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槐林

鄂爾多斯市財政局監督檢查科工作人員認真開展工作
鄂爾多斯財政精神即“精忠理財”。“精”包括精通業務、精細管理、精進創新、精實服務、精誠團結。“忠”包括忠于黨和政府、忠于人民、忠于法紀、忠于職守、忠于改革。“精忠理財”精神是財政監督工作的追求目標,是夯實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根基。12年精忠理財人監督之路,鋪就依法理財之路,篇篇在目。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精忠理財”人深諳此道,為防止“燈下黑”,鄂爾多斯市財政局以財政部2012年頒發的 《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暫行辦法》為契機,結合本部門的實際制定了 《鄂爾多斯市財政內部監督檢查實施細則》,使財政部門內部監督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
為適應財政發展形勢,建立和完善各業務管理機構工作流程規范和加強風險監控,制定了《鄂爾多斯市財政局工作運行規程》,實現財政系統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制定了《鄂爾多斯市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操作規程》,規范監督人員的執法行為,構建起依法理財的路徑;順應全市財政改革的要求,制定了 《鄂爾多斯市財政監督檢查歸口管理辦法》,規范了財政各業務機構監督執法行為;以改進完善財政部門業績考評制度為依托,加強部門內部考核,制定了《鄂爾多斯市財政局機關各科室及所屬單位目標管理考評辦法》;為履行好對旗區財政監督的督導職能,制定了《鄂爾多斯市財政局考核旗區財政監督工作暫行辦法》,促進依法理財能力的提高。
鄂爾多斯“精忠理財”人謀長遠、善理財,在內蒙古自治區率先出臺了《鄂爾多斯市本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先后制定了《鄂爾多斯市財政局績效評價內部實施管理辦法》和《鄂爾多斯市財政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為全市財政理財觀的轉變,支出結構的優化,資金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制度保障。在全區率先開發使用《財政綜合信息管理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了財政監督。
天下之事立法難,執行到位更不易。如果制度執行力有所欠缺,再好的制度也可能走樣兒落空,而監督恰恰是制度執行力的保證。鄂爾多斯財政監督為服務于財政中心工作,將監督融入管理之中,開展了有益的實踐與探索。
一是開展內部監督檢查,促進制度建設與管理水平的提高。從2003年開始,連續三年開展對財政內部各業務管理機構執行財政財務制度情況監督檢查,將檢查結果與建議提交局內部監督管理委員會審定,促使存在管理漏洞的業務機構完善制度,改進管理。同時,對內控制度建設和財政專戶開設情況開展專項檢查,提高依法理財水平。
二是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探索依法理財的新路徑。從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開展了財政重點支出項目績效評價試點工作。通過不同的形式,利用各方面的監督力量,突出地方監督評價特色。如市財政與市審計聯合對13個市直部門財政支出項目近10億資金開展審計檢查與績效評價。市財政與紀檢、監察局、市審計局聯合對社保、醫保、再就業等民生資金開展專項檢查與績效評價;引入社會中介機構開展績效評價;加大對市財政局各業務機構在撥付資金環節履行監管職責的考評力度,強化重點項目資金運行情況監管。
三是發揮財政專職監督人員精通業務、精細管理特長,開展專項治理與核查工作。該市市級監督檢查機構先后引進研究生3名、本科生2名,其中3名具有中級職稱,為專項治理工作開展創造了條件。第一,該市先后采取了“回頭看、公示、承諾”等治理措施,使得“小金庫”專項治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并被評為全國先進。第二,與政府所屬七部門聯合,對地方政府債務借、用、還情況進行核查,最終建立起了“一項目一案卷”的政府重大投資項目債務基本信息資料。第三,對政府補貼農牧民資金“一卡通”人員信息開展核查,力求做到全面、準確、真實。第四,對市級部門建設項目中使用農民工支付工資情況開展核查,對各單位物業費進行核查。
四是創新檢查方式,提高會計監督檢查成效。近年來,該市在全自治區率先實行了9個旗區異地交叉檢查方式,由市財政局統一部署,集中會審,不僅檢查效果大大提升,而且鍛煉了隊伍,增強了“精忠理財”的本領。
新形勢下,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財政改革任務更加繁重。要重新認識財政監督在政府行政的發展規范過程及目標實現中,既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又是關鍵、核心的國家經濟行政監督。比如,從監督稅收計劃是否實現轉到監督稅收額是否與經濟實際相吻合,財政監督責任更重,使命更大。適應財政改革的新要求,該市從六個方面強化監督,服務大局:
一是加快全區層面監督立法進程。目前自治區已有財政監督方面的法規僅為內外監督方面的“辦法”以及操作規程,這也是造成依法監督難和監督權威降低的重要原因。應盡快制定“內蒙古自治區財政監督管理條例”,提高立法層次,樹立財政監督權威,規范各地監督行為,也可促進各地監督力量的整合與機構的規范。
二是成立專項資金預測管理機構。市、旗區兩級發改、財政以及各專項資金歸口部門均應成立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審批委員會,下設資金的投入評估、預測機構,賦予其專項資金審批管理職能。在建立專項資金建設項目庫基礎上,對資金投入前景、效率作出及時、真實、科學的評估和預測。
三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向社會公開征集項目的比例。依法理財之目的就是使各級政府按市場規律辦事,按法律授權履行職能。現階段財政支持的項目管理難度較大,存在問題比較集中。在財政管理方面,也必須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尤其是在項目管理上要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提高向社會公開征集項目的比例,體現科學與可持續性,促進資金分配的公開、公平、公正。
四是建立和完善各級財政依法理財考評制度。依法理財、依法監督的步伐正在加快,從財政部到基層財政均要建立起考核約束制度,由上一級財政考核下一級財政,考評指標設置要體現科學、合理、適用,考評結果要在系統內公告。
五是改變現行財政部門內部組織架構。借鑒先進地區經驗,以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相互制約、相互協調的財政運行機制為目標,成立預算編制機構、預算執行機構、預算監督機構三大功能機構,使人員配置更加合理,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穩步提升。
六是樹立地方財政支出效益觀。地方財政支出的效益高與低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其中理財觀念、財政支出管理、財政監督等因素至關重要。如“量入為出”觀和成本效益觀的淡薄會直接影響財政支出效益;要強化預算編制、執行環節管理,否則將導致財政支出效益下降;不管是編制還是執行,如果缺乏強有力的檢查、監督,就會出現預算缺乏科學性、支出浪費嚴重、工程質量低劣現象,造成財政支出效益的下降。