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芳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職業教育對城市經濟增長貢獻研究
——基于珠三角城市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王曉芳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東莞 523808)
本文以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作為理論模型,提出職業教育通過促進就業和人力資本積累來促進經濟增長,并利用珠三角2005~2011年九個城市的面板數據對該模型進行檢驗。研究結論表明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促進經濟增長,但作用仍然有限。研究結論同時也顯示,如果職業教育發展與經濟增長的要求不協調,則會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因素。
職業教育;城市經濟增長;面板數據
人力資本(HCM-Human Capital Management)理論最早起源于經濟學研究。自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開創人力資本理論以來,教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以及如何量化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
Robert Merton Solow(1957)對哈羅德—多瑪模型進行修正,在生產函數中引入技術進步因數,由于技術進步因數只作為索洛模型的外生變量,所以對促進技術進步起重要作用的教育沒有做獨立分析和解釋,但是間接地論述了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Thodore W.Schults(1960)認為人力資本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并開創了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測算方法。Paul M.Romer(1986)和Robert Lucas(1988)提出了內生經濟增長理論,把技術進步內生化。而在揭示技術進步的決定因素過程中,內生經濟增長理論明確了勞動力通過教育獲得技術,從而促進經濟增長的機制。Mankiw et al(1992)對98個國家1985年人均產出跨國差異研究表明,人力資本水平對跨國差異的貢獻為 49%,人力資本的產出彈性為0.28。巴薩尼和斯科皮特(Bassanini&Scarpetta,2001)以經合組織國家1971~1998年的數據為樣本,以工作年齡個人人均GDP為被解釋變量,以成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數為解釋變量,研究結果表明成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數每提高1%,人均GDP增長0.57%。Blankenau et al.(2006)經研究得出公共教育支出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具有穩健的促進作用,但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沒有什么顯著影響。
同時國內學者對教育促進經濟增長的貢獻研究也不少,不僅證實了教育對經濟增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還測算了我國教育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如著名教育經濟學家王玉昆(1988)測算了我國1964~1982年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計算結論為:小學教育的貢獻是13.9%;初中教育的貢獻是8.3%;高中教育的貢獻是2.9%;職業教育的貢獻是1.6%。崔玉平(2001)年對1982~1990年間我國教育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進行了計算,得出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84%;高等教育的貢獻率為0.48%。張純記(2009)認為高職教育通過促進區域人力資本質量提升、區域技術進步、區域產業升級等,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王培俊、王立平(2011)的分析認為我國職業教育經費的投入以及職業院校畢業生人數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較為顯著的正相關性,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和政策傾斜力度能夠明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王磊(2011)的分析結果表明,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各地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0.23%,其中職業教育通過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05%,通過促進就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0.18%。
綜觀上述可以發現,大多經濟學者研究教育對經濟增長促進作用的著眼點主要是在宏觀上測算出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而對職業教育與城市經濟增長的關系的中觀層面實證研究卻不多。本文提出職業教育通過促進就業和增加社會人力資本的理論模型,并利用2005~2011年珠三角9城市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
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主要是通過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能,進而提高社會人力資本水平來實現。也就是說。教育的作用相當于使初始勞動力投入量正相關地增加,從而成為經濟增長的源泉之一。基于上述綜合考慮,可以將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表示為:
其中:Y為產出量,A為技術水平常數,K為資本投入量,L為勞動投入,H為社會人力資本投入,α為資本彈性系數,β勞動投入彈性系數,α+β=1。
其中各變量的含義:y為一定時期內經濟的年平均增長率,Cl為勞動力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份額,l為勞動力投入平均增長率;CE為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份額,e為教育平均增長率。
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為勞動市場提供熟練的專業技能勞動者,即增加就業,所以通過促進就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表示為, 其中 lv表示職業教育對勞動力增長貢獻;二是通過職業培訓促進社會人力資本的積累進而促進經濟增長,所以人力資本的積累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以表示為,其中Ev表示職業教育投入占教育總投入比例。因此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綜合貢獻可以表示為:
(一)樣本數據的說明
本文選取珠三角九個城市2005~2011年相關數據作為樣本,其中經濟增長Y由GDP作為替代變量,資本投入量K由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作為替代變量,勞動力投入L以城鎮職工就業人數作為替代變量,教育投入E由教育經費作為替代變量,職業教育對勞動力增長貢獻lv用畢業生人數占當年末城鎮職工就業人數比例作為替代變量,職業教育投入占教育投入的比例由職業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Ev作為替代變量。
