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士鳳
摘 要: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育;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1-061-01
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它關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緒、情感以及信念,以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真正成為品德、智力、體質、美感及勞動態度和習慣都得到全面發展的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語文教學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學生的情感、教師的情感都滲透其中,學生個人的態度、情緒、心境、審美情趣甚至人生觀、價值觀與情感有關的人格因素等,無不影響語文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認真貫徹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1、是學習語文知識的心理基礎
在語文閱讀中,要引導學生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就不得不去探究作者創作時的情感,只有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歷程,才能引起共鳴。所以語文教學中的任何閱讀和分析都要作用于學生的情感,要使學生的學習態度染上情感色彩,具備了豐富的情感體驗,才能借助語言與作者溝通,才能走進作品中去,透過字里行間,看到作者的內心世界,才能正確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不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就不可能使他們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就會影響學習效果。
2、是和諧課堂的催化劑
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交流如何,取決于學生學習活動時的環境氣氛。在積極的探索活動中會產生積極的情感,所以要努力將學生吸引到積極的探索活動中,并使其體會到獨立發現的喜悅和愉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運用一些風趣幽默的語言,就能使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近,更好地進行交流,使學生精神愉快,思維活躍,積極地參與教學中的思維創造活動,與老師一起把課堂搞得有聲有色,共同創造出良好的課堂氣氛。
3、是陶冶情操.增強愛國情懷橋梁
情感是影響青少年立場、情操以至世界觀的重要因素,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陶冶他們的情操,通過自己的愛憎憂懼等情感去感染激發學生的情感,達到既讓學生學到知識,又受到正確的世界觀、思想觀教育,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感。
4、是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助推器
語文教學中運用積極情感背景原則,有助于克服教學中忽視情感教育的因素,促使學生勤奮學習的內在動機活躍起來。教師在教學中滿懷激情地教學,學生就能興趣盎然地學習,就能更準確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對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品味就會更深刻、更形象。從而大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二、情感教育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方法
1、激發情感策略
情感教育首先必須喚醒學生的情感。激發情感,一方面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潛在的情感因素,使學生愿意去學,主動去學:另一方面是指喚起學生與課文情感基調相似的感情,以便深入感受課文豐富細致的情感。
(1)語言激發情感
課文豐富的情感是通過語言來表現的,對課文情感的理解也需要通過語言入手。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指出:“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边@是說,作者“情動而辭發是“因內而符外”的:而讀者“披文以入情”,是由外而內。因此,教師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顯現課文豐富的情感,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和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引導學生“沿波討源”,使文章中隱微的情感顯露出來。
(2)直觀激發情感
中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而課文中又有許多文筆清新、意境優美的文章,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敘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學這類課文,教師可借助直觀教學手段,如圖畫、音樂、多媒體等,創設出與課文相應的情境,既為學生提供多種感覺的感知材料、豐富多彩的表象,又可以用熾熱的情感去撥動學生感情的琴弦,觸發潛伏在其意識深處的情感,激起學生樂學的情趣,使他們帶著愉悅的情感步入課文的意境,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感悟情感策略
剛剛激活的情感往往是簡單的、膚淺的、不穩定的,這需要進一步感悟課文的情感加以豐富和深化。因為只有親自感受過的東西,才能被長時間地保留。只有經過感悟才不斷地豐富和深化,才能領會情感的真諦。因此,在開啟了學生的情感閘門后,適時引發他們的情感感悟是將外化因素內化的關鍵步驟。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感悟情感的策略也較為多樣,一般是以學生的主體性活動為主,教師適時加以引導。
(1)朗讀品味情感
朗讀具有喚起形象和感情、加強理解、訓練思維等多種功能。而配音朗讀,更是在和諧音樂中讓學生邊聽邊讀邊想,有聲語言再現文章中的形象,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在朗讀中思索、咀嚼文本的各種滋味,體會作者的心境,進而融入到課文的情感世界中,激起內心感情的共鳴。
(2)體驗充實情感
這是指引導學生以相應的生活經歷去體驗作品表達的情感。從讀物與生活的關系來看,作品都是社會生活中人與事、物與景、情與理等在作者頭腦中或直接、或間接反映的產物。作者寫什么、怎樣寫、這樣寫有何得失、結果優劣如何等等,都需要與其反映的生活聯系起來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從讀者的角度來看,讀者只有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人生感受,去領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對作品中那些符合自己的心境、與自己的經歷和文化水平的相通相似之處進行細心感悟,并進一步發揮,才能對作品作出獨創性的闡釋,從而使自己的精神產生美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