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疼痛患者行中藥配合推拿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間收治的86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疼痛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中藥內服外敷的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輔助推拿進行治療,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和腰背疼痛改善情況。結果:經(jīng)過治療后,觀察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中藥配合推拿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疼痛的療效顯著,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狀態(tài),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骨質疏松; 老年患者; 推拿; 中醫(yī); 療效
隨著老齡化速度的加快,骨質疏松癥的發(fā)病人數(shù)逐年增多,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身心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研究顯示,傳統(tǒng)中藥配合推拿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具有明顯的療效,毒副作用輕微[1]。本文通過對本院收治的43例老年骨質疏松癥疼痛患者在傳統(tǒng)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基礎上輔助推拿進行治療,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疼痛患者,其中男31例,女55例;年齡60~84歲,平均(71.5±5.3)歲;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疼痛程度分為[2]:Ⅱ度11例,Ⅲ度43例,Ⅳ度3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根據(jù)《骨質疏松學》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對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1)患者腰背部有明顯疼痛感,尤以清晨或夜間顯著;(2)患者輕微外傷容易導致骨折;(3)患者身長縮短,并伴有駝背;(4)患者骨密度檢測,存在2個標準差級別以上減少的骨峰值;(5)患者X線顯示骨小梁減少,骨質明顯稀疏,少數(shù)患者椎體呈楔狀改變;(6)患者年齡均在60歲以上,并知情同意[3-4]。
1.3 排除標準 (1)合并肝、心、腎等嚴重臟器疾病患者;(2)存在及合并其他對骨代謝產(chǎn)生影響的疾病患者,諸如骨軟化癥、甲狀腺亢進、骨腫瘤等內分泌性疾病;(3)服用對骨代謝產(chǎn)生影響的藥物致骨質疏松患者,諸如糖皮質激素等。
1.4 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中藥內服外敷的方法進行治療。(1)內服中藥以達到補益肝腎和填精益髓的功能,其中方藥采用六味地黃丸作為主方,隨證進行加減治療:山藥15 g、淫羊藿15 g、熟地15 g、茱萸肉12 g、杜仲15 g、茯苓12 g、補骨脂15 g、當歸9 g、川牛膝12 g、丹皮10 g、延胡索10 g、甘草6 g。氣虛者加黃芪、黨參;偏陰虛者加龜板、女貞子、何首烏等;偏陽者加干姜或肉桂、熟附子等;便秘加郁李仁或火麻仁;腹脹加大腹皮,1劑/d。(2)濕熱外敷中藥:透骨草30 g、伸筋草30 g、雞血藤30 g、寬筋藤30 g、防風20 g、當歸20 g、路路通30 g、牛膝20 g、川芎10 g、紅花10 g、艾葉10 g、桂枝20 g。將以上中藥布包放置于水中進行浸泡若干小時,并于煮沸后采用文火煎30 min左右,采用毛巾浸藥液外敷于患處。注:毛巾應稍微擰干,并折疊成方形為宜,還應以患者感覺適宜溫度為度,熱度達不到時應及時更換毛巾。1次/次,每次大約20~30 min。
1.4.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輔助推拿進行治療。具體包括:(1)掌揉法:采用大、小魚際部或掌根對患者疼痛部位或腰臀部進行按揉,每次大約3~5 min。(2)揉按穴位法:對患者的志室、大腸俞、腎俞、委中、環(huán)跳等穴位采用拇指指腹輕手法進行按揉,每個穴位持續(xù)按揉約1 min。(3)理筋解痙法:尤其適用于疼痛嚴重患者,其韌帶或腰肌常表現(xiàn)為痙攣狀態(tài),感覺腰肌硬緊且往往能夠觸及索狀物,存在明顯的壓脹痛[5]。可根據(jù)患者情況采用拇指指腹對患者受損韌帶及腰肌部位,先進行左右彈撥分筋,然后順著筋脈進行推按理筋,每次大約5~10 min。上述手法1次/d,約15~20 min/次。
1.5 觀察指標 (1)對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3個療程腰背疼痛情況進行記錄及評分,0度和Ⅰ度為0分,Ⅱ度為1分,Ⅲ度為2分,Ⅳ為3分。(2)對患者治療前后腰背疼痛和體征變化進行評價。
1.6 療效判定標準 兩組均治療7 d為一療程,治療3個月后進行評價。(1)顯效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顯著改善,部分偶有隱痛;(2)有效為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存在一定的好轉;(3)無效為患者的疼痛情況基本沒有改善或加重[6]。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7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和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治療后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疼痛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4943,P<0.01;t=11.7346,P<0.01),但觀察組治療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字2=4.19512,P<0.05),見表2。
