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中等
【摘要】 目的:探討2D-MRCP、3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96例經臨床、手術病理證實為膽總管結石患者的術前MRI檢查資料,比較分析2D-MRCP、3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準確率。結果:96例患者中經手術證實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6.9%、92.7%和82.3%,且三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2.75,P<0.05)。結論: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關鍵詞】 磁共振胰膽管成像; 磁共振成像; 膽總管結石; B-TFE序列
膽囊結石是肝膽外科常見病、多發病,臨床上往往需要手術治療,隨著微創外科的發展,早期正確的診斷及全面評估是否合并膽總管結石,無論對手術方式的選擇還是對患者后續治療及管理均具有重要意義[1]。MRCP是其主要的影像學檢查手段之一,因其具有高效、安全的優點已經廣泛應用于膽系結石的檢查[1-4],以往文獻中有關2D-MRCP、3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少有報道[1]。本研究對96例經臨床、手術病理證實的膽總管結石患者的MRI檢查資料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旨在評價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搜集2011年6月-2013年5月期間,經手術病理證實的膽總管結石96例患者的臨床及MRI資料,全部患者進行了常規MRI檢查,并且均進行了冠狀位B-TFE、2D-MRCP和3D-MRCP序列掃描。本組96例中,男41例,女55例,年齡29~85歲,平均46.7歲。臨床主要表現有上腹部不適、疼痛67例,有黃疸史者48例,有胰腺炎發作史者8例。大部分患者因B超或CT檢查難于明確膽總管內結石而接受MRI檢查
1.2 檢查方法 采用PHILIPS Intera 1.5 T超導型磁共振,配用SENSE-Body相控陣線圈,加用呼吸門控技術。掃描前患者禁食、禁水8 h以上?;颊呷⊙雠P位,檢查前進行呼吸訓練。掃描序列包括:(1)常規腹部橫斷面呼吸觸發超快速場回波T1W-TFE(TR 10 ms,TE 4.6 ms,FA 15°)或屏氣快速場雙回波DUAL-FFE(TR 120 ms,TE 2.3 ms/4.6 ms,FA 80°),呼吸觸發及脂肪抑制的快速自旋回波T2WI(TR 858 ms,TE 80 ms),視野330~400 mm,層厚6 mm,層間隔1 mm,矩陣256×256;彌散加權成像(DWI)采用呼吸門控自旋回波-回波平面(SE-EPI)序列(TR 1227 ms,TE 62 ms,NSA 4,factor 50),b值為0和600 s/mm2;冠狀面平衡式超快速場回波B-TFE(TR 3.6 ms,TE 1.8 ms,FA 90°),層厚6 mm,層間隔1 mm,矩陣256×512,視野300~350 mm。(2)單次激發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h-MRCP(TSE序列,TR 8000 ms,TE 800 ms),層厚40 mm,矩陣320×512,視野300~350 mm,獲取2D-MRCP圖像。(3)快速自旋回波容積掃描序列sMRCP-3D(TR shortest,TE 700 ms)配合呼吸觸發技術,掃描后利用最大信號投影(MIP)技術對原始數據進行后處理,獲取3D-MRCP圖像。
1.3 圖像分析方法 采樣雙盲法,由2名高年資放射科醫師,在已知臨床和病理結果的情況下,結合橫斷面T2WI、冠狀面B-TFE圖像,對2D-MRCP、3D-MRCP圖像進行觀察(觀察3D-MRCP時特別注意結合原始圖像)分析膽系解剖形態及膽總管內是否存在結石,如有分歧通過討論達成共識;統計B-TFE,2D-MRCP、3D-MRCP結合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診斷的陽性率,并對三組序列掃描所得診斷結果與手術結果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種序列圖像情況 本組96例中,91例獲得高質量MRI平掃及MRCP圖像,5例患者因年老體弱而呼吸不能很好配合,3D-MRCP圖像質量欠佳,但常規B-TFE及2D-MRCP檢查序列圖像均能清晰顯示膽道系統;在B-TFE、2D-MRCP和3D-MRCP圖像上,結石均表現為大小不等的低信號(圖1~圖3)。
2.2 三組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結果 與手術結果對照,B-TFE序列、2D-MRCP、3D-MRCP分別結合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符合率分別為82.3%(79/96)、92.7%(89/96)和96.9%(93/96)。2D-MRCP結合B-TFE對膽總管結石檢出率優于3D-MRCP結合B-TFE序列,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1.69,P>0.05)。2D-MRCP、3D-MRCP分別結合B-TFE序列與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9.43、5.35,P<0.05)。三組序列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2.75,P<0.05)
3 討論
