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飛,王 超,楊 黎
醫院機動衛勤分隊實戰化訓練淺談
馮 飛,王 超,楊 黎
醫院;衛勤分隊;實戰化;訓練
醫院機動衛勤分隊作為戰區衛勤支援保障的精銳力量、中堅力量和突擊力量,如何大力提升實戰化訓練質量和水平,是衛勤機關和指揮員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自我部機動衛勤分隊建立以來,始終以實戰需要為牽引,充分利用在營基礎訓練和野外駐訓等時機,對如何強化實戰化訓練進行探索研究。通過改進訓練方法、加大訓練難度、豐富訓練內容,有效解決了“為什么練”、“練什么”、“怎么練”等現實問題[1]。
1.1 共同科目常訓 打破衛勤分隊只抓專業科目訓練的傳統模式,以人人都是戰斗員的標準嚴格要求,將共同科目訓練常態化。針對醫務人員平時參加體育鍛煉少、基礎體能弱、衛勤專業以外科目接觸少的實際,在以往漏訓的科目和偏弱偏差的科目上花大力氣、下苦功夫。充分利用早操、體能訓練等時機,進行3 km越野、俯臥撐、仰臥起坐等科目的訓練,增強身體素質和基礎體能。同時,在訓練計劃中增加戰術基礎、掩體構筑、野外生存、觀察與報知、偽裝與防護等訓練內容。通過理論講解、教學示范、個人體會、考核評比,讓醫務人員通過學習、訓練完成從陌生到熟悉、從不懂到掌握的轉變。
1.2 組織指揮嚴訓 衛勤分隊的指揮人員大多都是專業技術干部,組織指揮能力偏弱,甚至不懂不會。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著重強化各級指揮人員的組織指揮能力訓練。從下達口令、值班帶隊、組訓講評、情況處置等各方面入手,小到一聲口令、一個手勢,大到情況判斷、處置程序等,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糾正,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規范,切實幫助他們增強和提高組織指揮部隊的能力。
1.3 專業技能精訓 始終把基礎技能訓練作為提高醫療救護能力的關鍵環節來抓。堅持從基礎環節入手,對止血、包扎、固定、搬運、通氣等戰傷急救技術和清創、縫合、穿刺、插管等手術基本技能進行反復練習,力求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定期組織基礎技能小比武、小競賽,以考促訓、以賽促進。在狠抓個人本專業訓練的基礎上,突出“一專多能”訓練,廣泛開展一人多裝、一裝多人、一人多崗、一崗多人等訓練,努力提高醫務人員全面素質,增強綜合保障能力。
1.4 文書應用強訓 衛勤文書、野戰醫療文書的書寫、擬制,是戰時衛勤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文書應用訓練也是衛勤分隊訓練中不容忽視的一項訓練科目。由于部分地方院校畢業入伍人員、非現役文職人員、聘用人員對衛勤文書、野戰醫療文書方面的知識了解少、訓練少、應用少,文書應用訓練應當采取“一學二練三用”的步驟組織實施。一是學懂。指揮人員主要學習和掌握各類衛勤戰備方案、衛勤保障計劃和戰斗衛勤日志等衛勤文書的擬制和填寫的方法與步驟。醫務人員重點學習掌握傷票、野戰病歷、戰時傷病員登記薄、分類牌等醫療文書和工具的標準格式、使用方法、填寫要求等。二是練精。在前階段學習掌握的基礎上,分組對傷員預計、運力計算,戰備方案和各類行動衛勤保障計劃的擬制,各類醫療文書的書寫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強化訓練,切實達到填寫標準、應用靈活、預計準確、方案計劃合理。三是用好。在組織連貫演練時,將上述訓練內容準確運用其中。演練結束時,將各類文書應用情況作為一項主要內容進行講評,通過實際應用進一步鞏固學習訓練的效果。
醫院機動衛勤分隊作為戰區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應急保障拳頭,它的任務性質和肩負的使命決定了衛勤分隊必須具備快速、高效的應急機動保障能力,以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2.1 抓好裝備操作訓練 衛勤分隊裝備數量多、操作復雜,在實際保障中發揮作用大,要提升衛勤綜合保障能力,抓好裝備操作訓練極為重要。裝備操作訓練應當以野戰手術車、X線車、急救車、檢驗車、運血車、凈水車以及我軍第二、三代的醫療方艙等主戰裝備為重點,采取“先理論后操作,先分步后連貫”的方式進行。首先要切實搞清弄懂各類裝備的基本構造、裝備性能等基礎理論知識,做到“爛熟于心”;第二是按照“一步一動、分步研究、連貫實施”的原則,逐步對車廂展開與撤收、醫療設施展開與撤收、設備儀器操作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練習,邊練習邊研究、邊研究邊總結、邊總結邊提高,既練操作又練配合、既提升熟練程度又提高準確精度,切實做到性能熟知、流程熟記、手法熟練[2],達到“動作熟練、分工明確、配合默契、程序清晰”的目標。
