Chomsky,Noam.Syntactic structures.Berlin:Walter de Gruyter GmbH&Co.HG,2002.27.
[2]Daniel,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4.
[3]Gile,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4]Jin,Di,Nida.Eugene A.On translation.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1.
[5]劉宓慶口筆譯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6]許余龍.對比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341.
[7]葉子南[M].高級英語翻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