3.1 MRCP及B-TFE序列成像特點及其在膽道系統中的應用 MRCP是一種無創性、不需對比劑即可詳盡顯示胰膽管解剖結構及病變的磁共振水成像技術,其效果類似于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5],它主要是利用水的長T2特性,采用重T2加權序列使胰膽管內的流速慢或停滯的液體圖像呈現明顯高信號,快速流動的血液等液體組織及實質性組織呈低信號或無信號,從而達到顯示含水豐富的胰膽管管腔結構和形態的目的。膽總管內結石表現為局部信號缺失,與其周圍含水豐富的膽汁高信號形成很好的對比而得以顯示。MRCP成像方式分為3D-MRCP和2D-MRCP。3D-MRCP多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配合呼吸觸發技術進行三維各向同性容積采集,獲得多層連續無間隔的薄層原始圖像,經過最大信號投影(MIP)重建技術生成直觀的3D-MRCP圖像,可以旋轉360°從不同角度觀察膽總管。其優點主要是原始圖像提供信息量較多,對膽道內小結石等微小病變的顯示具有優勢,而且圖像可以進行各種后處理,且重建后圖像效果較好,尤其對膽道解剖結構的顯示明顯優于2D-MRCP[1]。其缺點是掃描時間較長,受呼吸因素影響較大,如果患者呼吸運動不均勻則難以獲得滿意的圖像質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1,6]。本文中5例因患者年齡較大且體質較弱,由于呼吸運動不規律致3D-MRCP圖像質量不佳。2D-MRCP多采用單次激發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對厚層塊容積數據采集,一次采集獲得一幅厚層塊投射圖像。其優點是掃描速度快,圖像受呼吸及胃腸道蠕動等運動影響而產生的運動性偽影少,圖像質量好,信噪比高,且在任意平面上具有相同的空間分辨率,重疊影少,膽道結構的連續性較好,一般不會出現階梯狀偽影,對膽道的顯示較清晰。缺點在于不能獲得薄層原始圖像且不能進行后處理,其信息量相對較少且容易遺漏小的病變,并且腹腔內其他部位的液體信號容易受干擾[7]。
B-TFE序列是在穩態自由進動技術B-FFE序列基礎上改進的新技術,它是通過磁化準備脈沖,它可以通過消除偽影和增加對比度來改善圖像質量,利用很短的TR和較大的偏轉角脈沖激發獲得T2、T1值的圖像[6]。該序列上圖像信號強度取決于T2和T1弛豫時間的比值,而與組織本身的T2、T1值無關。因此,能夠提供良好的液體與軟組織的對比。由于膽汁的T2/T1值較大而呈明顯高信號,與軟組織和結石間形成良好的對比,避免了血管流空的干擾,使含液體的膽道和腹腔內血管得以很好的顯示,有利于膽總管和門靜脈同時顯示,形成所謂“雙管征”[3]。其特點是掃描時間非常短,成像速度極快,單幅圖像采集時間常在1 s以內(本機一次屏氣12~16 s即可以獲得18~24幅圖像),可以避免膽汁流動性偽影;另一個特點是對呼吸運動不敏感,因此更適合于年老體弱不能耐受長時間檢查的患者。該序列的缺陷是對磁敏感效應比較敏感,容易產生條紋狀偽影,因此容易造成假病灶而誤診。本研究中3例假陽性即屬此因。
3.2 MRCP、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 臨床上用于膽道結石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超聲、CT、MRCP、ERCP和術中膽道造影等,有關這些成像方法的比較有較多的研究和報道[8-11]。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展,MRCP作為一種方法相對簡便、且為非創傷性的胰膽管水成像技術在膽道病變中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多,成為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之一。文獻[11-12]報道,MRCP不僅對膽總管結石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高于超聲,而且能在術前對膽道系統是否存在變異作出明確判斷,因此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與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發現B-TFE序列在膽道結石的診斷方面亦有很大價值,尤其是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道結石的診斷更具優越性。本研究將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B-TFE序列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進行比較,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6.9%、92.7%和8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其能對膽總管內是否存在結石作出準確判斷。本組資料顯示,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組診斷膽總管內結石符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2D-MRCP結合B-TFE檢出率優于3D-MRCP結合B-TFE,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3D-MRCP掃描序列時間分辨率較低且原始薄層圖像信噪比很低而導致圖像質量不佳,而2D-MRCP在縮短掃描時間的同時可以獲取更多的良好圖像等因素有關。筆者認為,由于2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掃描速度極快,因此更適合于年老體弱而不能耐受長時間檢查的患者,與文獻[1]報道一致。本研究中5例為高齡患者且合并有肺部基礎疾病,因呼吸因素所致偽影較多,難以獲得高質量的3D-MRCP圖像,結合冠狀位B-TFE和橫斷位T2WI可減少誤診。以往文獻報道認為,MRCP對結石檢查出現假陰性結果主要是發生于膽總管內的小結石[3-4];另外,由于MRCP采用重T2加權成像技術,層厚較厚引起的部分容積效應以及成像角度等技術因素,大量膽汁的極高信號易掩蓋小的病變,或與毗鄰膽囊管重疊等因素產生誤診,尤其是直徑小于5 mm的小結石檢出率更低,但MRCP結合橫斷位薄層T2WI掃描序列有助于提高對膽總管下段小結石的檢出率。對2D-MRCP聯合3D-MRCP及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總管內是否存在結石能作出準確的診斷,尤其是2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在縮短掃描時間的同時可以獲取更多的良好圖像,診斷符合率更高,更適合于超聲和CT不能明確診斷的年老體弱患者,且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雷海燕,朱文忠,許傳虓,等.2D-MR胰膽管造影和平衡梯度回波序列對老年患者膽道結石診斷的聯合應用[J].磁共振成像,2013,4(4):257-260.
