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榮 陸愛發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韓國國家羽毛球隊女子單打選手成池鉉的技術特征。
(1)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近年來對國外優秀運動員的技戰術分析報告對國羽的積極作用。以及研究對象成池鉉的背景資料等。
(2)訪談法:與有經驗的教練員交談,了解技戰術應用在比賽中的重要性。
(3)錄像采集法:選擇性的將成池鉉最近的比賽錄像進行觀察,采集其在比賽中的每一拍出球以及效果等(見表1)。
(4)數據統計法:根據分析出來的錄像,整理數據內容,分析其在比賽中技戰術的應用情況,用Excel表格處理相關數據。

表1 韓國羽毛球女單選手成池鉉比賽場次和比賽結果

表2 成池鉉后場接發球技術使用情況分析

表3 后場回擊高遠球技術使用情況
發接發是每一分的開始,發接發技術的變換會在一開始給對手造成壓力,是本方可以在開始就對比賽實施掌控。成池鉉在發接發環節中的優勢不大,在所有的比賽中,其在發接發環節直接得分比例占到發接發得失分的34%。由此可知,成池鉉在比賽中發球的變換較少,給對手造成的壓力也不明顯。相比之下,成池鉉在發接發環節失分情況比較嚴重,占到發接發得失分情況的66%。成池鉉在其比賽中對對手發球的變換處理不是很成熟。對手比較容易在這一點上得分。成池鉉發球技術主要是后場高球為主,這也是所有女單選手最常用的發球技術,但是成池鉉發球變換少,給對手沒有造成什么壓力。
成池鉉在后場接發高遠球的時候,更多的是采用殺劈和回擊高球。其中所用最多的出球方式是左發球區的殺球劈殺球技術。使用率占到整個左發球區的一半。右發球區中,成池鉉在接發后場高遠球時技術使用比較寬泛。在觀察數據中不難發現,無論是殺劈,高遠球還是吊球,都有比較高的使用率,變化較多。面對其在左發球區接發球時,關注點應更多放在其直線和斜線的殺球劈殺球,另外注意其的頭頂直線高遠球,采取積極的進攻。在接發網前球的時候主要使用搓放和推挑技術,其中,直線線路共有185拍,而其他相對較少。搓放技術中,成池鉉以搓直線為主,勾對角為輔,正手勾對角的頻率高于反手勾對角的頻率。在推挑技術動作中,她在技術動作的應用上比較成熟,推挑動作占到了網前技術動作百分比的一半以上。因此,在接發網前球的時候,成池鉉喜歡采取比較保守的挑后場球。(見表2)