2.2 抓好分隊連貫演練 根據機動衛勤分隊使命任務,按照受領任務、緊急收攏、摩托化機動、尖兵搜索、現場勘查、要素展開、接收傷員、醫療后送、撤收轉移的步驟和流程,組織連貫演練。為了訓出成效、訓出質量,可以采取“先理論講解、后實兵演練,先要素分練、后單元合成,先分步組織、后連貫實施”的方法,分3個階段組織。第一個階段,重點抓“熟悉”。通過情況介紹、示范講解、分組討論等方式,幫助大家熟悉戰時衛勤工作的階段劃分、工作流程、職責任務和各項制度標準。第二個階段,重點抓“規范”。組織分步訓練,每個組室按編制序列逐一進行分步分段練習,嚴格規范每個人、每個組在每個階段的具體動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第三個階段,重點抓“協同”。在前階段訓練基礎上,組織全員全裝的連貫演練,注重每個步驟之間的銜接,強調隊員、組室之間的協調配合。通過嚴謹、科學的訓練,確保人人做到程序清晰流暢、人員緊張有序、動作標準規范、分工科學合理、配合嫻熟默契。
2.3 抓好應急處突訓練 注重演習的作用[3],始終把演習場當戰場,按照“不設原案、不搞擺練、隨機導調”的原則,將部隊帶出宿營地,到地形生疏、環境較差的地方組織訓練,并把對抗性訓練有機地融入專業訓練中,刻意加大訓練強度、難度,強調導調情況的隨機性和突然性。在血與火、苦與難、艱與險的環境中錘煉衛勤人員的心理意志、頑強作風和血性膽氣,提升衛勤分隊的應急處置能力。
3.1 找準緊貼實戰的訓練課題 未來作戰,遠戰多于近戰,夜戰多于晝戰,速決戰多于持久戰,電磁戰貫穿于作戰的全過程,作戰環境的復雜性是以往戰爭無法比擬的。衛勤機動分隊訓練必須充分結合未來戰爭衛勤保障使命任務和特點規律,緊密聯系自身實際,抓住最薄弱的環節、最要害的問題、最敏感的部位,由淺入深、由簡入難,一步一步地研究,一項一項地提高。設置衛勤分隊夜間快速展開[4]、雨雪天候緊急撤收轉移、陌生地域搜救傷員等貼近需求、貼近實戰的訓練課題和訓練內容。
3.2 構設復雜多變的戰場環境 按照實戰的要求,選擇近似的自然環境,模擬惡劣的戰場環境、激烈的對抗環境,力求把濃厚的戰場氛圍貫穿到部隊訓練的全過程。通過設置炸點、投放發煙罐、放空襲警報等多種手段,用槍聲、爆炸聲、警報聲、火光、煙霧等營造出不間斷偵察、全時段干擾、全過程對抗的戰場復雜環境,使部隊得到近似實戰的鍛煉。
3.3 設置形象逼真的實戰態勢 著眼與強敵對抗、著眼復雜的戰場情況、著眼快節奏行動,精心設計立案構想、精心選擇演練內容、精心構建戰場態勢,使部隊在流動的戰場環境、多變的戰場情況、復雜的戰場態勢下得到全面檢驗。為了營造逼真的戰場情況,避免出現實戰氣氛不濃、“演戲”成分過高等現象[5],還需要加大傷員數量和批次,增加傷情的復雜程度,并在模擬傷員的化妝和表演上下功夫,為隊員提供形象直觀、傷情逼真的救治對象,營造身臨其境的實戰氛圍。
[1] 鐘文.海軍某部醫院加強全面建設的主要舉措[J].解放軍衛勤雜志,2013,8(15):206-207.
[2] 李燦.軍隊醫院應急機動衛勤力量衛生裝備管理初探[J].解放軍衛勤雜志,2013,8(15):218-220.
[3] 吳復元,時利民,郭廷凱,等.我院機動衛勤力量的建設實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4,11(3):205-206.
[4] 李健,張天監,黃志堅,等.野戰醫療隊夜間快速展開的實踐與啟示[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11):1254-1255.
[5] 劉偉,方黎,馮習坤,等.模擬傷員在野戰醫療隊駐訓中應用實踐與探討[J].西南國防醫藥,2014,24(4):449-450.
650032 昆明,解放軍78300部隊衛生處
楊 黎,電話:13629697773
R 821.4
A
1004-0188(2014)09-1024-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9.043
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