[2] Shojaiefard A,Mousavi S A,Faghihi S H,et al.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World J Surg,2008,32(3):488-493.
[3]馬寧強,王霞,姚曉群,等.MRCP,磁共振sSSh-SPAIR及BTFE-M2D序列對膽道結石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2):231-234.
[4]郝粉娥,牛廣明,韓曉東,等.MRCP結合薄層T2WI對膽總管下段結石的診斷[J].放射學實踐,2009,24(1):65-67.
[5] Menon K,Barkun A N,Romagnuolo J,et al.Patient satisfaction sfter MRCP and ERCP[J].Am J Gastroenterol,2010,96(9):2646.
[6]楊正漢,馮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術指南:檢查規范、臨床策略及新技術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253-262.
[7]韓暉云,李海歌,楊亞芳.磁共振膽胰管造影及穩態進動快速成像序列在膽結石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0,17(1):32-33.
[8]余小忠,金洲,李岳興.MRCP在膽系結石中的應用價值與CT、B超對比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3):367-369.
[9]于蘭英.膽道系統結石的MRCP及超聲系統診斷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9(8):248-249.
[10]孫春榮.EUS和ERCP、MRCP在可疑膽總管結石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醫藥論壇雜志,2010,31(23):29-30.
[11]繆林,范志寧,季國忠,等.B超、磁共振胰膽管成像、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在診斷膽總管結石中的價值[J].中華外科雜志,2008,46(19):1465-1467.
[12]雷海燕,楊毅,沈鈞康.術前MRCP對肝外膽管變異評估的臨床價值[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0,9(3):200-202.
(收稿日期:2013-12-11) (本文編輯:蔡元元)
B-TFE序列是在穩態自由進動技術B-FFE序列基礎上改進的新技術,它是通過磁化準備脈沖,它可以通過消除偽影和增加對比度來改善圖像質量,利用很短的TR和較大的偏轉角脈沖激發獲得T2、T1值的圖像[6]。該序列上圖像信號強度取決于T2和T1弛豫時間的比值,而與組織本身的T2、T1值無關。因此,能夠提供良好的液體與軟組織的對比。由于膽汁的T2/T1值較大而呈明顯高信號,與軟組織和結石間形成良好的對比,避免了血管流空的干擾,使含液體的膽道和腹腔內血管得以很好的顯示,有利于膽總管和門靜脈同時顯示,形成所謂“雙管征”[3]。其特點是掃描時間非常短,成像速度極快,單幅圖像采集時間常在1 s以內(本機一次屏氣12~16 s即可以獲得18~24幅圖像),可以避免膽汁流動性偽影;另一個特點是對呼吸運動不敏感,因此更適合于年老體弱不能耐受長時間檢查的患者。該序列的缺陷是對磁敏感效應比較敏感,容易產生條紋狀偽影,因此容易造成假病灶而誤診。本研究中3例假陽性即屬此因。
3.2 MRCP、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 臨床上用于膽道結石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超聲、CT、MRCP、ERCP和術中膽道造影等,有關這些成像方法的比較有較多的研究和報道[8-11]。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展,MRCP作為一種方法相對簡便、且為非創傷性的胰膽管水成像技術在膽道病變中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多,成為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之一。文獻[11-12]報道,MRCP不僅對膽總管結石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高于超聲,而且能在術前對膽道系統是否存在變異作出明確判斷,因此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與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發現B-TFE序列在膽道結石的診斷方面亦有很大價值,尤其是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道結石的診斷更具優越性。