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楠
有人把文化說成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不同的文化之間必然存在著思維差異。交際的過程是人們運用語言知識和社會文化知識傳遞信息的過程,所以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識是分不開的。語言的交流和運用與掌握大量的詞匯、句型、語法是兩回事,如果對語言文化、思維差異一無所知,缺乏了解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那么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將是困難重重,必然導致交際障礙、交際沖突和交際誤解,導致“語用失誤”。反之,則有助于交際暢通并有效地進行。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英語文化,運用英語思維,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1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文化意識,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準則就不可能真正學習語言,不掌握文化背景更不能教好語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語言因為受文化的深刻影響,卻在某些方面又反映了某種文化的獨特之處。離開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語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target language 的文化,是很難理解某些詞語項目的意義的。同時,文化知識的教學是達到語言教學目標的關鍵。發展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的主要目標。語言能力雖然是交際能力的基礎,然而具備了語言能力并不意味著具備了交際能力。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但應樹立文化意識,在傳授語言的同時,同步傳授文化和背景知識,使語言因賦予了文化內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英、漢語言之間存在的思維差異
所謂“思維差異”,是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思維方式上與中國人的差異。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在培養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更多地讓同學們識別和了解英漢兩種交際文化在生活各個層面中的差異。例如,見面“擁抱”是西方國家的常見禮儀,但是對于一個酒店專業的學生,在接待客人的過程中去擁抱客人,顯然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再如,一個酒店專業的學生在一個五星級的酒店大堂接待一個美國人,在接待的過程中,老外突然對那個學生說: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請問洗手間在哪兒?)這個學生在學校里的專業英語學得還不錯,聽力也可以,馬上聽明白了老外的話,心想,五星級酒店都來了,哪兒不能去啊!于是說:Of course ,You can go anyway(請隨意)。這一句話,把老外弄得暈頭轉向。其實在這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廁所,而英語“嫻熟”的中國學生卻讓老外隨地大小便。由此可見,由于文化差異,導致的語言不合適宜,必然導致交際失誤。
3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并熟知詞義和文化的差異將會導致語義不同
詞義和文化差異實際上屬于“文化信息”差異,具體反映在詞匯意義和社會文化意義的不對應上。由于文化中的差異,雖然心理上對世間萬物都具有某些共同的聯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不同,比喻和聯想也各不相同。在這類詞語中,尤以表達動物的詞、數字詞和顏色詞最有代表性。例如,中國人對“龍”懷有至高無上的尊重,認為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對“dragon”卻沒有好感,認為它是一種兇殘的怪物,是災難的象征。在英語中,如果把一個woman 叫做dragon,意思則是她很兇狠,令人討厭。英語中的顏色詞也頗具特色。例如,“He is a black sheep”在英語中的意思是“他是一匹害群之馬,或者一個名譽很壞的人”,而不是“他是一只黑色的綿羊”。這些句子乍一看可能有些費解。一旦你懂得這些詞的用法和文化內涵,就能明白其真正含義了,走出交際誤區。
4 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并熟知詞義和文化差異不僅反映在語義上,而且還反映在社會文化意義上
語言是社會文化的載體,語言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文化負荷傳遞著無盡的文化信息。一切文化都是獨特的,都是不相同的。例如,請客吃飯,中國人招待客人時,一般都準備了滿桌美味佳肴,不斷地勸客人享用,自己還謙虛:“沒什么菜,吃頓便飯。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動上多以主人為客人夾菜為禮。西方人會對此大惑不解:明明這么多菜,卻說沒什么菜,這不是實事求是的行為。
5 密切關注英語詞匯的新變化
現代生活日新月異,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新事物、新現象也不斷涌現,促進了語言本身的發展變化。新詞匯、新的表達法不斷出現,舊詞新義更為普遍。這些詞匯是一國文化的側面反映。我們應該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這些詞匯上,以便更好地跟上時代的步伐。詞匯的變化最快也最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
最后,可以多種方式方法交叉運用,進行文化教學,提高學生對文化的敏感性,培養文化意識,使他們能主動自覺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環境中。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總結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詞匯和習語。如果不介紹相關的文化內涵,學生一定會產生風馬牛不相及的回答,影響溝通和交際的正常進行。形式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可以讓學生欣賞或學唱英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個民族的心聲、人們的喜怒哀樂,能表現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風格。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角色表演。從對角色的反復排練中切身地體會外國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為。通過種種方式方法,讓學生盡可能多的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提高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英語交際能力方面都有不同層次的提高,從而達到溝通和交流的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