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祥明
摘 要: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和數學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數學教學能力發展研究日益受到重視。文章對師范生在數學教學技能訓練進行了分析,總結提煉出了在構建數學教學中培養師范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師范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師范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師范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師范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培養師范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師范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做一名合格的數學教師
關鍵詞: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專業技能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03-02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如加快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強化高師院校辦學特色等,都對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大量調查表明,作為教師專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師范生專業技能,存在弱化趨勢,師范生的培養質量,乃至未來教師隊伍素質受到嚴重影響。師范生專業技能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師范生培養不僅要塑造師德、傳授專業知識,在當前形勢下更要培養和訓練師范生的適教、會教、善教能力,技能培養體系應是教師教育專業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師范生專業技能培養應構建以技能要素培養與訓練為中心新課程的實施對每一位教師都是一個新的挑戰,教師職責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是轉向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 如何根據學科特點把新理念落實到教學中,探索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培養師范生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會想學、愛學,才能主動學習、掌握知識。心理學認為,興趣是認識某種事物或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這種傾向可以使人們積極地觀察和認識事物。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
1、通過設計生活中的數學情景,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感受自己在過程中的自我價值。
2、介紹數學在生活、生產和其他科學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發現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機。
3、在教學中通過介紹我國數學領域的卓越成績,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在活動、交流中,要給予學生探索過程、結果的肯定和積極表揚。
二、培養師范生的數學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總稱,它是數學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數學。因此在教學中應當挖掘出數學基礎知識所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設計教學思想方法的目標,結合教學內容適時滲透,反復強化,及時總結,用數學思想方法武裝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的主人。
1、在知識的情景引入中,注意引導學生把握數學信息,準確建立數學模型,發展學生的概括能力,抽象能力。
2、建立數學模型后,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數學分析和解釋,說明其合理性、正確性,形成數學結論和理論,并用之解釋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達到:生活──數學──生活這一過程。
3、在處理例題中,多運用一題多例、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不斷強化思想和方法,達到對知識的類比和對比。
4、在處理作業中,發現學生合理的,有創意的思想、方法。
三、培養師范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的優良與否是國民素質的重要決定因素。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我們必須高度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必須研究思維活動的發展規律,研究思維的有關類型和功能、結構、內在聯系及其在數學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從這個角度講,數學本身就是一種鍛煉思維的手段。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的思維既有明確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見解;即有廣闊的思路,又能揭露問題的實質;既敢于創新,又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培養師范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內容。隨著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為適應課堂教學和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改變原有的觀念,在數學教學中也必須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1、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口頭表達的欲望。
2、恰當運用非語言因素,輔助教學語言表達的效果,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3、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口頭語言表達的質量。
4、恰當運用評價機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發展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5、對數學的規律、結論、定理總結,應讓學生用自己的口頭語言或者是生活語言描述,教師給予引導和糾正,最后形成規范數學語言。
五、培養師范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數學是一種圖形化、符號化、抽象化的語言,是認識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運用數學的能力是未來公民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1、再現知識發現、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大多是由生活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因此在進行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的教學中,我們應當從實際事例、學生已有知識、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出發,逐步引導學生對原型抽象、概括,弄清知識的抽象過程,了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范圍,從而使學生形成對學數學、用數學所必須遵循的途徑的認識。
2、加強生活情景、建模訓練,培養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
建立適當數學模型,是利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是運用數學能力的關鍵一步。
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可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科技和當前商品經濟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為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
3、創造條件,讓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endprint
在教學中,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或一種模擬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生活、體驗數學,為學生創造運用數學的環境和機會,引導學生親手操作。
六、培養師范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系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智力水平較好的人,如在成長過程中,非智力因素方面沒有得到好的發展,往往沒有太多或太高的成就。而一個智力水平較差或一般的人,如果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非智力因素方面得到較高或較好的發展,就可能在人生道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因此,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有意識、有目的地在這方面多下工夫。如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吃苦耐勞的培養,反復做一件事的耐性的培養,注意力的培養,獨立思考精神的培養,成功感、成就感的培養。
總之。師范生在接受職前教育課程時,沒有數學教學實踐的經歷,從而很難同化(數學)教育理論知識.從建構主義的觀點看,學習不是一種被動的“復制”,而是學習者認知結構的主動建立、重組、改造和發展.教師的講授如果不和學習者實際認知結構相結合,那是無效的.在此背景下,基地研究從內涵上對教師職業技能重新定位,在深度和廣度上突破原有師范教育技能體系,構建新形勢下教師職業技能框架,強化常規傳統優勢技能,拓展、提升職業情感、專業意志、專業反思、專業研究、課程資源開發、職業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等技能。
參考文獻:
[1] 邊廣蓮.淺談新形勢下的數學教育[N];學知報;2011.
[2] 胡忠仁.論師范生的師德教育[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1,01.
[3] 何立群.職業學校進行專業技能訓練的重要意義[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04.
[4] 劉詠梅.高師院校數學類學生技能培養問題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
[5] 吳 華,張 瑛,胡 寧,魏 佳.數學專業師范生素質的調查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1.
[6] 徐厚生.數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D];南京師范大學;2004.
[7] 趙立強,俞百印,周鐵軍,劉 欣,薛向一.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生實踐教學效果評價[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