3 討論
骨質疏松癥是骨科臨床常見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通常以骨組織微觀結構退化及骨量降低為主要特征,由于患者骨硬度降低及骨脆性增加,極易導致骨折的發(fā)生。同時,骨質疏松癥患者多伴有疼痛癥狀,尤以腰背痛最為常見,并可因日常勞作及活動而突發(fā)性加劇,嚴重者誘發(fā)全身性骨痛[7-8]。
骨質疏松癥屬于中醫(yī)“骨枯、骨痿”范疇,兼有骨痛癥狀患者屬于“骨痹”范疇。該疾病多為中年起病,老年成疾,腎虛為發(fā)病之本,隨著年齡增加,腎精不足,精不生髓,導致骨失所養(yǎng)而致[9-10]。所以本病應將補腎作為根本。筆者在補益肝腎和填精益髓的治療原則下,采用六味地黃丸作為主方,以達到滋陰補腎之功效,選用補腎強筋壯骨之品,諸如骨碎補、淫羊藿、川牛膝;同時,考慮到老年患者多為寒性、氣虛體質,由于寒凝經(jīng)脈、氣虛血滯,不通而痛,筆者加用肉桂、黃芪、當歸,以達到溫經(jīng)補氣通絡之止痛功效。外敷中藥采用舒筋通絡。溫經(jīng)散寒之品,通過熱敷而有效地化瘀止痛、溫經(jīng)通絡疏通腠理之作用。此外,根據(jù)筋遇熱則舒緩、遇寒則收縮的特點,在溫熱作用下,腰肌緊張得到緩解而發(fā)揮止痛效果。此外,筆者采用輕手法推拿輔助治療,針對受損的軟組織,通過理筋、掌揉等手法,使軟組織緊張痙攣狀態(tài)解除或緩解而發(fā)揮止痛效果。
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應注意手法應輕柔溫和,切忌重壓、重按及抖、扳等重手法及整復類手法。從臨床實際應用效果分析,中藥內服、外敷配合推拿輔助治療,能夠更好的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諸種作用相得益彰,達到解除痙攣,溫經(jīng)通絡,強筋壯骨,化瘀止痛之目的,有效緩解了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疼痛。
綜上所述,中藥配合推拿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疼痛的療效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秦子琈,徐有俊.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4):31-33.
[2]李東濤,王劍,姜洪洋,等.骨質疏松癥常見中醫(yī)定性證候輕重程度量化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12,10(11):1254-1262.
[3]李梅,夏維波.骨質疏松癥的診療-骨質疏松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6(3):5-7.
[4]李寅,徐晶鴻,王新華,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骨質疏松癥108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3,3(2):102-103.
[5]陳衛(wèi).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9,31(1):43-44.
[6]陳宏慈,甘愛萍,鄒連珍,等.中醫(yī)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2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34(3):28-29.
[7]吳善棟,李純志.福美加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3,11(6):10-11.
[8]孟兆亮,孟憲昌,孟獻盛,等.補腎活血方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22-24.
[9]高彥彬.中醫(yī)治療骨質疏松癥102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5):599-600.
[10]譚新,劉芳,葉竹,等.近五年中醫(yī)藥治療骨質疏松文獻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4):359-363.
(收稿日期:2013-08-20) (本文編輯:歐麗)
骨質疏松癥屬于中醫(yī)“骨枯、骨痿”范疇,兼有骨痛癥狀患者屬于“骨痹”范疇。該疾病多為中年起病,老年成疾,腎虛為發(fā)病之本,隨著年齡增加,腎精不足,精不生髓,導致骨失所養(yǎng)而致[9-10]。所以本病應將補腎作為根本。筆者在補益肝腎和填精益髓的治療原則下,采用六味地黃丸作為主方,以達到滋陰補腎之功效,選用補腎強筋壯骨之品,諸如骨碎補、淫羊藿、川牛膝;同時,考慮到老年患者多為寒性、氣虛體質,由于寒凝經(jīng)脈、氣虛血滯,不通而痛,筆者加用肉桂、黃芪、當歸,以達到溫經(jīng)補氣通絡之止痛功效。外敷中藥采用舒筋通絡。溫經(jīng)散寒之品,通過熱敷而有效地化瘀止痛、溫經(jīng)通絡疏通腠理之作用。此外,根據(jù)筋遇熱則舒緩、遇寒則收縮的特點,在溫熱作用下,腰肌緊張得到緩解而發(fā)揮止痛效果。此外,筆者采用輕手法推拿輔助治療,針對受損的軟組織,通過理筋、掌揉等手法,使軟組織緊張痙攣狀態(tài)解除或緩解而發(fā)揮止痛效果。
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應注意手法應輕柔溫和,切忌重壓、重按及抖、扳等重手法及整復類手法。從臨床實際應用效果分析,中藥內服、外敷配合推拿輔助治療,能夠更好的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諸種作用相得益彰,達到解除痙攣,溫經(jīng)通絡,強筋壯骨,化瘀止痛之目的,有效緩解了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疼痛。
綜上所述,中藥配合推拿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疼痛的療效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秦子琈,徐有俊.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4):31-33.