表4 接殺球技術使用分布情況分析

表5 接吊球技術使用情況分析

表6 成池鉉殺球、劈殺球技術動作使用情況分析
通過表3可知,成池鉉共回擊后場高遠球有1900拍,其中948拍使用正手回擊,839拍使用頭頂技術,113拍使用反手技術,分別站到總拍數的49.89%,44.16%,5.95%。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成池鉉使用殺球劈殺球技術有567拍,占到比重的29.84%,使用回擊高遠球的技術有923拍,占到48.58%,使用吊球技術有410拍,占到總比重的23.58%。由此可知,成池鉉在面對對方的高遠球時,比較傾向于采用回擊高遠球。另一方面,主動下壓殺劈和吊球技術動作超過一半,發現成池鉉也是在進攻方面比較喜歡采取積極的態度。
細化來看,在使用正手擊球技術動作中,有203拍回擊直線,占到總的正手技術動作中的21.41%,正手殺球劈殺斜線有93拍,占到9.81%,殺劈中路有27拍,占到正手技術動作中的2.85%。分析頭頂技術動作中,使用殺劈直線和直線高球的頻率明顯比使用其他技術動作要高。回擊高遠球是成池鉉的主要手法,從統計的數據來看,成池鉉在正手回擊高球占到正手擊球的40%以上。吊球相對較少,占到23%。頭頂技術動作中,回擊直線的占到66%以上,頭頂回擊直線也是成池鉉比較習慣的技術動作。所有比賽中,成池鉉在使用反手過渡球中僅占到很小的比重,而且更多的是使用反手高球回擊對方的直線和斜線。
其中成池鉉接殺球183拍,分析接殺球情況發現其中有80拍是正手接殺球,反手接殺球有103拍。在正手位成池鉉出球更多是使用擋遠網和挑后場直線。反手區使用較多的技術是擋遠網勾對角和挑直線。由此可以得知,成池鉉在反手接殺球技術動作上更加成熟,變換更多。但是在所有接殺球技術動作中,僅有6拍使用了挑斜線,因此,接殺球挑斜線不是成池鉉在比賽中擅長運用的技術。
在所采比賽中,成池鉉一共成功使用接殺球技術動作共606拍,其中得分的僅有23分,失誤較多有59分,對方直接得分的有22分。因此成池鉉在所有接殺球技術的使用效果來看,被動情況下失分比較多。反被動為主動的情況比較少,失誤率高。就此可以了解到成池鉉在比賽中接殺球,回擊后并沒有太多的為自己下一排做準備,導致自己在接殺球上失分嚴重(見表4)。
在所有比賽中接吊球的共有494拍,成池鉉在接吊球中,更加傾向于使用搓放技術,正手搓放使用率達到175次,占到總次數的35.43%,反手搓放使用67次,占到總搓放技術中的13.56%。搓放網前技術接近占到總數的50%。另外,成池鉉使用挑球技術比較多,其中挑直線共有134拍,挑斜線共有80拍。但是勾對角的技術較少,總共只有37拍。成池鉉在接吊球的技術上還是比較成熟,正反手的技術動作都很全面。但是,失誤較多,得分少。在面對她的比賽中,一方面應多注意其搓放的網前球;另一方面要注意防守后場,防止其挑后場高球(見表5)。
成池鉉的戰術打發以防守為主,伺機進攻,通過數據可知,成池鉉的殺球劈殺球占到總擊球數的13.25%,得分81分,占到總得分數的14.29%,得分率占到使用率的11%。間接得分50分,占到總得分數的8.82%,占到殺球、劈殺球總使用率的6.78%。另外自己失誤送給對手的分數較多,有56分,占到使用率的7.6%。有上述分析可知,成池鉉在使用殺球、劈殺球進攻時,進攻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得分較低(見表6)。
(1)成池鉉在比賽容易在多拍情況下失分,發球的落點變化少,且容易被對方發球落點的變化影響節奏。
(2)在接后場高遠球時,成池鉉比較傾向于使用殺球、高遠球,利用技術動作的一致性創造更多的進攻機會。
(3)接發網前球,以搓、勾、推挑后場兩點為主。
(4)她防守能力強,接殺球技術應用比較全面,回球變化多。
(5)進攻方面,成池鉉殺球失誤率較高,殺球威脅性并不是很強。
(1)我國羽毛球女單選手在面對成池鉉時,應在發接發上采取主動的態勢,發球變換多,更多利用發網前球。
(2)當我國羽毛球女單選手在回擊后場高遠球時,應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她的直線球路上。
(3)提高自己的防守能力,在平時訓練是應加大接殺球的訓練力度。
(4)在比賽過程中,多使用網前技術,主動封網,但也要防止其勾對角突擊。
(5)成池鉉的接殺球技術較好,應盡量減少無謂的殺球,多使用拉吊戰術消耗其體力,迫使其失誤。
[1]陳莉琳.新賽制下我國羽毛球女子單打的現狀分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9,10(4):35-47.
[2]陳蘭婷.08年奧運會后保持我國羽毛球女子單打項目優勢地位的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3]熊勝堯.新賽制羽毛球運動隊比賽運動員心理變化的影響機器對策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6):74-76.
[4]潘真理.對王蓮香的技術應用與基本戰術探討[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S1):18-19,34.
[5]宋曉俊,洪慶林.2008年北京奧運會羽毛球女子單打冠亞軍決賽技術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0(2):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