本研究將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B-TFE序列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進行比較,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6.9%、92.7%和8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其能對膽總管內是否存在結石作出準確判斷。本組資料顯示,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組診斷膽總管內結石符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2D-MRCP結合B-TFE檢出率優于3D-MRCP結合B-TFE,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3D-MRCP掃描序列時間分辨率較低且原始薄層圖像信噪比很低而導致圖像質量不佳,而2D-MRCP在縮短掃描時間的同時可以獲取更多的良好圖像等因素有關。筆者認為,由于2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掃描速度極快,因此更適合于年老體弱而不能耐受長時間檢查的患者,與文獻[1]報道一致。本研究中5例為高齡患者且合并有肺部基礎疾病,因呼吸因素所致偽影較多,難以獲得高質量的3D-MRCP圖像,結合冠狀位B-TFE和橫斷位T2WI可減少誤診。以往文獻報道認為,MRCP對結石檢查出現假陰性結果主要是發生于膽總管內的小結石[3-4];另外,由于MRCP采用重T2加權成像技術,層厚較厚引起的部分容積效應以及成像角度等技術因素,大量膽汁的極高信號易掩蓋小的病變,或與毗鄰膽囊管重疊等因素產生誤診,尤其是直徑小于5 mm的小結石檢出率更低,但MRCP結合橫斷位薄層T2WI掃描序列有助于提高對膽總管下段小結石的檢出率。對2D-MRCP聯合3D-MRCP及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總管內是否存在結石能作出準確的診斷,尤其是2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在縮短掃描時間的同時可以獲取更多的良好圖像,診斷符合率更高,更適合于超聲和CT不能明確診斷的年老體弱患者,且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雷海燕,朱文忠,許傳虓,等.2D-MR胰膽管造影和平衡梯度回波序列對老年患者膽道結石診斷的聯合應用[J].磁共振成像,2013,4(4):257-260.
[2] Shojaiefard A,Mousavi S A,Faghihi S H,et al.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World J Surg,2008,32(3):488-493.
[3]馬寧強,王霞,姚曉群,等.MRCP,磁共振sSSh-SPAIR及BTFE-M2D序列對膽道結石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2):231-234.
[4]郝粉娥,牛廣明,韓曉東,等.MRCP結合薄層T2WI對膽總管下段結石的診斷[J].放射學實踐,2009,24(1):65-67.
[5] Menon K,Barkun A N,Romagnuolo J,et al.Patient satisfaction sfter MRCP and ERCP[J].Am J Gastroenterol,2010,96(9):2646.
[6]楊正漢,馮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術指南:檢查規范、臨床策略及新技術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253-262.
[7]韓暉云,李海歌,楊亞芳.磁共振膽胰管造影及穩態進動快速成像序列在膽結石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0,17(1):32-33.
[8]余小忠,金洲,李岳興.MRCP在膽系結石中的應用價值與CT、B超對比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3):367-369.
[9]于蘭英.膽道系統結石的MRCP及超聲系統診斷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9(8):248-249.
[10]孫春榮.EUS和ERCP、MRCP在可疑膽總管結石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醫藥論壇雜志,2010,31(23):29-30.
[11]繆林,范志寧,季國忠,等.B超、磁共振胰膽管成像、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在診斷膽總管結石中的價值[J].中華外科雜志,2008,46(19):1465-1467.
[12]雷海燕,楊毅,沈鈞康.術前MRCP對肝外膽管變異評估的臨床價值[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0,9(3):200-202.