[2]李東濤,王劍,姜洪洋,等.骨質疏松癥常見中醫(yī)定性證候輕重程度量化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12,10(11):1254-1262.
[3]李梅,夏維波.骨質疏松癥的診療-骨質疏松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6(3):5-7.
[4]李寅,徐晶鴻,王新華,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骨質疏松癥108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3,3(2):102-103.
[5]陳衛(wèi).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9,31(1):43-44.
[6]陳宏慈,甘愛萍,鄒連珍,等.中醫(yī)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2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34(3):28-29.
[7]吳善棟,李純志.福美加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3,11(6):10-11.
[8]孟兆亮,孟憲昌,孟獻盛,等.補腎活血方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22-24.
[9]高彥彬.中醫(yī)治療骨質疏松癥102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5):599-600.
[10]譚新,劉芳,葉竹,等.近五年中醫(yī)藥治療骨質疏松文獻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4):359-363.
(收稿日期:2013-08-20) (本文編輯:歐麗)
骨質疏松癥屬于中醫(yī)“骨枯、骨痿”范疇,兼有骨痛癥狀患者屬于“骨痹”范疇。該疾病多為中年起病,老年成疾,腎虛為發(fā)病之本,隨著年齡增加,腎精不足,精不生髓,導致骨失所養(yǎng)而致[9-10]。所以本病應將補腎作為根本。筆者在補益肝腎和填精益髓的治療原則下,采用六味地黃丸作為主方,以達到滋陰補腎之功效,選用補腎強筋壯骨之品,諸如骨碎補、淫羊藿、川牛膝;同時,考慮到老年患者多為寒性、氣虛體質,由于寒凝經(jīng)脈、氣虛血滯,不通而痛,筆者加用肉桂、黃芪、當歸,以達到溫經(jīng)補氣通絡之止痛功效。外敷中藥采用舒筋通絡。溫經(jīng)散寒之品,通過熱敷而有效地化瘀止痛、溫經(jīng)通絡疏通腠理之作用。此外,根據(jù)筋遇熱則舒緩、遇寒則收縮的特點,在溫熱作用下,腰肌緊張得到緩解而發(fā)揮止痛效果。此外,筆者采用輕手法推拿輔助治療,針對受損的軟組織,通過理筋、掌揉等手法,使軟組織緊張痙攣狀態(tài)解除或緩解而發(fā)揮止痛效果。
本組資料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應注意手法應輕柔溫和,切忌重壓、重按及抖、扳等重手法及整復類手法。從臨床實際應用效果分析,中藥內服、外敷配合推拿輔助治療,能夠更好的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諸種作用相得益彰,達到解除痙攣,溫經(jīng)通絡,強筋壯骨,化瘀止痛之目的,有效緩解了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疼痛。
綜上所述,中藥配合推拿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疼痛的療效顯著,緩解患者的疼痛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秦子琈,徐有俊.老年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34):31-33.
[2]李東濤,王劍,姜洪洋,等.骨質疏松癥常見中醫(yī)定性證候輕重程度量化評價[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12,10(11):1254-1262.
[3]李梅,夏維波.骨質疏松癥的診療-骨質疏松癥的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臨床醫(yī)生,2013,6(3):5-7.
[4]李寅,徐晶鴻,王新華,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骨質疏松癥108例臨床觀察[J].中醫(yī)藥信息,2013,3(2):102-103.
[5]陳衛(wèi).絕經(jīng)后骨質疏松癥綜合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9,31(1):43-44.
[6]陳宏慈,甘愛萍,鄒連珍,等.中醫(yī)治療老年骨質疏松癥2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3,34(3):28-29.
[7]吳善棟,李純志.福美加對骨質疏松癥患者骨密度的影響[J].中國藥業(yè),2013,11(6):10-11.
[8]孟兆亮,孟憲昌,孟獻盛,等.補腎活血方治療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22-24.
[9]高彥彬.中醫(yī)治療骨質疏松癥102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35):599-600.
[10]譚新,劉芳,葉竹,等.近五年中醫(yī)藥治療骨質疏松文獻分析[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1,17(4):359-363.
(收稿日期:2013-08-20) (本文編輯: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