(二)模型測算方法選擇
本文采用面板數據的測算方法來研究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由于面板數據模型分為混合模型、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和個體隨機效應模型。為準確的選擇模型,本文利用Eviews6.0對相關數據進行回歸,先對混合模型和個體固定效應模型采用F檢驗,通過計算可得F=164.5>F(8,53),所以應選擇個體固體效應模型;再對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和個體隨機效應模型采用 Hausman檢驗,相應Hausman統計量的值是76.200337,相對應概率0.0000,說明檢驗結果拒絕了隨機效應模型原假設,應該建立個體固定效應模型(見表一)。為了求解各個城市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變量系數,本文采用變系數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表一:個體隨機效應模型Hausman檢驗結果
(四)實證結果與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采用變系數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分析職業教育對珠三角城市經濟增長的影響。本文采用EVIEWS6.0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表二: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
必須求出職業教育對勞動力增長的貢獻(lv)和職業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例(Ev)。根據職業教育相關數據可得性,本文用職業教育畢業生人數占當年城鎮職工就業人數的比例作為職業教育對勞動力增長貢獻的替代變量(lv);用職業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的比例①作為職業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占比例的替代變量(Ev)。根據表二的檢驗結果,測算出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CV=ClV+CVE)如下表三。
1.研究結論表明珠三角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仍然較低,平均增長率只有4.33%遠遠低于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8.84%)。②導致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偏低的原因主要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珠三角各城市的教育經費仍然主要偏向于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經費投入的比重仍然偏低;二是職業教育所能提供的成熟勞動力數量相對于珠三角龐大外來勞動力群體的比例還相當低;三是珠三角區域的經濟增長仍然是以投資、出口為主要推動力,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相當有限。
表3: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影響
2.研究結論表明珠三角城市職業教育通過促進人力資本積累的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要遠遠高于促進勞動就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原因在于:一是珠三角區域近年來持續的進行產業轉移升級,從注重生產要素的增加向質量提高轉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比較明顯;二是雖然勞動力對經濟增長仍有重要影響,但與珠三角膨大外來勞動力數量相比,通過職業教育提供的成熟勞動力數量卻相當有限。
3.從各個城市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來看,其中有八個城市職業教育都對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其中惠州(6.97%)、東莞(6.90%)、江門(6.79%)三個城市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高。但佛山出現了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負影響,原因可能是職業教育的發展無法適應經濟增長的需要,阻礙了經濟增長。
1.進一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充分發揮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珠三角城市要保持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轉變傳統的依靠大規模勞動力投入和資本投入的經濟增長模式,必然要求產業結構升級,要從勞動密集型向創新驅動型,技術含量更高、人力資本含量更高轉變,而這種轉變必須以人力資本的積累作為基礎。雖然本文通過面板數據分析表明目前職業教育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有限,但仍然必須充分發揮職業教育促進人力資本積累促進經濟增長以克服資本、勞動力投入等邊際報酬遞減帶來的負面影響。
2.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為職業教育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發揮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同時,加快制定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比如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和培訓必須與本地區經濟發展相適應,鼓勵企業與學校實行校企合作,實行仿真情景下的技能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注:本文系2012年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2C30)
注 釋:
① 由于有些數據來源可得存在困難,本文采用的2008年珠三角各城市教育經費數據,大部分來源于珠三角各城市 《統計年鑒》和《廣東省教育年鑒》,個別年份數據采用合理科學的方法推算所得。
② 催玉平:《中國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率的貢獻》,載自《教育與經濟》,2001年第1期。
[1]菲利普·阿吉翁,彼得·霍依特.內生增長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陳曉光.教育、創新與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09,(10).
[3]周宏,楊萌萌,王婷婷.中國中等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財政研究,2012,(2).
[4]王磊.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J].2011(8).
[5]劉林.中國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率貢獻的研究[J].合肥學院學報,2007,(2).
[6]王培俊,王立平.中國職業教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職業技術教育,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