(收稿日期:2013-12-11) (本文編輯:蔡元元)
B-TFE序列是在穩態自由進動技術B-FFE序列基礎上改進的新技術,它是通過磁化準備脈沖,它可以通過消除偽影和增加對比度來改善圖像質量,利用很短的TR和較大的偏轉角脈沖激發獲得T2、T1值的圖像[6]。該序列上圖像信號強度取決于T2和T1弛豫時間的比值,而與組織本身的T2、T1值無關。因此,能夠提供良好的液體與軟組織的對比。由于膽汁的T2/T1值較大而呈明顯高信號,與軟組織和結石間形成良好的對比,避免了血管流空的干擾,使含液體的膽道和腹腔內血管得以很好的顯示,有利于膽總管和門靜脈同時顯示,形成所謂“雙管征”[3]。其特點是掃描時間非常短,成像速度極快,單幅圖像采集時間常在1 s以內(本機一次屏氣12~16 s即可以獲得18~24幅圖像),可以避免膽汁流動性偽影;另一個特點是對呼吸運動不敏感,因此更適合于年老體弱不能耐受長時間檢查的患者。該序列的缺陷是對磁敏感效應比較敏感,容易產生條紋狀偽影,因此容易造成假病灶而誤診。本研究中3例假陽性即屬此因。
3.2 MRCP、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 臨床上用于膽道結石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超聲、CT、MRCP、ERCP和術中膽道造影等,有關這些成像方法的比較有較多的研究和報道[8-11]。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發展,MRCP作為一種方法相對簡便、且為非創傷性的胰膽管水成像技術在膽道病變中的臨床應用越來越多,成為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之一。文獻[11-12]報道,MRCP不僅對膽總管結石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明顯高于超聲,而且能在術前對膽道系統是否存在變異作出明確判斷,因此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與制定具有重要的作用。筆者發現B-TFE序列在膽道結石的診斷方面亦有很大價值,尤其是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道結石的診斷更具優越性。本研究將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B-TFE序列檢查結果與手術結果進行比較,診斷符合率分別為96.9%、92.7%和8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其能對膽總管內是否存在結石作出準確判斷。本組資料顯示,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組診斷膽總管內結石符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2D-MRCP結合B-TFE檢出率優于3D-MRCP結合B-TFE,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3D-MRCP掃描序列時間分辨率較低且原始薄層圖像信噪比很低而導致圖像質量不佳,而2D-MRCP在縮短掃描時間的同時可以獲取更多的良好圖像等因素有關。筆者認為,由于2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掃描速度極快,因此更適合于年老體弱而不能耐受長時間檢查的患者,與文獻[1]報道一致。本研究中5例為高齡患者且合并有肺部基礎疾病,因呼吸因素所致偽影較多,難以獲得高質量的3D-MRCP圖像,結合冠狀位B-TFE和橫斷位T2WI可減少誤診。以往文獻報道認為,MRCP對結石檢查出現假陰性結果主要是發生于膽總管內的小結石[3-4];另外,由于MRCP采用重T2加權成像技術,層厚較厚引起的部分容積效應以及成像角度等技術因素,大量膽汁的極高信號易掩蓋小的病變,或與毗鄰膽囊管重疊等因素產生誤診,尤其是直徑小于5 mm的小結石檢出率更低,但MRCP結合橫斷位薄層T2WI掃描序列有助于提高對膽總管下段小結石的檢出率。對2D-MRCP聯合3D-MRCP及B-TFE序列對膽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2D-MRCP、3D-MRCP分別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對膽總管內是否存在結石能作出準確的診斷,尤其是2D-MRCP結合冠狀位B-TFE序列在縮短掃描時間的同時可以獲取更多的良好圖像,診斷符合率更高,更適合于超聲和CT不能明確診斷的年老體弱患者,且對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雷海燕,朱文忠,許傳虓,等.2D-MR胰膽管造影和平衡梯度回波序列對老年患者膽道結石診斷的聯合應用[J].磁共振成像,2013,4(4):257-260.
[2] Shojaiefard A,Mousavi S A,Faghihi S H,et al.Prediction of response to spl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J].World J Surg,2008,32(3):488-493.
[3]馬寧強,王霞,姚曉群,等.MRCP,磁共振sSSh-SPAIR及BTFE-M2D序列對膽道結石的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1,27(2):231-234.
[4]郝粉娥,牛廣明,韓曉東,等.MRCP結合薄層T2WI對膽總管下段結石的診斷[J].放射學實踐,2009,24(1):65-67.
[5] Menon K,Barkun A N,Romagnuolo J,et al.Patient satisfaction sfter MRCP and ERCP[J].Am J Gastroenterol,2010,96(9):2646.
[6]楊正漢,馮逢,王霄英.磁共振成像技術指南:檢查規范、臨床策略及新技術應用[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253-262.
[7]韓暉云,李海歌,楊亞芳.磁共振膽胰管造影及穩態進動快速成像序列在膽結石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10,17(1):32-33.
[8]余小忠,金洲,李岳興.MRCP在膽系結石中的應用價值與CT、B超對比研究[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3):367-369.
[9]于蘭英.膽道系統結石的MRCP及超聲系統診斷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1,9(8):248-249.
[10]孫春榮.EUS和ERCP、MRCP在可疑膽總管結石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醫藥論壇雜志,2010,31(23):29-30.
[11]繆林,范志寧,季國忠,等.B超、磁共振胰膽管成像、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在診斷膽總管結石中的價值[J].中華外科雜志,2008,46(19):1465-1467.
[12]雷海燕,楊毅,沈鈞康.術前MRCP對肝外膽管變異評估的臨床價值[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0,9(3):200-202.
(收稿日期:2013-12-11) (本文編輯:蔡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