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永周
摘 要:無論在平時的練習中,還是在歷年的高考中,政治主觀題都是學生失分較多的一種題型。究其原因,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二是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本文著重就第二個方面從哲學的角度啟發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的哲學知識分析解答主觀題進行闡述,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關鍵詞:哲學;高中政治教學;主觀題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50-01
無論是在平時的訓練中,還是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政治主觀題都是學生感到困難、覺得無從下手,而又失分較多的一種題型。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設問審不清,二是材料解讀不準確,三是答非所問,四是答案不完整等。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沒有在平時的學習中建好自己的知識庫,二是沒有掌握科學的解題方法和技巧,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下面,我就第二個方面從哲學的角度,闡述如何啟發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的哲學知識分析解答主觀題,進而逐步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通過對高中階段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的學習,同學們對這門課程都有詳細而全面的了解,認識到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這一科學理論對我們生活、學習、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解答政治主觀題也離不開它的指導。解答高考政治主觀題有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是審設問。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此,在審政治主觀題的設問時,一定要從題目的實際出發,準確把握該題目的特點、要求。具體地說,一要看清回答該問要求的知識范圍,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還是生活與哲學。生活與哲學又包括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人生價值觀等內容。二要看清回答該問要求的材料范圍是材料一、材料二,還是上述材料。三要看清回答該問題的角度,是什么,為什么,還是怎么辦。四要看清該問的主體,是黨、國家、公民,還是企業、消費者等。五要看清該問的分值是多少。
第二步審材料。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因此,審材料時要認真地對題中材料進行分析,把握關鍵詞和重點句,全面提取有效信息。一是分清事實材料共有幾層,讀懂每層大意。有些題目提供的材料沒有明顯標出段落或層次,學生必須自己分出層次。二是從每層材料概括出其中隱含的觀點。這是組織答案要點、選擇合適的有關理論知識對實際進行分析論述的客觀依據。三是把握事實材料每層意思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而概括出全部材料或引文的總的含義。四是將中心論點按題意分成幾個有機聯系的分論點。
第三步聯系課本知識。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這時,要在準確把握材料的基礎上,根據材料的層次、中心、主體和關鍵詞等,聯系書本知識,調動平時所建立的知識庫,準確搜索出回答該問所用的知識、原理。
第四步組織答案。唯物辯證法主張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組織主觀題答案,一要理論聯系實際,要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原則,一般是先回答課本理論,然后結合材料進行分析,“材料因理論而貴,理論因材料而活”,做到理論與材料的有機統一,切記避免只答理論或只聯系材料的做法。二要多角度、多層次、全面地看問題,避免片面化。
例如:2010江蘇高考第35題:重視和善于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碰撞激蕩的多元文化,為了進一步完善黨的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大戰略任務。
(1)結合材料,運用辯證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建設學習型政黨的依據。
(2)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闡述建設學習型政黨對完善黨的執政方式的意義。
解析:材料給的是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關于建設學習型政黨。共兩問:第一問考查《生活與哲學》中唯物論知識,角度是依據,要求理論與材料結合;第二問考查《政治生活》中黨的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答出“有利于”就可以了。
參考答案:(1)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建設學習型政黨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②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要求我們遵循客觀規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建設學習型政黨就是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并以此作為行動的依據。
(2)學習掌握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新經驗,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執政能力、不斷完善執政方式的要求。建設學習型政黨,有利于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實現科學執政;有利于堅持為人民執政、支持人民群眾當家作主,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實現民主執政;有利于堅持依法治國,發揮黨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實現依法執政。
總之,學好哲學,學會用哲學的方法分析思考問題,養成辯證思維習慣,不斷提高辯證思維能力,學生不僅能解答好政治主觀題,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和規范性,減少高考中不必要的失分現象,而且能正確分析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賈啟明.高考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技法.考試周刊,2010.
[2] 王 建.高考政治材料型主觀題的解答.考試周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