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霞等
[摘要]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RP-HPLC)測定桑葉中活性成分綠原酸的方法。 方法 采用Kromasil-C18(4.6 mm×250 mm,5 ?滋m)色譜柱;流動相為乙腈-1.0%醋酸水溶液,采用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為325 nm,流速1.0 ml/min,柱溫30℃,進樣體積10 μl。 結果 綠原酸的線性范圍為0.3890~7.771 ?滋g(r=0.9994),平均回收率為98.91%。 結論 RP-HPLC檢測效率高,專屬性強,重復性好,可用于桑葉中綠原酸的定量測定,可作為該藥材的質量控制方法之一。
[關鍵詞] 桑葉;綠原酸;質量控制;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
[中圖分類號] R286.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4)02(a)-0017-03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葉,初露后采收,除去雜質,曬干,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之功效。主要用于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昏頭痛,目赤昏花[1]。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桑葉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抗炎、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2-4]。對桑葉的質量控制研究大部分圍繞中桑葉中的活性成分蘆丁來進行相應的含量測定[5-6],也有的圍繞黃酮類成分進行相應質量控制研究[7]。目前,國內外市場對桑葉的需求愈來愈大,且本課題組在前期指紋圖譜研究中發現綠原酸也是桑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8],因此為了進一步控制桑葉質量,本研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對從全國收集的桑葉藥材進行綠原酸含量測定研究,現報道如下。
1 儀器與試劑
1.1 儀器
KQ-10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超聲儀器有限公司);BPZ11D型電子分析天平(Sartorius公司);Waters2695-2996高效液相色譜系統,Empower工作站,含四元梯度泵、自動進樣器(Waters 公司)。
1.2 試劑
甲醇(色譜純,TEDIA公司),乙腈(色譜純,TEDIA公司),水為哇哈哈純凈水,冰乙酸(色譜純,北京化工廠)。
1.3 對照品及樣品
對照品綠原酸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供含量測定用,批號110753-200413),不同產地的桑葉藥材,均由湖南中醫藥大學生藥學教研室潘清平教授鑒定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葉。
2 方法與結果
2.1 色譜條件
色譜柱為Kromasil-C18(4.6 mm×250 mm,5 ?滋m);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325 nm;柱溫:30℃;進樣體積:10 μl;流動相:乙腈(A)-1.0%醋酸水(B)梯度洗脫,洗脫程序:0→20 min,9%A→18%A。按照上述色譜條件,待測成分綠原酸分離很好,無干擾,得色譜圖1。
2.2 供試品制備
取桑葉粉(80目)約1 g置50 ml三角瓶,精密稱定,加甲醇20 ml,稱重,超聲30 min(功率250 W,頻率40 kHz),取出,靜置,放涼,補重,0.22 μm微孔濾膜濾過,RP-HPLC分析。
2.3 對照品制備
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適量,用甲醇溶解,定容,得到濃度為0.3890 ?滋g/?滋l的對照品溶液。
2.4 標準曲線的繪制
分別精密吸取“2.3”項下的綠原酸對照品溶液1、3、5、8、10、15、20 ?滋l進樣分析,記錄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的峰面積。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樣體積(?滋l)為橫坐標(X),得綠原酸的線性回歸方程分別為:Y=182 283X-131 274(r=0.9994,0.3890~7.771 ?滋g)。
2.5 精密度
取同一供試品溶液,按上述RP-HPLC分析條件,連續進樣6次,計算綠原酸峰面積,結果表明,峰面積RSD值<0.65%。
2.6 重現性
一份固定粉末樣品,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進行RP-HPLC分析,考察綠原酸峰面積,峰面積的RSD值<1.02%,表明方法的重現性在誤差范圍內。
2.7 穩定性
制備藥材供試品溶液后,在室溫下放置不同時間,分別于0、1、2、4、8、12、24、48 h進行RP-HPLC分析,以綠原酸的峰面積計算,考察樣品的穩定性,主要成分的峰面積在48 h內RSD值<1.24%,表明樣品至少在48 h內是穩定的。
2.8 回收率試驗
取同一批已知含量的桑葉藥材樣品約0.5 g,精密稱定,分別精密加入一定量綠原酸對照品溶液,按“2.2”項制成加樣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測定含量,計算回收率(表1)。從表1中可知,樣品的平均回收率為98.91%,RSD為0.84%,表明回收率符合要求。
表1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n=6)
2.9 含量測定
按照上述色譜條件,將不同產地的樣品進行處理和進樣,每一個相同產地及批號的樣品測3份,采用外標兩點法計算桑葉中綠原酸的平均含量(表2)。從表2中可知,不同產地的桑葉藥材綠原酸含量均在0.25%以上,最高的可達0.90%,提示綠原酸確實為桑葉中的一個主要成分。
表2 桑葉藥材來源及其綠原酸含量的測定結果(n=3)
3 討論
本實驗根據定量化合物為酚酸,在甲醇中有較好的溶解度,選擇甲醇超聲,處理容易、可控;且樣品呈酸性,選擇醋酸水溶液作為水相,水相中醋酸比例是通過單因素多水平試驗確定最佳比例為1.0%。選擇乙腈作為有機相來分析中藥復方,柱壓穩定且較低,有利于保護儀器和色譜柱。波長選擇325 nm也是基于所測化合物在該波長處吸收最大,且雜質干擾較少。梯度選擇均一梯度變化以保證樣品具有更好的重復性。
含量測定結果表明,不同產地桑葉活性成分綠原酸含量相差較大,中部地區河南、湖南產地的桑葉綠原酸含量較高。與目前藥典中收載的蘆丁含量相比,桑葉中綠原酸的含量均大于蘆丁,因此建議藥典桑葉標準中增加綠原酸含量測定。
在此次含量測定中,發現桑葉樣品還有其他幾個明顯的色譜峰,課題組下一步準備分離制備這些色譜峰,進行相應結構鑒定和富集,為下一步開展桑葉中主要成分含量測定及其活性測試奠定基礎。
中藥質量標準是一個系統工程[9],本文僅對桑葉中綠原酸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只是其質量標準的一個部分。其中,影響桑葉中綠原酸含量的因素很多,如產地、初加工、采收季節等,因此,只能把綠原酸作為評價桑葉質量的指標之一,應該建立更為系統、全面、體現中藥特點的桑葉質量標準。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279.
