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濤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手術室,廣東惠州 516001
老年患者術后出現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因素探討
陳海濤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手術室,廣東惠州 516001
目的 探討老年患者術后出現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情況及相關因素。 方法 入選該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全麻下擇期手術老年患者123例,應用簡易智力狀態量表(MMSE)對患者進行認知功能測試,比較術后1、3 d與術前認知功能得分情況,探析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 結果 123例全麻下擇期手術老年患者中認知功能障礙發生83例(67.5%),與年齡、合并癥、術中出血量、吸煙指數、應用鎮痛藥物等因素密切相關(P<0.05)。 結論 術后老年患者出現認知障礙與年齡、合并癥、吸煙指數、術中出血量、應用鎮痛藥物等因素密切相關。
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危險因素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 (post-operation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指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多發生于大手術或急診手術后的老年患者。POCD發生率在3%~61%,它的發病機制和相關因素未明確,年齡是唯一明確的相關因素[1]。目前認為,POCD是在老年患者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的基礎上,由手術和麻醉誘發,多種因素聯合作用所致的神經功能減退[2]。探討老年患者術后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因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故該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對老年手術患者123例探究其認知功能障礙的相關性因素,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該院選取123例老年擇期手術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53例,年齡 61~80歲,平均年齡(65.9±3.1)歲。 入選標準:接受全身麻醉、≥60歲的擇期手術患者。排除標準:①簡易智力狀態量表(MMSE)得分<23分;②心臟手術患者;③有中樞神經系統和心理疾病患者;④正在服用鎮靜劑、抗抑郁藥或有酗酒史患者;⑤嚴重的視聽障礙患者。患者手術類型為腹部手術31例,骨與關節疾病手術42例,腫瘤手術50例,均為擇期手術患者。
采用簡易智力狀態量表(MMSE)對全麻擇期手術患者進行測試,收集術前及術后第1、3天認知功能的得分情況,做前后對照,術后評分比術前基礎值降低1分以上者則認為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吸煙指數(吸煙指數=每天吸煙量×吸煙年限)、術前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癥。術中低血壓(若平均動脈壓低于60 mmHg或收縮壓低于術前的60%持續5 min則認為低血壓)、術中失血情況、術后鎮痛等情況,探析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及相關因素。
采用簡易智能狀態量表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該量表共有30個項目、6大類型題,分別測試時間地點定向力、記憶力、計算能力、閱讀理解、言語表達、讀寫繪畫能力,計分范圍0~30分,24分為臨界值[3]。
采用SPSS17.0軟件系統分析所有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描述,發生率的比較用χ2檢驗,對POCD發生的危險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以售后認知功能障礙發生與否作為因變量,患者圍手術期一般資料作為自變量,多分類變量分別設置亞變量。
老年患者123例中出現認知功能障礙83例(67.5%),術后1 d MMSE量表評分(20.3±1.3)分,術后 3 d MMSE量表評分(23.4±2.1)分。
男性70例,認知障礙51例(72.9%),女性53例,認知障礙32 例(60.4%),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14,P=0.14)。
年齡60~70歲者41例,認知障礙21例(51.2%),年齡71~80歲者82例,認知障礙62例(75.6%),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1,P<0.01)。
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者72例,認知功能障礙51例(70.8%);初中及以下者 51例,認知功能障礙32例(62.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89,P=0.34)。
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70例,認知功能障礙61例(87.1%),無合并癥者53例,認知功能障礙者22例(41.5%),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8.62,P<0.01)。
術中出血量<200 mL者71例,發生認知功能障礙35例(49.3%),術中出血量>200 mL者52例,發生認知功能障礙48例(92.3%),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30,P<0.01)。
吸煙指數100~200者79例,認知障礙41例(51.9%),吸煙指數200~300者44例(95.5%),認知障礙42例,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43,P<0.01)。
應用鎮靜藥物者60例,認知障礙50例(83.3%),未應用鎮靜藥物者63例,認知障礙33例(52.4%),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41,P<0.01)。
認知障礙情況的發生與年齡、合并癥、術中出血量、吸煙指數、應用鎮靜藥物等密切相關,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認知障礙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n(%)]
觀察的7個相關因素中5個因素選入Cox方程,為影響老年患者術后認知障礙的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影響老年患者術后認知障礙的多因素Cox回歸分析結果
POCD可導致患者康復延遲、并發癥增多、病死率增加、住院天數延長、醫療費用增加甚至影響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等[4]。本研究通過對患者的性別、年齡、出血量、是否應用鎮靜藥物等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年齡60~70歲者41例,認知障礙21例(51.2%),年齡 71~80歲者 82例,認知障礙 62例(75.6%),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41,P<0.01);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70例,認知功能障礙61例(87.1%),無合并癥者53例,認知功能障礙者22例 (41.5%), 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28.62,P<0.01);術中出血量<200 mL者71例,發生認知功能障礙35例(49.3%),術中出血量>200 mL者52例,發生認知功能障礙48例(92.3%),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5.30,P<0.01);應用鎮靜藥物者60例,認知障礙50例 (83.3%),未應用鎮靜藥物者63例,認知障礙33例(52.4%),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41,P<0.01);吸煙指數 100-200者 79例,認知障礙 41例(51.9%),吸煙指數200~300者44例(95.5%),認知障礙42例,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4.43,P<0.01),與劉啟等[5]的研究結果大體一致。有文獻顯示,患者出現血液及大量微栓破壞導致釋放炎性因子過多,造成腦局部或全腦出現大量缺血,腦供氧失衡,引發腦部認知功能嚴重障礙。
該研究結果表明術后老年患者出現認知障礙與年齡呈正相關,即年齡越高,患者術后認知障礙的發生率越高;另外,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合并癥、吸煙、術后應用鎮靜鎮痛藥物增加了發生老年認知障礙的高危性。因此,在制定圍手術期醫療及護理計劃時,做到識別高危患者,對伴有POCD易發因素的患者,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針對不同表現類型的患者,加強安全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術后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干預。
[1]秦丹丹,葉鳳青.不同流量單肺通氣對老年人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50-51.
[2]朱利斌.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全麻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研究[J].中國鄉村醫藥,2012,8(18):702-703.
[3]劉軍旺,張云鳳.老年非心臟手術全身麻醉術后認知功能障礙[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153-156.
[4]吳良永.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膝關節置換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31):73-74.
[5]劉啟,李明靜,孟凡杰.老年腹部術后急性認知障礙17例分析及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0):122-125.
R619
A
1674-0742(2014)05(b)-0057-02
陳海濤(1976.10-),男,廣東省紫金縣人,大專,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郵箱:1328397157@qq.com。
201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