[2] 羅存敏.桑葉提取物對小鼠血糖的影響及其有效成份測定[J].蠶業科學,2005,31(4):418-421.
[3] 陳建國,步文磊.桑葉多糖降糖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草藥,2011,42(3):515-520.
[4] 李超,潘建明,羅新根,等.桑葉消渴膠囊對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2):18-20.
[5] 雷霖,何健飛.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桑葉中蘆丁的含量[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3):468-469.
[6] 周美環,趙書楷,陳淼,等.HPLC法測定桑葉中蘆丁的含量[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5):228-229.
[7] 馬合木提·買買提明,美麗班·霍加.HPCE法測新疆桑葉中黃酮類成分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2,33(6):134-136.
[8] 姚江雄,李春,廖端芳,等.桑葉藥材HPLC指紋圖譜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0):119-121.
[9] 李貽奎,李連達.從復方丹參制劑的混亂看中藥標準化的迫切性與必要性[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4):349-354.
(收稿日期:2013-12-03 本文編輯:郭靜娟)
含量測定結果表明,不同產地桑葉活性成分綠原酸含量相差較大,中部地區河南、湖南產地的桑葉綠原酸含量較高。與目前藥典中收載的蘆丁含量相比,桑葉中綠原酸的含量均大于蘆丁,因此建議藥典桑葉標準中增加綠原酸含量測定。
在此次含量測定中,發現桑葉樣品還有其他幾個明顯的色譜峰,課題組下一步準備分離制備這些色譜峰,進行相應結構鑒定和富集,為下一步開展桑葉中主要成分含量測定及其活性測試奠定基礎。
中藥質量標準是一個系統工程[9],本文僅對桑葉中綠原酸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只是其質量標準的一個部分。其中,影響桑葉中綠原酸含量的因素很多,如產地、初加工、采收季節等,因此,只能把綠原酸作為評價桑葉質量的指標之一,應該建立更為系統、全面、體現中藥特點的桑葉質量標準。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279.
[2] 羅存敏.桑葉提取物對小鼠血糖的影響及其有效成份測定[J].蠶業科學,2005,31(4):418-421.
[3] 陳建國,步文磊.桑葉多糖降糖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草藥,2011,42(3):515-520.
[4] 李超,潘建明,羅新根,等.桑葉消渴膠囊對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2):18-20.
[5] 雷霖,何健飛.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桑葉中蘆丁的含量[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3):468-469.
[6] 周美環,趙書楷,陳淼,等.HPLC法測定桑葉中蘆丁的含量[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5):228-229.
[7] 馬合木提·買買提明,美麗班·霍加.HPCE法測新疆桑葉中黃酮類成分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2,33(6):134-136.
[8] 姚江雄,李春,廖端芳,等.桑葉藥材HPLC指紋圖譜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0):119-121.
[9] 李貽奎,李連達.從復方丹參制劑的混亂看中藥標準化的迫切性與必要性[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4):349-354.
(收稿日期:2013-12-03 本文編輯:郭靜娟)
含量測定結果表明,不同產地桑葉活性成分綠原酸含量相差較大,中部地區河南、湖南產地的桑葉綠原酸含量較高。與目前藥典中收載的蘆丁含量相比,桑葉中綠原酸的含量均大于蘆丁,因此建議藥典桑葉標準中增加綠原酸含量測定。
在此次含量測定中,發現桑葉樣品還有其他幾個明顯的色譜峰,課題組下一步準備分離制備這些色譜峰,進行相應結構鑒定和富集,為下一步開展桑葉中主要成分含量測定及其活性測試奠定基礎。
中藥質量標準是一個系統工程[9],本文僅對桑葉中綠原酸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只是其質量標準的一個部分。其中,影響桑葉中綠原酸含量的因素很多,如產地、初加工、采收季節等,因此,只能把綠原酸作為評價桑葉質量的指標之一,應該建立更為系統、全面、體現中藥特點的桑葉質量標準。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279.
[2] 羅存敏.桑葉提取物對小鼠血糖的影響及其有效成份測定[J].蠶業科學,2005,31(4):418-421.
[3] 陳建國,步文磊.桑葉多糖降糖作用及其機制研究[J].中草藥,2011,42(3):515-520.
[4] 李超,潘建明,羅新根,等.桑葉消渴膠囊對2型糖尿病大鼠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2):18-20.
[5] 雷霖,何健飛.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桑葉中蘆丁的含量[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3):468-469.
[6] 周美環,趙書楷,陳淼,等.HPLC法測定桑葉中蘆丁的含量[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5):228-229.
[7] 馬合木提·買買提明,美麗班·霍加.HPCE法測新疆桑葉中黃酮類成分的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2,33(6):134-136.
[8] 姚江雄,李春,廖端芳,等.桑葉藥材HPLC指紋圖譜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0):119-121.
[9] 李貽奎,李連達.從復方丹參制劑的混亂看中藥標準化的迫切性與必要性[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4):349-354.
(收稿日期:2013-12-03 本文編輯:郭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